你和優秀的人只差一點點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都有很優秀的人,學習上有成績很拔尖的,軍人中有做兵王文武雙全的,醫院有醫術精湛德才兼備的好醫生,科研上有做出重大發現的,工廠裡有手藝精湛的能工巧匠的,農村有種田種的很好的,就連外賣小哥都有收入上萬的…上到精英階層,下到普通百姓,我們身邊都可以發現有這樣很優秀的人。於是,我們就會唉聲嘆氣的問自己:他們怎麼那麼能幹,怎麼那麼優秀啊?跟他們相比自己真的差距好遠…

我想說,這些優秀的人天生就是如此嗎,一出生就註定與眾不同,精明能幹,聰明過人嗎?不否認有一種天才,奇才,但是所佔人群中的比例是極低的。縱觀中外古今,人類史上從才華橫溢的達芬奇,到出現科學巨匠的牛頓前後間隔了100多年;就算同時期的大哲學家柏拉圖 到 後來的亞里士多德,也間隔了40多年。而這些極少數的曠世奇才之所以能取得令世人仰慕的成就更多的也是靠後天的學習,思考和專研。所以優秀的人無一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那我們普通人和優秀的人,差距一開始真的很大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當我們細心,用心去觀察身邊一些優秀的人,不難發現他們都是極其普普通通的人,和我們都一樣。唯一的差別是他們比我們多了一些優秀的特徵:

1,優秀的人比我們多了一個好的習慣。

你和優秀的人只差一點點

董卿

優秀的人,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央視主持人董卿就是很好的例子,每天讀書至少一小時,想盡辦法豐富自己。一直遵循“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反觀我們自己有多少人,可以堅持這樣的好習慣,可能心血來潮的時候堅持一兩天,時間一長就各種理由堅持不下來,又回到自己原來的狀態。

2,優秀的人比我們多了一份自律。

你和優秀的人只差一點點

李嘉誠

優秀的人總是對自己會嚴格要求,非常的自律。不貪吃、睡、玩,什麼時間幹什麼就幹什麼。 比如李嘉誠,幾十年如一日的每天早上4點30起床,讀書、看報、處理工作。想想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早睡早起,讀書,規律作息這樣的自律

3,優秀的人比我們做事情多了一些專注。

優秀的人做事情總是很專注,勞逸結合,排除一切干擾,高度的專注換來的是更高的工作效率。那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可以在做事情時保持一直專注,並且不受外界的干擾。 這點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去思考。

4,優秀的人比我們更樂觀,更勇敢,更堅強。

你和優秀的人只差一點點

俞敏洪

優秀的人是有原則的,遇到問題先尋找解決的辦法,不隨便抱怨,剛強勇敢,不剛愎自用,有良好的心態,永遠保持積極樂觀。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是越挫越勇。俞洪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幾次考大學幾次落榜,但他依然很努力,很樂觀,沒有放棄,每天學習到最晚睡覺,早上最早起來學習,最終圓夢考上北大。

那平時我們大多數人遇到困難更多的是怨天尤人,找了很多的藉口和理由去退縮。這就是一點點的心態上的差距,才會讓距離越拉越大。

5,優秀的人喜歡獨處,不做無用的社交。

你和優秀的人只差一點點

陳道明

用獨處的時間來豐富自己和審視自己。著名演員陳道明、徐靜蕾都是這樣的人,利用閒暇的時間作畫、學習,做皮包等。而我們大多數人更多的是害怕獨處,害怕孤獨,把時間都花在了朋友聚會,聊天,逛街上。

6,優秀的人做事情比我們多了一些目標和計劃。

優秀的人做事情總是很有計劃,會制定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甚至每日計劃。他們會根據目標的制定來做出實際行動完成自己的目標。像李嘉誠、馬雲等這些人對工作都是有目標和計劃的。而我們大部分人每天可能是混混沌沌的,只是應付的去完成今天的工作而已。

總的來說,優秀的人並不是三頭六臂,不是天生奇才,更多的是比我們大多數人多了一點努力,自律,樂觀,行動和計劃。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能多花一些時間在專注上,學習上,自律上,擁有一個健康樂觀的心態,說做就做而且持之以恆的行動和計劃,我想我們都可以成就最好的自己。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