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擇校家長,一定要先弄清這個問題

------------------------------------------------------------------

國際教育最前線:提供最新國際學校入學招生信息、入學諮詢、校園開放日等活動

11月份 北京上海廣州近40多所國際學校開放日預約中 熱線:4000118798

預約weixin:For_theFuture

-------------------------------------------------------------------

“老師,鼎石和建華相比,哪個更好呢?我同事說她家孩子上的是建華,但我朋友說鼎石很不錯。這兩個到底怎麼選?”

……

最近,一位家長在網站後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代表了很多剛開始進入擇校階段的家長的困惑。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北京的民辦學校,到底怎麼區分?


我們先說答案:鼎石和建華是兩種類型完全不同的學校!他們各自在各自的領域,都是不錯的學校。但是,他們這兩種類型的學校之間,卻不具備可比性。

好,說完了答案,我們接下來進行詳細的分析。

首先說明,這兩所學校,在官方的定義上,都是屬於“民辦學校”。所以,我們今天就從“民辦學校”這個名稱說起。

說到北京的“民辦學校”,其實歷史並不長。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最早的民辦學校,出現在1993年。當年,北京第一批共有20家民辦學校開辦。不過堅持到今天的,沒剩幾家了。

這25年來,北京的民辦學校經歷了好幾個時期。最初幾乎都是“差生集中地”,於是有些學校開始經營不下去。後來某一歷史時期出現“民辦公助”這種特殊形式,一些政策開始傾斜。再後來,“國際學校”進入大家視野,一些學校轉型成功。直到最近幾年,民辦學校開始比較定型發展,大致分成了兩大“陣營”。

第一陣營:

學習的內容和公辦校類似,孩子將來是要參加中考、高考的。在約定俗成的叫法上,我們把這類學校叫做“民辦學校”。

海淀區的幾所民辦學校,都是走這個體系的,比如師達、建華、北達資源等。這幾所民辦學校,中考成績非常好。

不過這裡有一個新情況,這些年,隨著家長對國際化教育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在這個陣營的民辦學校裡,也有一些開始設立所謂的“國際班”。但由於這類學校主體還是以中高考為主,國際班招生數量不多,而且也不是他們的強項,所以我們依然認為他們是“民辦學校”。

海淀的民辦學校中,只有海淀外國語旗下的海淀國際學校在“國際”方向上發展比較快,但整個海淀外國語,仍是兩邊兼顧。

第二陣營:

這類學校不參加中高考,目標是國外大學,我們大致可稱之為“國際雙語學校”或“國際課程學校”。在約定俗成的叫法中,我們叫做“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

這類學校從學校歷史上比較,分為兩類。一類是從早期的民辦學校轉型而來,比如匯佳。另一類則是這些年新成立的學校,一成立就走的是國際課程的路線,比如鼎石、樂成、凱文等。


兩類學校相比,民辦學校的學費雖然高於公立學校,但卻遠遠低於國際學校。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很多時候,家長們可能需要先考慮家庭的經濟情況,再來選擇擇校的方向。

北京的國際學校,學費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比起上海和深圳也是高出一大節。學費從十幾萬到三十多萬不等。加上其他的各種費用,每年至少20多萬起步。這個數字,對於一般工薪階層而言,都是要慎重考慮的。

這裡要再多說一句,其實,官方把上面的這兩類學校都統稱為“民辦學校”,並未對其進行區分。但在社會大眾的語境中,家長們為了不至於搞混,約定俗成地把這兩類區分開來。“私立學校”這個叫法雖然不是那麼科學嚴謹,但是因為這類學校收費更高、國際化程度更高,所以一直就延續了這個叫法。

大家看一下這張圖,就一目瞭然了。

北京擇校家長,一定要先弄清這個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北京各區的民辦學校,到底哪些是走中高考的,哪些是國際雙語的。其中,紅色部分是走中高考體系的(或者以中高考為主,以及目前尚未明確方向的),藍色部分是走國際教育的,橙色部分是兩類課程都有的。(點擊可查看大圖)


北京擇校家長,一定要先弄清這個問題



通過這張表,我們能看出很多值得一提的內容。

首先,作為“教育高地”,目前西城區只有兩所民辦校,一所是去年新成立的正澤,另一所是北師大亞太,不過實際辦學地點在昌平。正澤是新成立的,目前還沒有高年級,也沒有明確對外宣佈他們的方向。但根據趨勢,應該是要往國際方向發展,這個有待時間的檢驗。但由於其校長和教學團隊都來自實驗二小,公立色彩濃郁,他們也從未宣佈引入國外課程,所以我們暫且把它劃分到“國內方向”

其次,國際化方向的民辦學校,集中在朝陽、順義和昌平。尤其是順義,國際化雙語學校的數量,遠遠超出了其國內方向民辦學校的數量。

第三,作為“教育丘陵”的海淀,其國內中高考方向的民辦校實力異常強大,比如師達、建華等,但國際化雙語學校數量卻並不多。

第四,豐臺和石景山,被稱為城六區內的“教育平原”。其轄區內的民辦校與其公辦校一樣,相對比較低調,目前還沒有一所純國際化的雙語學校。而京西南方向,目前只有房山新建的諾德安達一家,明年才正式開學。

第五,越來越多過去只做中高考的民辦學校,現在開始試水國際班。這從表格中,“兼顧”這一欄的學校就能看出來。此外,還有一些學校在招生簡章上也標註有國際班,但由於他們的國際班比起純的雙語學校,還處於初級階段尚未成氣候,所以就沒有把它們列到“兼顧”裡。

看了今天的文章,相信家長們對於民辦學校的分類,已經比較清晰了。

總之,對於擇校的家長而言,如果確認上民辦學校,那麼第一步,就是要確認想讓自己家的孩子往哪個方向發展,然後再從這個方向裡的學校進行選擇。

如果是“考試型”的孩子,那麼可以選擇公立學校或者民辦學校就讀,這樣可以通過中考的高分成績,拿到更好學校的“船票”,從而保證未來高考的成績。如果孩子不適應應試教育,或者個性比較強,那麼就可以試著選擇國際化的私立學校就讀。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且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弱,也可以選擇民辦學校。

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出選擇。

“可我不知道該怎麼選啊,現在孩子這麼小,還不能確定將來出不出國。能不能先上著再說?”或許有家長會這麼問。但很多過去的“失敗案例”證明,家長做出選擇越晚,對孩子的發展越不利。

在具備足夠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建議家長能儘早地分析自家的情況並做出判斷,這樣才能更早地對孩子的求學之路進行合理規劃。


如果家長還是拿不定主意,到底是選擇民辦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那麼大家就一定要儘早對這些學校進行深度瞭解。

------------------------------------------------------------------

國際教育最前線:提供最新國際學校入學招生信息、入學諮詢、校園開放日等活動

11月份 北京上海廣州近40多所國際學校開放日預約中 熱線:4000118798

預約weixin:

For_theFutur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