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從經典到荒誕都有許多論述教育的電影。

經典電影《聞香識女人》除了講述阿爾帕西諾的整個的表演,影片更在最後的精彩之處,論述了教育應該培養怎樣的人才。

坦白留在學校,還是包庇被學校開除,道德底線和學校章程的一次挑戰。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被稱為印度國寶級的演員阿米爾汗在2009年為我們帶來《三傻大鬧寶萊塢》,更是將教育上升到整個的社會風氣,批判現在所存在的填鴨式教育。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之前幾乎所有的影片都是講述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這些已經具備可判斷意識的學生,或許許多的學生已經被變成了乖順的兔子。

2018年有這樣一部影片從孩童的角度去探索教育的意義。

《馴兔記》本來是一部兒童童話,從兒童的角度去看待如今的教育問題,有人曾說《馴兔記》也能被改編成電影並且成功播出。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不過這部電影的播出更是打了整個教育體制的臉。

在豆瓣上也被提名豆瓣年度最佳短片獎,豆瓣評分也是8.1分的高分。

更是入選了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國際短片競賽單元(金爵獎)。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皮皮魯和魯西西還有梁果已經到了幼升小的年齡。

在他們第一次踏進小學,見到班主任,原沒有什麼美好的事情發生。

第一堂課,就用老師提出的一個問題,表現了現在老師的教育方法。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學生回答合乎老師觀點的被老師表揚。

不合乎觀點的皮皮魯卻被老師批評。

最終贊成老師沒有任何錯誤的學生變成了一隻兔子。

而學校也召開表彰大會表揚這一屆的第一個兔子和這位老師。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老師為了取得第一個全兔班的榮譽,卯足勁的將孩子們的思想統一。

不停的將富有童真的孩子變成溫順,乖巧的兔子。

不過皮皮魯和梁果這兩個難兄難弟卻拖了班級的後腿。

在召開的家長會上,班主任批評皮皮魯和梁果的爸爸。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這樣的批評讓這兩位爸爸怎麼得了。

皮皮魯的爸爸回到家使出了各種方法,牆刷成兔子眼睛的顏色,吃的也是紅蘿蔔。

但是這樣的方法仍然不奏效。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學校里老師也是把皮皮魯和梁果單獨留下批評教育。

終於梁果冒出了一隻耳朵,成為了兔子。

後來皮皮魯碰到了一個坐輪椅的小女孩,向皮皮魯訴說媽媽(徐老師)總是很晚回家。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皮皮魯回到家後思前想後,經過激烈的鬥爭最終戴上了兔子的面具。

他們班也成功變成了全兔班。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在森林裡皮皮魯看到一個熊貓騎在獨輪車上。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後來他來到騎獨輪車的大叔(鄭淵潔《馴兔記》的作者)身邊。

這個大叔告訴他:“孩子,沒關係,這只是一個童話。”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夢醒的皮皮魯看到牆邊的兔頭面具。

面具眨了下眼睛,牆變成了紅色。

恐怖的結局,故事也這樣完了。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從小孩的視角講述變成兔子的過程,是被逼無奈,違背自身意願的。

這個故事的結局也是打了破本以為皮皮魯最後會勝利一貫的思維,。

不過這也是將明諷進行到底。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主角皮皮魯的原型就是原著作者的兒子鄭元旗。

鄭淵潔在創作《皮皮魯和魯西西》童話故事的時候。

女兒就是魯西西的原型。

故事中的皮皮魯調皮,聰明,不愛上學。

而鄭元旗也是這樣。

直到小學,鄭淵潔將鄭元旗帶回家,進行私塾教育。

迄今,“只有小學畢業證”的鄭亞旗,成功地將父親的知識產權經營成一個收入過億的文化品牌。

而女兒從小就愛讀書。

鄭淵潔就讓女兒讀書,一直供到博士。

鄭淵潔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適合什麼樣的教育,就讓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但在整部影片中,所有的大人都為了培養像兔子一樣溫順的孩子而努力。

即便自己的孩子不願意,也要違背孩子的意願,將自認為最好的強加給孩子。

而學校這裡所制定出的異類教育,更是諷刺了現在的應試教育。

缺乏孩子個性的培養,只為了教出看重各科分數,學校排名的考試機器人。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而在影片最開始學生盲目的贊同老師的觀點,更說老師是不可能有任何錯誤的觀點。

這裡想起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故意將老師誇大的表現,也是在諷刺某些具有這樣想法的教師。

2018不該被忽略的電影,其中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這部影片除了教育的諷刺,更是將人這樣一種群居生物進行諷刺。

當所有人正常的時候,變成異類之後就是異類;當所有人不正常的時候,正常的人就變成了異類。

墨可以將清水染黑,但是清水卻不能將墨成為透明。

隨波逐流成為大家所期望的那樣不用費力就可以了,但是獨善其身卻需要付出代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