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生,一個靜美動美的地方

哪裡是既有靜美又有動美的地方?當你涉足這個地方之後,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一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美麗地方,那就是排生。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排生,坐落在巴拉河畔的一個苗寨,地屬臺江縣革一鎮。巖寨電站蓄水發電後,總庫容9600萬立方米,約五十公里水域,一片片湖光山色,一曲曲山環水繞,水質清澈上乘,自然風光旖旎,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達5.26萬個/cm3,是一般城市的1600倍以上,這難道不是富有磁力的地方嗎?正因為這方山峽平湖的形成,排生苗寨形成了老寨和分散於水岸的零星新寨,因為有約一半個寨子變成了“水下村落”,另一半個寨子成為所謂的老寨,這是他們的根,是他們的發祥地。

一輪冬陽一片曖,一縷寒風一片春。2018年12月17日,我與鳳鳴、秦德二位仁兄益友踏上了“尋排生,遊排生”之旅。

從凱里出發,披著滿身晨霧,穿過一路晨光,途經張秀眉起義掌梅尼(即今檯盤平水),來到革一慄樹坳,被朝陽下的一片片苗寨吸引,被木樓上的一絲絲炊煙挽留。鳳鳴、秦德競往苗寨賞光,我卻負責問路。鳳鳴是鄉遊“老江湖”,下車時不忘揣上一包香菸,以便與人交流。常言道,“煙搭橋,酒開路”,尤其在苗鄉,這種禮節確實少不了。其實,我們三個都不會抽菸。然而,我兜中無煙可遞,只有笑臉開口,也能滿心收穫,因為苗家人非常純樸、非常友好,禮貌問人、真心答話做得十分到位,哪怕語言溝通有障礙。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當我第一次向倆位苗家婦女打探到,“走排生,要一直往前,有指路牌,往右邊上坡呢!”這時,一輪摩托車從寨裡梭出來,便招手示意,再核實一下路圖。這位男青年很熟路,他告知,“既可往前走,但較遠;回平水往左走,要近一點。”這時,攝得幾張“青瓦木樓、裊裊炊煙”的鳳鳴興奮返回。於是,立即調頭,殺了個“回馬槍”。在滬昆高鐵橋下的岔路口,問準了具體的排生路。一路上,車子在山林中一時穿過森林、一時路過苗寨,所過的平水苗寨、箕簸苗寨都很美,隨便取一個角度都能拍到一張稱心的照片。車在左拐右轉中,降到一泓碧水的青崗苗寨。水,一定是巖寨水庫的一處漫水分支,十分清靜、十分平緩!這個苗寨只有幾家人,坐落頗為稀疏,但很寂然、閒適、愜意!單家獨戶的木樓對岸,一片茂盛的青岡林,青岡樹尤為森梢,屬於可伐薪炭林,三年五載都要間伐,不影響水土保持,反而起到調節作用。只見岸邊炭窯青煙騰騰,搖晃著冬陽、疏理著陽光、撫摸著寒意。順著幽幽的峽谷,向遠方望去,眼光掃過湖面,滿眼青山綠水,一角苗寨掛在山間,二條裝著幾挑木炭的船隻小憩水邊,還有眼前幾株潔白的芭茅花在微風中搖動……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一衣帶水,群山頂雲。繞過幾道彎,越過幾道條嶺,車子停靠在路的盡頭,這就是排生渡口。意欲再往前行,只能下水洗澡啦!因為,眼前是“碧水與藍一色,輕舟與白雲齊行”的泱泱平湖。只見湖面一字拉開,視野往兩邊輻射。兩條小船靜靜地橫臥渡口,一動也不動,猶如養神一般。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臨湖邊,一戶木樓屹立,空巢老人叫楊光倫,是從對岸的排生老寨遷移來的。他原來的老屋已沉入水下,成為了永遠的“鄉愁”。望著遼闊的湖面,沒有波濤、沒有激浪,靜得如同一張碧藍的鏡面,在如此廣闊的湖面,一眼也能看出一條水平線。在渡口邊,我去摸了一下清亮的湖水,水位略有一點點盪漾,原來是對岸一條機動小船,劃出一道雪白的水花,向渡口駛來。我等拿出相機、手機搶拍著這一“水上白條”般的鏡頭。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風光無限好,忙壞“老攝們”!這時,湖面晃盪起來,隨著馬達聲長鳴,船隻在湖面上穿稜起來。鏡頭不停地獵取著南來北往的船隻,隨著船隻的飛逝,對岸的青山、苗寨隨之移動,倒影也被水浪浪得一片零碎,泛起粼粼波光。當湖水恢復平靜後,突然滬昆高鐵動車從下游的橋面上一晃而過,方知對岸的排生老寨只能“望洋興嘆”了!因為,對岸的排生公路要繞到下游近百里行程,才能到達一湖之隔的排生老寨。看來,只能留下遺憾,下次再光臨排生老寨啦!這時,“老江湖”鳳鳴已與楊光倫聊上一串革一苗話,讓你載我們到對岸一遊,遊好後再接我們回到原地。已講好價錢,來回共計二十元。說走就走,楊光倫也是乾脆之人。秀峰、半島、行船在身邊漂移,排生老寨的楓樹、翠竹、房屋越來越近。寨子下,臨水邊,一座氣宇軒昂的建築已經完成主體工程,一看就是極高檔次的避暑山莊。不知是哪位投資者慧眼識珠,我發自內心佩服!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人到碼頭,船到岸。我們鑽進了木質建築的苗寨,踏著新鋪的花紋步道,讚美著正在按原生態包裝的苗寨。寨中,幾家婦女正在陽光下繡花,彼此都用略有差別的苗話答訕起來,方知該寨主要有姜、楊兩姓苗家。在一棵掛滿柚子果的樹下,遇到一位正在吃飯的老太太,見到我們的到來,熱情地邀請我等吃飯,我們婉言謝絕了!我們終於尋到了寨後的一戶房頂,制高點上一覽全寨:層層瓦屋、股股炊煙、棵棵楓樹、簇簇翠竹、淼淼湖水……左側湖邊,一條浮橋從楓樹下延伸湖中,可能是架往新建山莊的捷徑,也是一道遙遙晃晃的水上風景!在楓樹下,沿著浮橋延伸方向,湖水中仍然插著五六株古老的楓樹,滲泡在水中已經枯痿,但還有爬巖姜寄生在樹上,吐出油油的綠葉,說明楓樹的無比堅強和無私,在生命的余光中仍然發出透亮的綠意!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我們在楓葉下拍攝著逆光的湖面,湖水反射著點點光亮。楊光倫應請來接我等返回,船尾的螺旋槳翻卷著水花,向我們飛駛而來。在離岸邊約五十米的地方,空擋徐徐滑行,穩穩地停泊在腳邊。楊光倫見到秦德提著一條活崩亂跳的白鰱魚,忙問,“買著多少錢一斤?”鳳鳴隨口回答道,“十五元一斤。”其實,是我們在湖邊抓到的,可能是今天氣溫上升,白鰱魚跑到水邊遊玩,闖到了“槍口上”。讓鳳鳴上演了一場“魚鷹抓白鰱”的精彩戲!

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排生,一个静美动美的地方

當天,我們在楊光倫家享受了爽爽的“湖邊鰱魚宴”。酒足飯飽後,才搖著車子,翻越北岸的青山,披著晚霞,踏上返程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