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上市夢斷A股頭部公司幼教毛利率近50%

新京報訊(記者李雲琦 林子)11月15日,新華社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包括對學前教育優化佈局與辦園結構、拓寬途徑擴大資源供給、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大力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等多方面內容。

《意見》第六項完善監管體系中提到,要遏制過度逐利行為。其中要求,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意見》提出,按照實現普惠目標的要求,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偏低的省份,逐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到2020年全國原則上達到50%。

消息發佈後,11月15日,在美上市的紅黃藍股價開盤後大跌超50%,一度觸發熔斷停牌,截至發稿時下跌超55%,市值蒸發近3億美元。

除立刻在美股市場做出反應的紅黃藍之外,i問財數據顯示,滬深兩市中的“學前教育概念股”有21家,此外還有新三板企業偉才教育旗下有實體幼兒園。上述20多家公司中,主要涉及學前教育涵蓋親子園類的幼兒託管、針對0-3歲兒童的早期教育、針對3-6歲兒童的幼兒教育。其中,包括實體線下幼兒園、親子園、幼教節目、線上幼教教學信息化平臺等業務。

在涉足實體線下幼兒園中,A股上市的威創股份、秀強股份,美股上市的紅黃藍教育、新三板公司偉才教育業務規模較大。

威創股份:擁有幼兒園近5200家 加盟園佔比98%

儘管目前A股學前教育概念股共21家,但並非所有公司旗下都擁有實體幼兒園。

在上述21家上市公司中,威創股份旗下的幼兒園規模位居前列,截至2018年6月底,旗下管理並服務接近5200家幼兒園,其中5103家為加盟園。

此前主要經營大屏幕拼接產品的威創股份,在2015年2月起陸續收購幼兒園品牌紅纓教育、金色搖籃;主要做玻璃深加工的秀強股份在2015年9月開始建立“線上+線下”的幼教產業鏈,經營多個品牌的實體幼兒園。

2015年,威創股份以5.20億元收購紅纓教育100%股權,此後又收購了金色搖籃100%股權。2017年,威創股份再次出資3.85億元收購北京可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70%股權、鼎奇教育。

涉足幼教領域以來,目前威創股份的幼教業務服務模式已經包括品牌加盟、品牌聯盟、託管加盟形態,主要業務以加盟為主。

從收入佔比來看,根據威創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中,幼教行業營收增長21.31%,佔總營收比重為42.11%。其中,由於加盟幼兒園數量持續增長,外加加盟客單價提升,“金色搖籃”品牌加盟業務全年實現收入6504.57萬元,增幅達到70.11%。

2018年上半年,威創股份的營業收入為5.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981萬元。其中,幼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佔比46.32%,毛利率57.36%。

秀強股份:轉型幼教三年 相關業務毛利率曾達60%

2016年1月,主要經營玻璃深加工的秀強股份收購全人教育100%股權,交易對價為2.1億元。2016年11月,秀強股份再宣佈以1.79億元收購幼兒教育服務公司江蘇童夢65.27%股權。

進軍幼教產業後,秀強股份一直在擴大業務範疇。除了經營直營幼兒園、推廣幼兒園線上平臺APP,秀強股份2016年還成立“托幼之家”、出資2000萬元參股花火文化,意圖打造兒童教育IP。

2016年,秀強股份教育產業產生的收入為6111萬元,毛利率為60.25%。教育類子公司中,全人教育產生的營業收入為6314萬元,較2015年上漲532%,淨利潤為1927萬元。另一家子公司徐州秀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為25萬元,虧損47萬元。

截至2016年年底,秀強教育旗下已有“秀強教育”、“全人教育”、“徐州幼師幼教集團”等教育品牌,有47家直營幼兒園。

公司2017年以來教育產業的毛利率在下降。2017年度,秀強教育營業收入1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23%。其中,公司教育產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3663.63萬元,同比增長123.86%。2017年度,秀強教育的教育產業毛利率為45.41%。

秀強教育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自涉足教育行業以來,陸續通過收購、併購、新建等方式取得幼兒園及早教 中心近100所,主要分佈於浙江、江蘇等地的二三線城市。

2018年上半年,秀強教育主營業務收入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325 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43%。其中,教育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979.61萬元,同比增長40.59%,營業成本為5226萬元,毛利率41.8%。

那些準備上市的幼兒園資產

隨著二胎政策帶來的人口紅利、以及去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所帶來的政策空間,越來越多的資本正在湧入學前教育市場。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截至2016年末我國民辦幼兒園15.4萬家、佔幼兒園總數64%,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2438萬人,佔幼兒園在園人數55%。中投顧問報告分析稱,到2020年,我國幼兒園總數量約33萬家,其中民辦幼兒園接近20萬家。

市場諮詢機構Frost & Sullivan此前曾預測,受經濟和政策等多種因素推動,國內幼兒教育服務市場的規模將從2016年的471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9200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4.3%。

在幼教領域資本化更加充分的同時,也有行業人士擔憂,資本帶來的極速擴張和大量加盟將為幼兒園管理埋下隱憂。

有市場分析認為,鑑於目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尚未有更多的細則解釋出臺,對於已經在海外上市的幼兒園如紅黃藍,抑或是已經在國內登陸A股的上述公司如威創股份、秀強股份而言,這一政策的實質性影響尚不明朗。

可以確定的是,政策的突然而至,將使正在幼兒園領域如火如荼跑馬圈地的資本急劇收縮。對於正在衝擊資本市場的幼兒園,或計劃進軍幼教領域的上市公司來說,下一步將面臨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

今年8月份,旗下擁有820所幼兒園的上海金太陽教育集團舉辦了隆重的“赴美上市”簽約儀式,全力衝刺納斯達克;同月,業務涵蓋幼兒教育的上海新紀元傳出港股ipo計劃;而主打高端K12教育的尚德啟智已經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在離資本市場也許僅有一步之遙的時候,政策的閘門落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