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工細膩的蘇州石雕和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

刻工細膩的蘇州石雕

蘇州地處江南丘陵的餘脈,城郊有起伏的山巒,盛產花崗岩、石灰岩等。

《吳縣誌》:“金山 在天平山東南,初為茶塢山,進宋年間鑿石得金易今名,山高五十餘丈,多美石......”其石適合雕刻,被用於陵墓、寺院、橋樑、牌坊等建築及裝飾。吳地工匠聰慧好古,心靈手巧,用這些自然賜予創作了精美的工藝品。

刻工細膩的蘇州石雕和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

蘇州石雕最早見於東漢陵墓雕刻,隋唐以後,除去陵墓、建築石雕外,寺院的建築和裝飾不斷增多,都留下不少遺蹟,如寺廟的佛像、經幢、石人、石獸、石欄、石橋、石碑的柱頭、欄板、基座等處都雕有精美的圖案。

刻工細膩的蘇州石雕和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

20世紀50年代在虎丘山出土的石函四面刻有佛像脅侍、供養人以及雲紋等浮雕,觀前街玄妙觀三清殿露臺的浮雕人像石欄,韓世忠墓前的石雕碑座,元代萬佛石塔、張吳王記功畫像碑等,是各個時代留下的石雕精品。近現代,蘇州的石雕藝人在繼承前輩技藝基礎上也有不少佳作,南京中山陵、北京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等標誌性建築都留有他們的作品。改革開放以來,蘇州的石雕藝人們在硯臺、擺屏、石壺等小件石雕的創作方面有很大提高,其作品線條流暢、刻工細膩、造型古樸,形成了獨特風格,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

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

山東省的花崗石雕刻和大理石雕刻都很發達,青島、平度、萊州、泰安、嘉祥等市縣是其石雕刻製品的主要集中生產地區,其生產已形成一定規模,並已批量出口石刻製品。曾子的故鄉嘉祥縣是中國石雕和漫畫石刻發祥地之一,是我國又一個“石雕之鄉”。嘉祥石雕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如漢代武氏墓群石刻和漢畫像石刻,嘉祥縣已成為山東省重點石刻品出口地區之一,並將進一步擴大發展。

刻工細膩的蘇州石雕和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

自古嘉祥“家家聞錘響,戶戶操纖忙”。千百年以來,嘉祥憑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嘉祥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國石雕文化的巔峰。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各類石雕藝術品從這裡輸向全國乃至世界。

嘉祥石雕藝人亦曾為忽必烈雕刻一獅一鼎,被稱為絕技,併為其督燕南各路石工營建大都,即今天的紫禁城,有天下“鹹稱嘉祥石刻”之說。從雲岡石窟、五臺山佛寺、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天安門金水橋到人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處處留下了嘉祥石雕的雕刻印記。當代嘉祥石雕更是譽滿全球,形成了傳統、仿西洋、園林等各個流派,更出現; 多位全國工藝美術大師。

刻工細膩的蘇州石雕和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

嘉祥石雕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東漢時期,雕畫大師衛改偶的“選擇名師石,南山之陽,抉取妙好,色無斑黃,前設壇坦,後建祠堂,雕刻文畫,羅列成行”,使“武氏墓群石刻”流芳千古,被稱為古代民族文化的藝術瑰寶。古代嘉祥石雕藝人創作的石雕藝術,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古代石雕的輝煌成就和高超藝術水平,生動再現了漢代及漢代之前的社會生活,透現出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評價,這些漢代石刻畫像超過了同期埃及的石刻和希臘的瓶畫。

福建省璟業園林建設承接包括華夏第一財神牌樓、世界林氏宗祠、廈門梅山寺、浙江普陀山、泉州府文廟復建、臺灣陵園石雕工程、湖南衡陽財神雕像等工程,廣受業界好評。

傳承中國園林古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請“點擊”左上角:“璟業園林建設”,然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