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夢蝶,千年的宿命,都在這一座廟裡講述著

“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一生的豐功偉績被《尚書·大傳》概括了。

周公夢蝶,千年的宿命,都在這一座廟裡講述著

全國現有周公廟三座,屬陝西寶雞岐山周公廟的最完整,也是中國同類建築中存世規模最大。

周公旦晚年歸隱於卷阿,逝世後即建祠祭祀,周公廟由此而始。西周末年古卷阿建築遭毀壞,秦漢以後曾重修。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為紀念曾助武王滅商立國、輔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下詔在其制禮作樂的“卷阿”創建周公祠。後經宋、元、明、清歷代修葺、擴建,形成了以週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為主體,姜嫄、后稷殿為輔,亭、臺、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築群。面積約62萬平方米。

周公夢蝶,千年的宿命,都在這一座廟裡講述著

周公廟存世單體建築三十餘座,依山就勢,對稱佈局,在諸殿中,周公殿居前,姜姬祠居中,后稷祠居後,當地群眾把這種佈局總結為“姜姬背子抱孫”。

周公廟屋頂上,有龍有鳳,有仙人有異獸,還有亭臺和樓閣。在陽光下,這些做工精細的磚雕脊飾無不栩栩如生。岐山縣文化文物廣電局副局長楊慧敏介紹說,周公廟古建築的脊飾大都為明清時期所制,題材多以神話故事為主,並且蘊含關中道特有的歷史和文化特色,是不可多得的珍貴遺存。令人驚奇的是,周公廟內每一座古建築的脊飾,都有著不同的主題。

周公夢蝶,千年的宿命,都在這一座廟裡講述著

周公廟遺址是目前發現的西周時期最高等級的墓葬群,被北京大學商周考古專家鄒衡教授譽為“新中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入選2008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被稱為“世紀大發現”。

周公廟自建廟以來,地方州官,每年仲春、仲秋時節都以少牢禮儀祭祀,追懷周公聖德。2006年5月25日,周公廟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承中國園林古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請“點擊”左上角:“璟業園林建設”,然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