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勞模的發言稿,所有中國的年輕人都應該看看!

關注山嵐教育 山嵐之突起,際會之風雲

國企勞模的發言稿,所有中國的年輕人都應該看看!

在中心新進員工入職禮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能夠作為勞模代表發言,我倍感榮幸,內心也十分激動。勞模稱號的獲得,是領導正確指揮的結果,是同事們相互配合、團結奮鬥的結果。藉此機會,請允許我向一向以來幫忙、支持我們工作的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心、培養我們的各位領導表示由衷的敬意!其實,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身邊還有許多人盡心竭力、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我的光和熱,這些人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的工作體會主要包括以下三點,與各位共勉。

一、堅持換位思考,培養共情能力

日常工作中,有很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完成的事情,這中間,有可能會因為一些具體的難題會有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的情緒。人人都渴望理解,這正說明理解並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難,用無止無休的抱怨、解釋、辯論、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隻會把人嚇跑的了。

不理解本身應該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尋求理解的前提。你連別人為什麼不理解你都理解不了,你又怎麼能理解別人?一個不理解別人的人,又怎麼要求旁人的理解呢?

不要鑽到一個牛角尖裡不出來,不要越分析自己越對,旁人越錯;不要老是覺得旁人對不起自己,不要像一個鑽頭一樣地鑽了一個眼就以為打通了世界;不要把風鑽的所有的螺絲釘焊得死死的。那樣的話,不要說工作了,就是生活也處理不好。

二、堅持行勝於言,注重以身作則

不要過分地依賴語言。不要總是企圖在語言上佔上風。語言解不開的事實可以解開。語言解開了而事實沒解開的話,語言就會失去價值,甚至於只能添亂。動輒想到讓事實說話的人比起動不動就想說倒一大片的人更有說服力。

如果動不動就鬧騰,如果動不動就要拽住每一個人,論述自己的正確,如果要求自己的配偶、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下屬無休止地論證自己是多麼多麼地好,如果看到花沒有按自己的意願結果、沒有按自己的尺寸長就傷心頓足,那這時候甚至應該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了。所以,與其心動,不如行動。大多數人常態是遊走於熱血沸騰和得過且過之間。

鏡中的小肚腩,讓你懊惱似火,發了毒誓,下KEEP,朋友圈曬了3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狹窄的知識面,讓你自慚形穢,花了重金,購書一堆,半年過去,摺頁永遠停留在序言......

看到別人的成績,你覺得你也不差,你要主宰命運,於是報了一打線上課程,20分鐘的學習,感到身心俱疲,好吧,吃兩把雞,補償一下......

這些場景,一味上演,猶如推巨石的西西弗斯,嘿咻嘿咻的推上去,嘩啦嘩啦的滾下來,無限循環,永無止境。

很多人,長滿了野心,想靠這點激情澎湃,就去兌換人生頂點,哪有這麼便宜的事?這世界上有兩種力量,一種如璀璨煙花,一種如流深靜水,前者短絢彌散,後者涓涓不息。

所以,我們無論心情好壞,颳風下雨,頭疼腦熱,姨媽串門,小孩早戀......樣樣你都得丟下,一頭扎入自己的職責內,物我兩忘,天天如此。

堅持從小事做起,無論多晚,當天的工作堅持當天完成,這樣的勤奮和自律,不需要額外的補貼,不需要意志力的調動,不需要去曬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動,更不需要自我說服和強迫。

三、堅持從小事做起,始終保持飢餓心態

很多人說現在年輕人太焦慮了,到處是”失眠“”亞健康”“焦慮”的字眼。你我都是凡人,絕大多數人都是貪圖安逸的,誰不想天天被表揚?誰有不希望自己能夠獨立,為自己而活?

我們之所以焦慮,之所以拼命,只是因為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可以依靠的父母。睜開眼睛就看到身邊95後小朋友,已經日進數萬的故事;打開朋友圈就看到,90後CEO公司已經上市;刷刷微博,80後的人生贏家,曬出自己三環內四合院的九宮格。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我總有一種強烈的不自信感,覺得一切所得皆是意外,皆屬別人恩賜,提心吊膽地害怕另一隻靴子掉下來,自己變得一無所有。所以當朋友問起:這些年,你這樣的工作節奏,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我只能笑著對她講:因為我沒有那麼高的才華,沒有那麼高層次的眼界,那就唯有殺時間去博,用如履薄冰的心態來約束自己。因為我們別無他路,只能堅持,只能往下走。因為沒有放棄的資格,沒有丟開的勇氣,只能堅持著往下走,努力地讓自己更好一點。

戰戰兢兢使人不安,焦慮使人痛苦,可我寧願體驗這種跌宕的劇情,體驗這種生命的考驗,也不願無知無覺做一隻溫水青蛙,悄無聲息一事無成就渾渾噩噩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我始終相信,即使最後都是跌到了谷底,一切所得均化為了零,我們曾經拼搏過的歷程,也能化身為我們的武器。

它積蓄著能量,它支撐著我們,畢竟我們努力的過程中,曾經看過更高處的風景,曾經享受過成功的喜悅,這些經歷,都會成為我們生命的良辰美景,值得回味的吉光片羽。

最後,我知道你想說啥:“什麼過勞死,什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回答兩點:一是就多數人的勤奮程度而言,根本還配不上“過勞死”這麼光榮的稱號;二是人生就是一場選擇,你選擇了安逸,就別去抱怨自己的平庸。

求學謹記“補苴罅漏”,未怕書山“撥草尋蛇”;不懼時時“案牘勞形”,只求剎那“讀書得間”;終落得“坐上琴心”暗自許,“和光同塵”交相映;

不覺間“七月流火”漸遠,丹桂飄香已至~院子裡即將迎來暗香浮動的季節,世界那麼好,不多努力去拼,不用心去博,不給自己多見識一點,生活該有多無聊?那些折磨你的日子,最終會成就你,在我們為自己感到驕傲之前,不要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