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餘額寶高20%收益的貨基,如何挑選?

比餘額寶高20%收益的貨基,如何挑選?

昨天去看《毒液》,竟然碰到一個老朋友,閒聊了一會。

他關注我公眾號很久了,可依舊是五十萬閒錢甩餘額寶裡,他的意思是,學習歸學習,要實踐起來,很難。

我告訴他,其實你就算只玩貨基,花點心思,也可以提升至少20%的投資收益,頓時他興趣就來了。

要知道,貨基的收益雖然普遍不高,但也是有差別的,有的貨基年化收益可以達到5.5%,有的貨基年化收益卻不到2%。

比如曾經年化高達7%的餘額寶,現在也只有年化2.5%,跌落神壇了。

選對一個能長期陪伴自己的貨基,能提高不少長期投資的收益率。

千萬不要小看能多出的0.5%收益,可能你的綜合投資收益長期來看就是8%,多爭取一點,投資回報就能更上一層樓。

關於要如何挑選收益率更高,更安全的貨基,今天分享幾個心得:

一、規模50億以上

我們要清楚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是銀行協議存款、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央行票據、同業拆借等資產。

其中大部分是銀行協議存款,而協議存款與資金量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如果一個貨基規模太小,就沒有和銀行談判的“資格”,那麼自然就拿不到較高的協議存款利率。

所以從利率角度來看,基金規模越大,越有議價空間。

我做了一下統計,發現貨基收益前五十名的平均規模是64億,收益後五十名的貨基平均規模是4億。

這進一步表明,貨基的規模太小時,會很大程度影響貨幣基金的收益率。

因此50億以下的貨幣基金,原則上不作考慮。

二、規模不超過500億

貨基規模太大了也不行,一旦一隻貨基規模過大,資產調整速度就會變得很慢。

比如利率上行的時候,無法將短債快速轉化為收益更高的協議存款,而利率下行的時候,又無法將資產及時調整為短債等,顯然船小好調頭。

另外,規模過大的貨基,其資金更加分散,所以只能被迫的去選擇各類大型銀行協議存款、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以及央行票據等,而這類資產收益性可能相對不如中小銀行的協議存款。

典型的比如規模1.3萬億的天弘餘額寶,近一年收益為3.64%,排在643只基金中的第430位,只能算中等偏下。

根據數據統計,500億規模以上貨基近一年七日年化收益均值為4.22%,而50-500億規模的七日年化收益均值為4.46%,相對更加出色。

三、散戶持倉至少50%以上

機構通常申購贖回頻繁,而且持倉佔比很高,一旦市場利率變動或者金融風險來臨,可能對貨基造成擠兌。

由於貨基的底層資產也是有到期日的,一旦被擠兌,那麼會造成資產價格被拋售用於及時兌付,從而導致虧損或者無法及時贖回的風險。

因此機構持倉佔比過高的貨基,流動性風險要遠高於散戶持倉佔比高的貨基。

四、年費率越低越好

貨基本身收益就不高,因此年費率也是能省則省,貨基的主流年費率是0.68%(0.33%管理費率+0.1%託管費率+0.25%銷售服務費率),但是也有不少能做到0.5%以下的貨基,省出來的費率就是超額收益。

五、歷史業績比較好的基金

一隻歷史業績更加優秀的貨幣基金,說明基金經理更加熟悉貨幣市場,擅於理貨配置。

End

那麼如何查看貨幣基金的規模、機構持倉佔比、年費率和歷史業績呢?以天天基金為例,如下:。

比餘額寶高20%收益的貨基,如何挑選?

搜索基金代碼,基金首頁即可查看歷史業績,點擊“基金概況”即可查看規模、費率等數據;點擊“規模份額—持有人結構”即可查看機構投資人佔比。

綜上,根據以上五大條法則,我們可以自行篩選貨幣基金了。

比如我篩選了四隻符合上述條件的貨基如下:

比餘額寶高20%收益的貨基,如何挑選?

優質的貨幣基金也是可以不斷輪動的,就如且慢的貨幣三佳一樣,隔段時間就調倉優質的貨基,但我們不必這麼折騰,確定好一隻合適的貨幣基金後,就可以長期陪伴至少一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