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來永泰啦!

孙君来永泰啦!

孫君在永泰莊寨峰會的月洲會場上作題為《農民主體-鄉村振興之路》的演講

2016年6月底, 我在貴州臺江初識孫君;回縣後,寫了一篇考察報告,題目很長:《永泰不需要高談闊論的大師,也不要束之高閣的規劃,而是需要身體力行的鄉建人》,深感陪伴服務是鄉村建設的關鍵。此後,我關注綠十字的公眾號,閱讀孫君的文章。其中《給我三個春天》給了我強烈的心靈震撼,幾次淚水奪眶而出;隨即,我寫了一篇讀後感:《孫君您能來永泰嗎》,從內心深處呼喊急迫的願望。

我引進了李建軍,他為永泰莊寨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又引進了溫鐵軍,他幫助永泰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鄉村振興研究院。2018年12月30 日,孫君從甘肅的永泰來到有莊寨的永泰,三“軍”齊聚月洲村,當我和羅德胤主席陪三“軍”合影時,心情是何等的激動豪邁!

孙君来永泰啦!

從右到左:溫鐵軍、孫君、李建軍

下午4點到5點,在月洲禮堂,也就是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的會場,孫君做了一場題為《農民主體——鄉村振興之路》的演講,其觀點獨樹一幟,振聾發聵,贏得陣陣掌聲,頻頻拍照。在會上,他說我地區文化的保護神,其實,我僅僅是小鬼而已,真正的神而且是大神是孫君。第二天,也就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孫君一行冒著陰冷的天氣,考察了丹雲鄉赤岸銃樓群、洋中寨、和城寨,他結合考察實際,為鄉村發展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讓人耳目一新。

孫君認為,我們說“靠譜”,這個“譜”就是族譜;族譜就是告訴我們,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宗祠告訴我們,我們往何處去;在以前,不道德的人、壞人死後是不能進宗祠的。孫君指出,臺灣新村運動的成功在於,他們將新村建設放在文化部而不是建設部。鄉村振興,文化一定是首位的,一定是文化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我們強調鄉村建設,卻忽略了鄉村治理;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忘記初心,又丟了傳統。30年來,我們富裕了,可是精神沒了,文化沒了,道德丟了。道德如果沒有與鄉建並行,鄉村振興就會迷失方向。錢買不到的東西都比錢更重要,錢要帶倫理帶溫度帶道德。如何激活與保護古村?要在自治、自建、自立的狀態下活化鄉村。要從祠堂、家譜、村規民約介入,希望能在黨建、村建、家建中把農民熟悉並依賴的家譜與鄉風民俗找回來。

孙君来永泰啦!孙君来永泰啦!

孫君就像舵手,引領我們鄉建之路。

孫君瞭解到村裡沒有小學,他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是村莊死亡的開始。還指出,現在大學裡的課程幾乎沒有鄉村內容的,所以大學生到鄉村越多鄉村遭受的破壞就越嚴重。中國因為教育問題,農村成為城市人的奢侈品便不會快速到來,2035年以後才會實現。鄉村建設的路說明什麼?是人對自然的迴歸,是人對土地的眷戀,是城市對鄉村的依戀,也是農耕文明對現代化中國特色最後的鎖定。百年鄉建,9000年的農業,5000年的農耕文明,中國應該有自己的教育,有自己的理論,有自己鄉建學。

孙君来永泰啦!

古人在建造莊寨時,已考慮百年之後事情。這個高的石礎是在立柱底部腐爛後替換原來石礎的。

農民與藝術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農民的生活與生產完全自給自足,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熟悉圈子,只信任熟人、親人和周邊的環境。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也是屬於自己的範疇。藝術家極為自信,以自己為中心,這是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中最珍貴的部分,兩者都是生產者,而且是絕對的手工藝者。農民和藝術家的共同特點就是把生活作為第一目標,把真實生活作為人生的終點。

孙君来永泰啦!

走在雨後的古道上,孫君流連忘返。

孫君指出,眼下,一些幹部不學無術又急於求成,是最令人擔憂的。

孫君強調永泰縣先人極具智慧,建房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建了許多極其珍貴的莊寨;我們要多向歷史學習,向工匠學習,多回憶,少設計。

在新農村建設中,孫君老師提倡先生活後生產。他說,我們研究古人就是為今人所用,傳統建築不能與今天人的生活割裂開來。文明文化脫離了生活就一定是假的,當下的農村項目往往過多的強調產業、招商、發展,而忽視了相應的生活配套。生活和生產只要不統一,這個社會就無法安寧。眼下,一些規劃設計師,不瞭解農民不瞭解農村,就盲目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必定害了農民害了農村。韓國新村運動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讓所有的專家、學者、設計師先在農村學習六個月,當六個月農民,農民才是真正懂農村的人。鄉村景觀修復,讓鄉村景觀與歷史充分融合,讓生活方式與鄉愁無縫對接,因地制宜施法自然,把文化還給鄉村,把藝術還給自然。

孙君来永泰啦!

孫君對神堂發生濃厚的興趣,他認為這是維繫鄉愁的重要載體。

孫君認為,農民必須是項目建設主體,且必須成為第一受益者,政府、地產商、財團及富人不能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什麼叫主體?利益最大收益者叫主體。在公司裡面51%說話算數的叫主體。為什麼一直說“三農”問題?是因為主體不清晰,才帶來了很多“三農”問題。讓農民建設農村,還權於村兩委,專家學者助力,城市與工業文明融入現代農業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中國特色,也是實事求是之路。引資發展民宿是一條途徑,民宿要發展到鄉宿,再到村宿,村委會經營民宿是最好的模式。要由城投公司延伸到村投公司,徹底解決資金、農民土地的安全性和企業到鄉村投資的安全性的問題。無論經濟發展多好,如果本地農民沒有參與,就不算鄉村振興。有個概念叫“中國新村民計劃”。有幾波人很重要,第一波是鄉賢,第二波是有鄉村情懷的新創客,第三是在外打工回鄉的人,第四波是村委會的幹部,這幾波人將來鄉村振興的核心人群。各地政府成立“村投”,是解決政府資金“以小博大”的關鍵。

孙君来永泰啦!

孫君在自己編輯的《給我三個春天》上簽字“把農村建得更像農村”

孫君把自己定位為村長助理,幫忙不添亂,就是主人問題。在鄉村建設過中,要考慮如何和農民融合,如何尊重農民,不帶著城市的規劃和概念進入鄉村,那會嚴重水土不服。農村從古就有的規矩,它沒有那麼深奧難懂,農村的事情其實並不複雜,你把道理給人家講明白了,農民自然會接受你。

孫君說,農村有很多錢,品德高尚的村幹部是錢,農民的誠信是錢,鄉村環境與田園是錢,田、宅、河、山是錢,傳統與民俗是錢,精耕細作是錢,人與人的溫度是錢,就看如何去調動。在鄉村振興中要尊重農民,但這並不是要遷就農民,不斷地給錢給物,培養“等靠要”的懶人與貪人,以致產生“升米恩、鬥米仇”的現象。

孙君来永泰啦!

和城寨的理事會財務管理井然有序,一目瞭然。孫君駐足許久。

孫君說,城市人的思維方式當中,存在垃圾問題,但在中國幾千年來就沒有 " 垃圾 " 這個概念,農民只要養豬,垃圾就解決掉了,為什麼?垃圾裡面最難的問題是幹垃圾和溼垃圾,剩飯剩菜混在一起,就變成垃圾。而農民恰恰是把垃圾作為資源來考慮,溼垃圾用來餵豬、雞、羊,餵過以後,產生的糞便又回田,但是城市是作為垃圾來考慮的,城鄉之間在這一點上很不一樣。

孙君来永泰啦!

孫君如獲至寶

以前,農村有養豬,剩飯剩菜等廚餘都變成豬食,還能餵雞、餵鴨,餵過以後,產生的畜禽糞便可以回田農用。肥料是植物的糧食,植物是動物的糧食,動物是人類的糧食,形成食物生態鏈。可現在,不少鄉村不讓養豬,村民把廚餘垃圾與其他垃圾混雜,要麼隨處堆放、汙染鄉村,要麼花大量人力物力清運處理。在他看來,發展生態農業的最大障礙是有機肥不足。現在不少鄉村為了建設美麗鄉村,不讓養雞養鴨,更不讓養豬,切斷了有機肥來源。若不能解決有機肥來源問題而大量使用化肥,生態農業無從談起!

孫君近幾年一直在倡導養豬,還發明瞭“孫氏養豬法”,並申請了國家專利。規矩就是所有飼養員都必須是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且過程中專家和學者禁止入內參觀。農村消滅養豬後,水果蔬菜和廚餘就變成了垃圾,土地金屬化板結化就越來越嚴重,賴以生存的土地將一文不值。實施鄉村建設,首先讓鄉村物種歸位。實施土壤改良,清除外來物種,順應自然,尊重自然。

孙君来永泰啦!

忙活了半個月的村保辦的夥伴們享受了最好的福利—陪孫君

農耕文明最純正最偉大。只有農耕文明不會帶來汙染。傳統農耕文明最大的優勢就是陽光與雨露,不要陽光雨露的大棚蔬菜只會殘害人的機能。

孫君表示,永泰縣重視傳承傳統文化,保護生態環境,還有一批有情懷的人在積極奉獻;他期待創建鄉村振興的“永泰模式”早日實現,要為永泰寫一篇調研文章。

31日下午,孫君回去了。我希望孫君豬年再來永泰,來了,就多呆幾天,幫助永泰推行“孫氏養豬法”,把永泰農村建得更像農村。永泰莊寨不僅是永泰人的老家,也是所有熱愛老家人的老家;當然也是孫君的老家。

孙君来永泰啦!

在觀察窗前,孫君又在沉思。

永泰莊寨,老家的愛。

家鄉在等我,我們一起回家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孙君来永泰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