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一條清凌凌的小溪繞著龍山,從東流到西,在金雞巖下兜個大彎,又從西流到東,隔出一座沙洲;洲上桃李蔥蘢,石徑彎彎,人煙依依。在眾多粉牆黛瓦間,沉穩地端坐著一座飛簷翹角、肅穆森然的建築,這就是永泰縣月洲村的張氏宗祠。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張氏宗祠一瞥(修繕中)

月洲的張氏記載著永泰人文的發端。公元934年,懷著躲避動亂安居樂業的夢想,從閩王朝掛冠的張膺張賡倆兄弟輾轉找到這裡,見此處四山圍抱,清溪環流,林木茂盛,遠離紅塵,遂定居下來。洲形如月,名之“月洲”,至今已經1084年了!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蘆川橋旁的蘆花叢

張氏兄弟堅持用傳統文化教育子弟,退而獨善其身,進而兼濟天下,永不放棄耕讀傳家。終於在宋天聖二年,家族裡走出了永泰縣的第一個進士張沃。之後,在整個封建時代裡,月洲張家的子孫共走出了五十個進士,其中一個狀元,一個尚書。而膺賡二公的定居點也改建成了宗祠,宗祠裡供奉著一代代優秀子弟的英靈,記載著他們的事蹟,成為教育兒孫奮發上進的最佳場所。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張氏宗祠內部

這個宗祠,見證過父子六人六進士、祖孫三代十八條官帶的輝煌,見證過東南亞最大農業神張聖君的誕生,見證過一代英雄、愛國主義豪放派詞人張元幹的成長;也見證過蒙元殺戮張氏家族的殘暴;更見證了張氏族人一回回的昂然奮起 ,見證過海內外百萬族人代表的認祖歸宗。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張氏宗祠修繕前後對比

張家歷史上有過許多夢的故事:先是開基祖因神人託夢尋覓到此桃源秘境安身立命,又有張肩孟夢中與神人對詩,得到“君看異日挐龍手,盡是寒光閣上人”的啟示,以鼓勵族人不懈努力進取的掌故,還記敘著張元幹“夢繞神州路”的以天下興亡、蒼生幸福為己任的家國情懷。今天,月洲人正在做第四個夢,即鄉村振興之夢,他們要通過挖掘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土地資源,開發特色種植、發展有機農業、打造教育產業靈地、農業宗教聖地、張氏尋根祖地、休閒旅遊目的地、農業科研基地,吸引年輕人回家鄉創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建設好家鄉,為實現祖國的現代化、實現當代中國夢而奉獻力量。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張聖君祖殿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張氏宗祠內部(修繕中)

今年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將在月洲舉行。張氏子孫見到宗祠有些破敗,與美麗月洲不太相稱,遂有鄉賢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很快募集起了維修資金,進行了新一輪修繕,恢復門樓,恢復旗杆林,充實文化內容。相信在峰會召開之日,月洲張氏宗祠一定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修繕中的張氏宗祠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圖片來源:鄢朝輝 張培奮 陳天平 陳愛梅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永泰莊寨既是南方民居防禦建築的奇葩,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還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

千年祠宇 四海清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