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莊寨,從深山走向聯合國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11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福建省愛荊莊榮獲2018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愛荊莊是永泰縣保存較好的152座莊寨之一。作為南方民居防禦建築的奇葩,永泰莊寨能夠揚名國際,與多年來政府和民間雙方的推動密切相關。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2017年10月4日,在竹頭寨運籌帷幄。

統一名稱,打響莊寨品牌

永泰莊寨始建於唐朝,明清持續建造,歷史上總量超過2000座,現存較好的仍有152座,其中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

經歷歲月滄桑,古民居搖搖欲墜,加上當時村民拆舊建新時有發生,由此引起永泰縣高度重視。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臥雲莊可稱為起死回生。

2015年9月27日,永泰縣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下文簡稱“村保辦”)成立,由永泰縣政協副主席張培奮兼任村保辦主任。

張培奮上任“三把火”。其一,打造品牌,把莊、寨、堂、廬、厝、堡等這些防禦性民居的名稱,統一命名為永泰莊寨;其二,創建機制,倡導各主要莊寨成立保護與發展理事會,團結族親、對接政府;其三,引智借力,吸引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研究與開發莊寨文化。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創建機制,推動莊寨保護

“2008年後,我們族人開始零星修繕愛荊莊。2015年,按照村保辦要求,成立愛荊莊保護與發展理事會。族人踴躍捐資400萬元,加上政府獎補修繕資金183萬元,愛荊莊保護性修繕得以順利開展。”愛荊莊理事會執行會長鮑道文說。

幾年來,鮑道文在愛荊莊接待中外遊客3萬多人次,成為莊寨文化的積極宣傳者。他在鮑氏族親中有很高的威望,在他的帶動下,族親們積極清理莊內雜物,拆除非原建房子,收集整理家風家訓等。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愛荊莊榮獲大獎是以心血和汗水換取的。

熱愛民俗文化的鮑國忠,20多年來一直收集與莊寨有關的器物和文獻。現在,他把自家珍藏的500多件文物放在愛荊莊展出。這些老物件使愛荊莊成為原態博物館,讓遊客興趣盎然。

“理事會既團結族親又對接政府,這個創舉是復活永泰莊寨的關鍵,解決了莊寨後人與政府雙方一頭熱的問題,產生了同頻共振,極大地推動莊寨保護與開發工作。”張培奮說,充分發揮民智民力民資的作用,是活化莊寨、振興鄉村的關鍵。

目前,永泰已有28個莊寨註冊成立保護與發展理事會。理事會在發動族親集資修繕方面起主導作用,政府獎補資金額度則不超過年度項目實施總投資的50%。近幾年來政府投入不到2000萬元,卻以小博大,有30多座重點莊寨基本上做到了不塌不漏不倒,其中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座。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寧遠莊的華麗轉身。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賦予400多年的銃樓新的生命。

引智借力,挖掘莊寨文化

今年9、10月間,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鄭振滿教授受邀到哈佛大學,連續兩個月舉辦讀書會,詳解永泰莊寨歷史文書。

近兩年來,鄭振滿教授發現了十幾萬份珍貴的永泰莊寨歷史文書。他帶領廈大師生展開搶救、整理與解讀工作,力圖破解永泰莊寨的密碼。

張培奮經常跑北京、進高校,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大咖一起研究與開發莊寨文化。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專家到榮壽莊考察指導。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仁和莊理事會召開募捐會議。

永泰縣與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央美院、美國哈佛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開展各類學術研究,創建大學生課外實踐基地,藉助高校的力量挖掘莊寨文化。更難得的是,聘請到國家文史館研究員安家瑤為永泰莊寨發展出謀劃策,做頂層設計。

復旦大學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曉帆教授對永泰莊寨情有獨鍾,為永泰莊寨編制了維修導則,並在白雲鄉竹頭寨的臥雲莊設立工作站。他對建成永泰莊寨生態人文博物館,創建鄉村振興的“永泰模式”,充滿了信心。

為了借智促發展,12月28日至31日,永泰將在白雲鄉的竹頭寨及嵩口鎮的月洲村召開“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屆時將有眾多的國內著名鄉建大咖齊聚永泰,商討如何藉由莊寨平臺,助推鄉村振興。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不足半年,竹頭寨浴火重生。

永泰莊寨,老家的愛。

家鄉在等我,我們一起回家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