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因慰安婦問題對立,最著急的是美國

韓日因慰安婦問題對立,最著急的是美國

邱 林

韓國政府11月21日宣佈,將解散此前依據2015年韓國與日本簽署的《韓日慰安婦協議》設立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韓國外交部就此表示,基金會成立的基礎、《韓日慰安婦協議》的基本宗旨是恢復受害者的名譽和尊嚴,幫助其治癒創傷,日方應根據這一宗旨拿出誠意和行動。

該基金會是在朴槿惠執政的2016年7月成立的。在協議達成時仍健在的47名原慰安婦中,36人同意接受人均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萬元)的補助金,實際有34人接受。慰安婦遺屬提出了71份申請,共以58人為對象人均發放了2千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2.2萬元)。

韓國總統文在寅對《韓日慰安婦協議》一直持否定態度,他上臺後曾多次表示,《韓日慰安婦協議》沒有被韓國民眾接受,不能真正解決“慰安婦”問題。2017年9月,文在寅在美國紐約與日本首相安倍會面時表示,“由於慰安婦奶奶們和韓國國民們的反對,基金會已經無法發揮正常職能,只能等待宣判死亡”,“我們有必要發揮智慧,處理好這件事情”,將解散基金會提上了日程。

韓國的這一行動引發日本的強烈不滿,安倍晉三等多名政府高官指責韓方不遵守雙方的有關約定。針對韓方的解散決定,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11月22日中午召喚韓國駐日大使李洙勳,稱韓方決定違反日韓間有關協議,日方對此表示遺憾及抗議,要求韓方切實履行相關協議。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慰安婦”問題在內的歷史問題始終是橫亙在韓日兩國關係改善道路上的一大難題。韓國政府當時簽署這份協議實際上是迫於美國方面的壓力,美方的目的是通過調解韓日矛盾來強化美日韓同盟,這一點在韓國已是“公開的秘密”。

三年前,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親自出面充當說客,終於說動韓國前總統朴槿惠,促成了韓日簽署該協議。奧巴馬一句“日本和韓國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兩個最親密盟友,密切三方關係有助於地區和平與安全”,顯露了日韓對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意義,不過這個意義遠不是為了“地區和平與安全”那麼簡單。

所謂“地區和平與安全”並非美國關心的重點,在亞太地區,誰充當“領導”,誰發揮主導作用,才是美國密切關注的問題。然而,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尚未解決,日韓兩國因“慰安婦”問題背向而行,這讓美國政府越來越著急。美國要在東亞下一盤大棋,但是日本和韓國的對立,與美國的願望背道而馳。

隨著亞洲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中國的崛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利益日益重要。特朗普上任之後,將奧巴馬推行“重返亞太”政策束之高閣,推出了“印太戰略”,更加重視在亞洲地區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特朗普政府的東亞政策有四條主線,其一就是鞏固本地區的同盟關係,特別是與日本和韓國的同盟關係。

美國獨處太平洋東岸,參與亞太事務多少有些不方便,日本在亞太地區有著重要經濟政治地位,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兩者都是美國爭取在亞太地區利益的基地。美國希望日、韓精誠合作,共同成為其東亞戰略的“觸手”。

美國與日韓基於諸多共同利益建立同盟關係,但同時韓日因尉安婦問題反目成仇,日韓關係矛盾不斷,美國自己和韓國也日生隔閡。文在寅今年訪美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與美日首腦會晤時曾表示,美國是韓國的同盟,但日本並不是韓國的同盟。他之所以明確表明韓日非同盟,意在強調無法接受日方所要求的韓美日軍事同盟。

現在看來,韓國解散《和解與治癒基金會》意在使《韓日慰安婦協議》失效,這是違反日本政府意向的單方面措施,日韓關係的惡化將不可避免,而且沒有改善的任何跡象。這與美國的意願相反。美國人意識到,韓日因慰安婦問題反目,只會讓中國從中漁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