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爭端愈演愈烈,美國真的在看熱鬧嗎?

日韓爭端愈演愈烈,美國真的在看熱鬧嗎?

邱 林

日韓兩國關係近來波瀾不斷。韓國軍艦用火控雷達照射日本海上自衛隊偵察機一事再次給兩國關係雪上加霜。1月21日,日本防衛省表示,日方將終止與韓國國防部就“雷達照射事件”的談判,並公開一段日方巡邏機“被照射時”探測到的聲音文件。

這樁糾紛始於韓國“廣開土大王”號驅逐艦2018年12月20日執行海上搜救任務,日本方面聲稱這艘驅逐艦的火控雷達“多次鎖定”日本海上自衛隊一架P-1型偵察機。事發地點位於日本專屬經濟區內。

日本有人主張,把這一事件拿到國際機構或請美國來仲裁。例如,有自民黨議員說:“為了防止紛爭,必須將事態上奏聯合國安理會。”有人也建議:“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美國說明,讓美方去證實韓國的行為危險。”日本防衛省就通過統合幕僚監部向美國的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報告了狀況,但美方對仲裁卻持謹慎態度。

而在韓國方面,韓國民意在對日問題上也可算是“眾志成城”,韓國輿論調查公司“REAL METER”1月14日公佈調查結果稱,有關文在寅政府對雷達照射問題的態度,回答“應該更強硬”的回答約佔46%,另一方面“應該剋制”的回答約佔13%。

韓國國防部22日表示,對於日本單方面主張韓國艦艇的火控雷達鎖定其巡邏機以及該日機低空飛行威懾韓艦等“韓日雷達照射爭議”,韓方一直在與美國保持情報共享。不過,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崔賢洙稱,美國並未在韓日爭端中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日韓關係目前處於建交後的歷史新低,除了慰安婦和對日勞工問題等歷史問題理不清外,現在還多了一個“雷達照射事件”。如果在這個事件上僵持,美日韓同盟機制將遭受衝擊。日韓的爭端,將美國在亞洲的部署計劃打亂,而且美國也沒有辦法解決。

表面上看,美國在日韓爭端“沒完沒了”的情況下索性看熱鬧,但這不等於美國真的袖手旁觀。美國獨處太平洋東岸,參與亞太事務多少有些不方便,日本在亞太地區有著重要經濟政治地位,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兩者都是美國爭取在亞太地區利益的基地。美國希望日、韓精誠合作,共同成為其東亞戰略的“觸手”。

四年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親自出面充當說客,說動韓國前總統朴槿惠,促成了韓日簽署了協議。奧巴馬一句“日本和韓國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兩個最親密盟友,密切三方關係有助於地區和平與安全”,顯露了日韓對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意義,不過這個意義遠不是為了“地區和平與安全”那麼簡單。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尚未解決,日韓兩國因“雷達照射事件”背向而行,這讓美國政府越來越著急。美國要在東亞下一盤大棋,但是日本和韓國的對立,與美國的願望背道而馳。隨著亞洲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中國的崛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利益日益重要。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之後,將奧巴馬推行“重返亞太”政策束之高閣,推出了“印太戰略”,更加重視在亞洲地區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特朗普政府的亞太政策有四條主線,其一就是鞏固本地區的同盟關係,特別是與日本和韓國的同盟關係。

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在亞洲最為重要的兩個盟國,具有超然地位,美國在歷次的領土爭端和歷史問題上從來沒有發出任何具有實效性和可行性的聲音。協調日本和韓國之間的利益關係,是美國這個盟主的義務,更加緊密的協作關係可以更好地幫助美國遏制中國和俄羅斯,更符合美國利益。

美國十分清楚,日、韓關係日趨緊張,出了問題最後還要靠美國解決,美國扮演仲裁者有利於更好地控制這兩個國家,榨取更多的好處:購買美國軍火,購買美國國債,分擔更多軍費,在軍事基地建設上提供更多的方便,都是能夠看得見的好處。美國可以藉機敲打日本和韓國,讓他們明白誰才是真正的主子,進而增強美日韓同盟的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