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波特:戰略是什麼

邁克爾·波特:戰略是什麼

作者/邁克爾·波特

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哈佛大學商學院著名教授,當今世界上少數最有影響的管理學家之一。他是當今全球戰略管理的第一權威,也是商業界公認的"競爭戰略之父"。他認為,運營效益和戰略定位是企業取得卓越績效的兩個關鍵因素,運營效益代替戰略的最終結果必然是零和競爭、價格戰,以及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戰略定位,就是要做到差異化。

<strong>戰略定位核心準則

取得卓越業績是所有企業的首要目標,運營效益和戰略定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兩個關鍵因素。運營效益意味著相似的運營活動能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效率更高。企業可以因運營效益獲得巨大優勢,正如日本企業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經歷的輝煌成功那樣,它們通過全面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等管理手段做到了這一點。但是,從競爭力的角度來看,<strong>只依賴運營效益的問題在於,運營效益的最佳實踐太容易被模仿。而戰略定位則是通過保持一家企業的獨特優勢而獲得持久競爭力, 這意味著它採取了與競爭對手不同的運營活動,或者是以不同方式完成同類活動。

<strong>幾乎沒有企業能一直憑藉運營效益方面的優勢立於不敗之地。<strong>運營效益代替戰略的最終結果必然是零和競爭、價格戰,以及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strong>戰略定位,就是要做到差異化。它意味著企業要深思熟慮地選擇一套與競爭對手不同的做法,創造獨特的價值組合。戰略定位基於三大核心準則:

<strong>1 / 通過一系列不同的運營活動,創造出獨特且極具價值的定位。戰略定位有三個獨特來源,它們之間並非彼此排斥,而是經常存在交集。

<strong>基於品類的定位——即基於產品或服務多樣性的選擇,服務於龐大顧客群的一小部分需求。當一家企業能通過一系列獨特的運營活動提供最佳產品和服務時,這一定位才能創造經濟價值。比如,捷飛絡公司專營汽車潤滑油,而不提供汽車修理和維護服務。它的價值鏈來自提供更快捷、更便宜的產品和服務,因此許多顧客分只從業務專一的捷飛絡購買潤滑油,其他服務仍然去捷飛絡的競爭對手那裡購買。

<strong>基於需求的定位

——即基於某個特殊客戶群體,為其多項需求提供一整套量身定做的運營活動,以最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比如,有些群體比其他群體對價格更敏感,他們需要不同的產品特性、大量的信息,以及特定的支持與服務。宜家的顧客就是這類顧客的典型。宜家力求滿足其目標客戶在傢俱方面的全部需求,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需求。

<strong>基於接觸途徑的定位——即根據接觸客戶的途徑,對客戶進行細分。儘管這些客戶的需求和其他客戶相似,但是在為這群客戶提供服務時,運營活動的最佳安排卻不一樣。接觸途徑取決於用戶的地域性或者業務規模,或者也可以取決於其他一些因素——任何需要一套獨特做法才能最好地接觸客戶的因素。

<strong>2 / 戰略需要在競爭時做出取捨——<strong>選擇不做哪些事。

<strong>選擇一個獨特的定位並不能保證獲得持久優勢。一個有價值的定位會引起他人的爭相仿效;除非公司做出一定的取捨,否則,任何一種戰略定位都不可能持久。因此,對“什麼是戰略”這一問題的回答又增加了一個新視角——<strong>取捨

。<strong>戰略就是在競爭中做出取捨,其實質就是選擇不做哪些事情。

有些競爭行為是不相容的,因此,在某個領域實現收入只能以另一個領域的損失為前提。比如,露得清的一款香皂定位為醫學產品而不是個人清潔產品。為此,公司放棄了芳香類產品的巨大銷售額,也犧牲了製造效率。但是它在最初的定位中所做的一整套取捨,成功地將模仿者擋在了門外。<strong>取捨的原因通常包括三個方面。

<strong>形象和聲譽上的衝突。如寶潔公司的象牙香皂,其定位是基礎性的、廉價的日用香皂,它就很難重塑自己的形象,與露得清高附加值的藥物性香皂匹敵。在主流產業,打造一個新的產品形象通常要花費數千萬甚至上億美元,而這能構成讓仿製者難以跨域的競爭門檻。

<strong>取捨來自企業本身的運營活動,這點更為重要。不同定位(以及精心設計的種種活動)要求不同的產品配置、設備、員工行為、人員技能與不同的管理體系。比如宜家,它越是為了降低成本而儘量讓顧客自己完成傢俱的運送與組裝,就越是無法滿足那些要求高品質服務的用戶。

<strong>取捨也來自對企業內部協作與管控的限制。當高管選擇以某一種方式而不是另一種方式競爭時,就明確了該組織所有事項的優先次序。反之,那些試圖做所有事情來滿足所有客戶的企業,會讓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缺乏一個清晰的決策框架,從而可能陷入混亂。

<strong>3 / 戰略意味著要在所有運營活動之間創造一種“配稱”。

配稱讓企業所有活動彼此互動並互相加強。配稱會同時帶來競爭優勢和可持續性:<strong>由於企業的運營活動之間彼此強化,競爭對手就很難模仿。比如,美國大陸航空曾試圖效仿西南航空的一些活動,而不是其一整套緊密聯結的內在系統,結果就是災難性的。有效的“配稱”能夠讓公司在運營活動上打造強大的、環環相扣的緊密聯接,將模仿者擋在門外。<strong>配稱有三種類型,但彼此間並不相互排斥。

<strong>第一層面的配稱是指每項運營活動(或各業務部門)<strong>與公司整體戰略之間的簡單一致性。

<strong>第二層面的配稱,是指各項運營活動的相互加強。比如,露得清瞄準的一些高檔酒店給予露得清一項特權,即允許它使用產品的原包裝(而其他香皂都是印酒店的名字)。一旦顧客在豪華酒店用過露得清香皂,他們很可能去藥店購買或者向自己的醫生諮詢。於是,露得清得以降低了整體的營銷成本。

<strong>第三層面的配稱,超越了各項活動的彼此強化,被稱之為“投入最優化”。如休閒服裝零售商Gap認為,確保店內產品的可獲得性是其戰略中至關重要的因素。Gap既通過店內庫存,也從倉庫補貨來保證產品的供應。Gap對這些活動進行了優化,它幾乎每天都從三家倉庫選擇一些基本款的服裝來進行補貨,這樣可以讓店內庫存最小化。

企業所有活動之間的戰略配稱是獲得競爭優勢,以及讓競爭優勢得以持續的基礎。對競爭對手而言,<strong>模仿一套具體的銷售流程、一套技術、或者產品特性也許比較容易,但模仿一組環環相扣的活動則要困難得多。這可以用一道簡單的算式來解釋。由於你的任何一項運營活動被對手成功模仿的概率都小於1,那麼整個運營系統被模仿的概率必然會小得多,即0.9x0.9=0.81;0.9x0.9x0.9x0.9=0.66······以此類推。因此,建立在一套運營活動系統之上的定位,遠比建立在單個活動上的定位更可持續。

<strong>什麼是戰略

現在,對於戰略是什麼,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答案。<strong>所謂戰略,就是在企業的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一種配稱。戰略的成功,依靠的不是僅僅完成幾件事情,而是要完成許多事情,並對各項運營活動進行統籌兼顧。如果這些活動之間缺乏配稱,那麼戰略也將失去獨特性和可持續性。

在影響戰略的諸多因素中,<strong>強烈的增長慾望也許是最危險的。追求增長的種種手段往往會淡化企業的獨特性,以致產生妥協、破壞配稱,並最終削弱公司的競爭優勢。企業在應用增長手段時,應該關注於對現有戰略定位<strong>進行深化而不是拓寬和妥協。

改善運營效益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這並不是戰略。運營效益討論的是持續變革以及如何實現最佳實踐,而<strong>戰略討論的是如何界定獨特的定位、如何做出明確的取捨、如何加強各項活動之間的配稱性。

<strong>“取捨”使得戰略定位更加健全

要使戰略定位更加健全,並難以被競爭者模仿,我們就必須進行“取捨”。

當你正走向一個獨持而有利的定位時,你必須考慮到自己所設定的競爭方向是否與競爭者不同,因為,<strong>如果你真的能大小通吃的話,競爭者勢必也能夠立即模仿、跟進。

<strong>“戴爾”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它在市場動向的把握上非常敏銳。在個人電腦流行的早期,消費者需要很多技術支援,也需要許多銷售上的協助。但是,隨著電腦越來越普及,前面所說的技術上的支援和銷售上的協助就顯得不再重要了。

此時,“戴爾”審時度勢,決定直接通過網絡下單,向大公司爭取生意,以此種方式成功地開創了電腦直銷市場。其競爭者“<strong>康柏”也曾經有過清晰的戰略,但是,後來它在看到“戴爾”的成功後也跟著加入了直銷市場,結果,自己原有的組織不光做不到“戴爾”那樣的成功,反而還得罪了原來的經銷商,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至於另一家電腦公司“<strong>迪吉多”,則試圖要提供所有的服務,結果也遭到了失敗。這些都是戰略上的失敗,或許,你會認為,他們的失敗之處可能在於營運。但是,<strong>實際上,它們的失誤不在於細節,真正的問題是:它們缺乏特色

!相對於IBM這樣的巨人而言,它們都太“渺小”,根本無法立足於市場;反之,IBM在整合上卻很有組織和效率。

還以“戴爾”為例,“戴爾”的直銷本來一直做得不錯,但是,它後來出了一記“昏招”——決定做零售,幸好它抽身很快(但還是虧損了不少),公司才得以保存下來。經歷了這個教訓之後,“戴爾”現在專注於“直銷”。再反觀“康柏”,當年“康柏”模仿“戴爾”來做直銷,但結果如何呢?大家都知道,它最終以慘敗而告終,為什麼?第一個原因是,它的製造結構都還沒有完全符合直銷的模式,自然效果不彰;再者,“康柏”自己來做直銷,其經銷商心理當然不會舒服,自然也不會有好的銷售結果。

<strong>不同的競爭方式是不能彼此相容的,你必須選擇自己要走的路線,這就是“取捨”。<strong>“取捨”將使得模仿變得困難,因為模仿者會因此侵蝕自己的優勢。“康柏”想要模仿“戴爾”,卻既把自己的戰略搞砸了,也把客戶給得罪了。

那麼,究竟該如何做“取捨”呢?

<strong>取捨有幾種不同的形式

:<strong>無可取代的特色;最佳價值鏈的差異性;形象衝突;品牌名聲;內部控制的設限。“康柏”所遭遇的問題是,它想要做的太多,而無法一一讓本身的員工朝著一致的方向前進,這就是他們無法清晰地進行定位的原因了。因此,你不僅要設限、設定目標、修改你的競爭方向,在下定決心之前,你還要了解你所做的取捨。

<strong>取捨,即是確定你所不要做的事情。做決策的考驗之一即是澄清:“什麼是你不想做的事?”你可以在30秒內問2、3個問題,就可以弄清楚該如何決策。首先,你先要問自己一個客觀的問題:你的獨特定位在哪裡?然後再問:你在哪個部門服務?”、“你從不打電話給哪個客戶?”、“你不提供什麼服務?”接下來,答案就揭曉了。

<strong>戰略,就是對你所想達成的目標設定限制。你的直覺可能會告訴你:“設限意味著無法快速成長、意味著潛能降低。”然而,我們卻不斷髮覺,這並非事實。設限,是為了讓你的企業得以壯大。當你設限之後,才有真正的優勢、主控權,“有設限才有成長”,“有所為才有所不為”,這是很辨證的法則。失敗的典型例子都是基於這樣一個觀點:放寬限制才能獲得成長。

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日本經濟陷入了持久的萎靡狀態,很多企業到目前為止尚未走出困境。這種狀況不是一天造成的,很多日本企業沒有認識到自己正處於“戰略困境”中。日本公司在70、80年代以實際營運優勢成功崛起,他們在模仿西方產品方面很在行,並且創造了許多生產管理方面的優勢。<strong>“模仿”戰略在一段時間內非常有效並非常符合日本的企業文化,模仿一度是它們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市場成長緩慢的今天,<strong>日本企業普遍缺乏重新進行戰略定位的能力,這使得它們深陷困境。面對這樣的挑戰,可很多日本企業在檢討自己過去的戰略定位,併力圖扭轉乾坤。跡象顯示,許多日本企業正在做實質性的調整。

<strong>版權聲明:製造界除發佈原創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其版權擁有者取得聯繫,若涉及侵權,敬請聯繫我們,以便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