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之前,在和蔥頭學員溝通的時候,有個學員談到,他之所以接觸投資理財完全得益於自己家庭財務狀況棘手,打算通過投資理財解決自己的問題。

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往往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辦法補救,而不是未雨綢繆,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

最近,正好在讀<strong>《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這是一本投資理財的啟蒙讀物,故事簡單明瞭,文字通俗易懂。(PS:想要閱讀本書的朋友可以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對於投資理財,很多人喜歡帶著有色眼鏡,有人認為投資理財是買股票、基金,有人認為投資理財是勒緊褲腰帶生活,還有人覺得投資理財是有錢人做的事情……

<strong>事實上,投資理財的本質是規劃,是打理你手頭可用的金錢與資源,是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管理財務資源的過程。


故事的主人公錢小俊,30多歲成為一家大公司的主管,住著大房子,開著高級橋車,品嚐著高級紅酒,有一對兒女,日子可以說過的順風順水。

但是一個穿越到未來的夢,卻打破這種看似美好的假象。

年輕的時候花錢大手大腳,喜歡衝動消費、過度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的消費理念,進而影響家庭的財務結構。

當他穿越到30年之後的時候,看到自己和妻子住著低等養老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才發現一個事實:<strong>沒有準備的未來,終究會如自己擔心的一樣到來。


這本風靡亞洲的暢銷書,我將其概括為四個詞:<strong>規劃、複利、儲蓄、投資自己。

<strong>第一個詞是規劃。

經濟學上有一個家庭生命週期的概念,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五個階段,分別是<strong>單身階段、家庭形成階段、家庭成長期、家庭成熟期、家庭衰退期。

五個不同的階段,貫穿著我們的一生,單身的時候,我們希望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忙好自己本職工作,積累更多本金。

當我們逐步走入家庭,身份和角色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丈夫、妻子,角色的變化,重新界定了我們的身份,我們要承擔起必要的責任。

尤其是35歲之後,事業進入瓶頸期,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孩子需要照料,作為家庭的頂樑柱,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尤其是,面對子女教育的水漲船高,退休養老問題的不斷湧現,一場大病就可能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更何況毫無準備的未來。

但如果,我們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規劃自己家庭的生活,著手去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父母孩子考慮周全,這絕對是另一番景象。

<strong>財經作家吳曉波說,所有的青春都是為中年準備的,當你的年齡逐漸變大,你能夠悠閒的坐在草坪上喝上一杯上好的龍井,你有足夠的心境去讀一本枯燥的書……

<strong>你可以把時間浪費在諸多美好的事物上,這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他們的投資期無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階段。

<strong>這不正是規劃嗎,提前做好準備,才能讓自己在以後的人生階段篤定而溫順。


<strong>第二個詞是複利。

多數人,尤其是接觸過投資理財的人,都會聽到一個熟悉的詞叫複利。

<strong>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就是複利。因為通過複利這把利器,一筆小錢可以在時間的撬動下具有穿透力。

1994年10月,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大學演講的時候說,複利有點像是從山上往下滾雪球,最開始的雪球很小,但往下滾的時間足夠長,而且粘的也緊,雪球會變得很大很大。

<strong>舉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你在30歲時有一萬本金,你將這一萬本金進行投資,假設年收益率為10%,利用複利的力量,30年後會變成了17.4萬,足足是原來的17.4倍。

你每省下100塊,利用10%複利的力量,30年後就變成1700塊了!如果貨幣不貶值,通貨不膨脹的話,那你有生之年還有機會成為千萬富翁。

你可能會說每年10%收益的投資很難找,就算找到了,也有很大的風險。那麼,就算年化收益只有5%,1萬30年後也能變成4.3萬,足足是原來的四倍多。看到複利的力量了吧?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事實上,複利的影響不僅在投資理財圈內,而是在諸多領域。格拉德維爾在《異類》提到的一萬小時理論,就是典型的時間複利。


<strong>第三詞是儲蓄。

書中提到一個故事,為了儲備冬天的糧食,螞蟻在炎熱的夏季辛勤工作,蚱蜢卻坐在樹枝上彈著吉他嘲笑螞蟻。

冬天如期而至,螞蟻則躲進屋子裡過冬,有充裕的糧食,過的很安穩,蚱蜢既沒有餘糧過冬,也沒有房屋,只有寒冷飢餓在等待著他。

你是選擇做一隻在夏日辛勤工作的螞蟻,還是彈著吉他嘲笑別人的蚱蜢呢?

手中有糧才會心中不慌,事實上儲蓄比你想象中更重要,不論是常說的應急資金,還是儲蓄習慣本身,都具有一層保護傘的作用。

一旦你的生活出現意外或者非常態,我們都能夠不至於陷入被動的局面。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因此,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提早準備:

<strong>1、瞭解自己的淨資產情況。

可能你現在有房有車,但如果你是貸款買的房和車,那房和車就不算你的淨資產,房和車總價值減去負債之後剩下的那部分價值才是屬於你的淨資產。

<strong>2、搞清自己每月的收支情況。

量入為出,是致富的不二法門,不要再採用“收入-支出=存款”的做法了,要更正為“收入-存款=支出”,要儘可能把你收入的50%存起來,實在做不到,30%,20%,甚至10%也可以,一定要存下收入的一部分。

<strong>第四詞是投資自己。

投資自己,是最妥當的投資方式。

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五六十歲已經逼近人生的終點了,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物質條件的逐步改善,以後的人均壽命會越來越長,如果30年後的人均壽命接近100歲,那麼活到50歲只是過了人生的一半,50歲應該是人生後半程的再出發點。

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可以耕耘一生的工作。這個可能比較難,因為有很多工種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時代淘汰。

所以,保持學習的習慣,與時俱進就顯得特別重要。

30年之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寫在最後:

當你覺得太遲的時候,其實正是最早的一刻。

因為在你還有收入或是還年輕時,承擔一些風險對你來說是件有益的事。

你要確保自己絕不會做以下這件蠢事:安慰自己"船到橋頭自然直"或是"把握當下就夠了",然後故意忽略自己對退休生活的不安。

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起,下定決心,付諸行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