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越大,越懂得和別人的優點相處

在朋友推薦的英文網站上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strong>弟弟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不停地提到他最好的朋友Jim有多酷有多風趣。

<strong>後來大家去看他的時候,發現Jim原來是坐在輪椅上的。

<strong>回來的路上,大家就問弟弟為什麼從來沒提過輪椅的事情。

<strong>弟弟淡淡地說:“因為無關緊要啊。”

這篇小短文,讓我思索了很久,果然孩童的世界比大人純淨、簡單得多。

Jim是殘疾,可是並不阻礙和弟弟成為朋友,因為弟弟欣賞的是他酷炫、幽默的優點,而其他真的無關緊要啊。

<strong>在這個小弟弟言談中,卻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能力:和別人的優點相處。

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人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口頭禪經常都是:<strong>“你說他有沒有意思?”“你說他可不可笑?”

一出口都是對方的缺點和不足,這也是人們為了減除內心負罪感所慣用的一種防衛方式。

在心理學中,對這種現象有一個相匹配的名詞叫<strong>“心理投射”。

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徵、態度、意念和慾望轉移到別人身上,指責別人這種性格的惡劣及批評別人這種態度和意念的不當。

<strong>因此心裡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心裡想什麼,也就會做什麼。

因為缺少“和別人優點相處”的能力,劉邦看不起韓信的胯下之辱、寄食漂母。他只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職務,並沒有去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優勢。

當韓信棄官逃走,蕭何聞聽此言,雷轟頭頂,顧不得山高水深、路途遙遠,忍飢挨餓的來尋將軍。

趕上韓信,蕭何一句唸白:<strong>“將軍,千不念,萬不念,還念你我一見如故。”

這一見如故包含的是對其才華無盡的欣賞,對韓信曾受胯下之辱沒有一絲一毫鄙夷。

<strong>因為蕭何擁有和別人優點相處的能力,才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千古美談。韓信的才華讓蕭何窮追不捨,有如此賞識之人,又何愁壯志難酬。

我的同學W,在大學裡是學生會主席,各種社團主力,活動組織的能力擔當,是校園裡的風雲人物。

他的好朋友Y是學院副主席,兩個人一主一輔,一文一武,是很耀眼的黃金搭檔。

畢業後,兩個人被學校推薦到同一家著名央企。

漂亮的大學履歷,讓他們能成為單位“育才計劃”的重點培養人。

然而W在單位,覺得這個同事文案太差,那個同事太能拖拉,總之在他眼裡,每個人都不如自己。

而Y在單位,和甲方學習工地現場勘察,和同事學習如何製作年度計劃,認為大家經驗豐富,實在都太牛了。

一年後公司對兩人進行考評:W以平級調動的方式去了分公司項目組;Y升職半格為項目經理助理繼續留在北京總部,是單位重點培養的人才。

W異常的苦悶,覺得自己邏輯分析、規劃組織、溝通表達,樣樣都不輸給Y呀,為什麼自己是如此的下場?

<strong>我告訴W,因為你沒有與別人優點相處的能力,自恃才高,看的都是別人的缺點,把眼睛放在腦頂上。

試想一下,誰願意無緣無故地去仰人鼻息,被人挑剔?

W下定決心,在生活中多去學習和發現他人的優點、長處。後來與同事相互協作,完成了幾個漂亮的項目,順利升職調回總部。

<strong>和別人的優點相處,會理解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既能和諧相處,又能取長補短;不會吹毛求疵,過分苛求,讓茉莉散發百合的香氣。

<strong>和別人的優點相處,是一種本事,一種境界,是“用人之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的大智慧。

<strong>其實人與人相處最溫暖的模式,就是身邊有這樣一個朋友會輕輕地告訴你:你很好,你值得被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