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姜不辣

散文:姜不辣

在农村住过的人,都经常吃一种咸菜叫“姜不辣”,好吃,爽口,有营养,还下饭,老百姓都喜欢。

在城市居住了几十年,一直没有见到这种植物,没有吃过这个咸菜。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姜不辣”来了个亲密接触。

国庆节长假那几天,秋高气爽,太阳岛的周围红叶正艳,黄叶正浓,正是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霜染五花山的季节。

我喜欢摄影,妻喜欢挖山野菜。常常不谋而合去郊外。

我夸海口告诉她:太阳岛道口那个地方的荒地格子上有很多山野菜,保证收获甚丰的。妻信以为真,乐呵呵地甘愿奉陪。

太阳岛道口,位于松花江公路大桥北端,是江南主城区通往松北区,呼兰区必经之路,公交车在这里设立了公交站,从这可以从西门直接进入太阳岛。这里有人工修建的林带,草坪,花坛,也有自然形成的沟泡,一年里,夏有常开不败之花,冬有雪塑冰铸美景。

妻去挖菜,一转身的功夫,钻进树林无影无踪了。我在树林间选择各种角度拍红黄叶的照片,秋景忒美,忒诱人,不知道走多远路,记不清东南西北的方向,忘记了时间和身体的疲劳。

散文:姜不辣

画中是景,人在画中。公路边路过的情侣们纷纷下车,在红叶下摆各种姿势用手机拍照。放假的儿童在林间捉迷藏,摇晃着金黄黄杨树叶,让落叶蝴蝶般地飘舞,拾捡几片娇好的,放在日记本里做书签,留住这个多彩的秋天。几位退休老爷子拎着小塑料兜子,在林间中猫着腰找蘑菇,挖野菜……我正在用照相机准备拍一位老爷子的时候,他叫着我:来,坐一会儿,唠唠嗑。

我和他边聊,边看他收获的果实,兜里有荠荠菜,几朵新鲜蘑菇,令我想不到的是还有刚挖出来的“姜不辣”。

姜不辣,我小时候是最熟悉它的。我们家前后小园里边边角角处年年都卤生很多这种植物。平时,谁也不注意它的存在,没有人给它培土,浇水,锄草。到了秋天,姜不辣就如同长大了姑娘,花枝招展起来,让所有人开始注目它了,它开放着一片含情带笑美丽的黄花,身高达丈巴尺,是小园中的花中巨人。它的叶片形如向日葵,只是茎杆比向日葵的细些,向日葵杆上不分杈,而它茎上是长枝,枝上分杈,枝枝杈杈的顶端都开着数十朵轮状花,围着轮的花瓣少的有9片,多的有10片以上,花瓣虽单薄,却是开得蓬蓬勃勃、热热闹闹地聚拢在一起,汇成了一片金光耀眼的风景。

我问老爷子,这姜不辣是从哪里挖的?老爷子一点也不保密,用手指了指靠近太阳岛路北的一侧:就在那个下坡,有好大一片。

我急忙给妻打电话,叫她来挖姜不辣,妻半信半疑,以为我骗她,一个劲嘟囔:太阳岛还有姜不辣?……

我们来到老爷子告诉的地方,这里有好大面积的姜不辣,现在的季节,虽然它已经告别了葱茏绿意韶华时光,只剩下枯枝在萧瑟的秋风站立着,可以想象到,在寒霜没有到来之前,这个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花海啊!

散文:姜不辣

我们扳倒姜不辣的秸秆,轻轻扒开薄薄的土层,下面全是红彤彤,黄莹莹的姜不辣,一个个煞是可爱,一种莫可名状的满足感让心里甜蜜蜜的。我一气挖了两个塑料袋子,自己家腌不了这么多,妻又给邻居们不少。这些天,我们家饭桌上每顿都离不开用香油拌的喷香酥脆的姜不辣。

前几天,我和友人去江北,特意在太阳岛道口这个地方下车,还想弄一点。不知道是那个老爷子泄的密,还是别人寻了宝,那一大片姜不辣的秧已经全被扳倒了,只剩下稀稀拉拉的不多,地里姜不辣已经挖差不多了,友人十分婉惜地说:来晚了!我说,记住这个地方,姜不辣卤生,明年早点来。

望着那一片生长野生姜不辣的地方,我的思绪潮涌——

多想,在姜不辣花开的时候留个影;多想,吻着那朵朵花香唱首童年的歌;多想,品一口那脆生生甜甜的味道……

姜不辣,虽然不是名花异卉,却朴实大方,真诚热烈。它的果实不是山珍海味,却是爽心适口增加人食欲。我进城市工作以后,很少见到它了,每逢在郊区农舍看到生机盎然姜不辣和它那随风摇动的绿叶金花,便会情思涌溢,浮想联翩……是啊,那生于斯、长于斯的姜不辣,坚韧、宽容、不怨天尤人,甘于奉献,感恩大地的性格,不正是我们那些朴实、厚道的广大农民兄弟姐妹吗!

散文:姜不辣

散文:姜不辣

散文:姜不辣

散文:姜不辣

散文:姜不辣

散文:姜不辣

散文:姜不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