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題教研“怪味”面面觀

教師課題教研“怪味”面面觀


課改幹了這麼多年了,我相信大家應該有不同的體會吧!從宏觀上看:課改,成亦教師,敗亦教師”.

我今天說的課題研究,本來不應該是為了課題而課題,為了研究而研究,應該是第一線老師自己需要解決的課堂問題或者是學校教育管理問題。想想這些年老師們弄的課題研究,感覺到都有一種怪味在其中“左右”著,具體說來:

<strong>“功利味”——校長為“名”、教師為“利”

各種論文評比活動多如牛毛,有些非正規機構也為收取論文評審費而組織論文參評。通過科研,教師要的得到職稱條件,校長要的是“品牌效應”、“面子工程”,有些校長把教育科研視為“打造學校品牌、樹立學校形象”的契機。很多情況下,教師都只是為了評優、評先進,為職稱評定、考核加分獲取資本,一旦功成名就、一本本所謂的“科研成果”也就束之高閣。

<strong>“投機味”——教育科研突出“唯上”性質

眾所周知,教育科研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而有些學校和教師的科研往往缺乏唯實性,卻帶有突出的“唯上”投機性質。眾多課題並無太多差異,有特徵、有個性的少,重複研究、低層次研究的多,缺乏創新意識和時代特徵,經常出現“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穿別人的鞋,走別人的路”的現象。拼湊、剽竊、請人代寫的虛假論文也助長了教師浮華、慵懶、愛做表面文章的工作作風。這樣的工作作風,怎麼可能改變學校薄弱的教學現狀呢?

<strong>“務虛味”——陷入“假、大、空”怪圈

目前,有好些教育科研課題“華而不實”,陷入了“假、大、空”的怪圈。如:有教師爭課題,不管課題是否符合學校實際,有教師不用功做或者無能做,對課題“隔海相望當看客”。一旦課題研究到期,無論其過程如何,結題報告總免不了“取得了預期目的成果”、“達到了預期目的”之類的“專家鑑定”。由於評價異化,導致許多學校或教師只為結題而研究,長此下去,教育科研勢必會失去研究價值。

<strong>“媚外味”——成果過分注重“理論包裝”

我們冷靜地審視一下教育科研,就不難發現我們的科研成果過分注重“理論的包裝”,被引述、被複述、被轉述、被引進、被模仿的“西方”或“傳統”的東西,牽強附會地羅列一些自己也不甚明白的理論,真正屬於研究者自己的創新性的觀點或見解少到近乎於零。一線教師反感把一些原來明白曉暢的教育行為方式說得神秘莫測。

<strong>“時髦味”——課題“靈感”來自“上面”

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科研課題應該從教育教學的實際工作中來。但有校長和教師在擬定教育科研課題或在考慮科研計劃時,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最近上面有什麼新的精神?”教育科研課題的“靈感”往往來自“上面”,甚至“趕時髦”。渾然不知,一切跟著風向轉的教育科研都只是大街上招搖一時的“時裝”而已。

<strong>“特色味”——“標新立異”中也有“偽劣”

人們往往有一種認識誤區:不提“口號”,不提“模式”,就不叫教育科研“成果”。可是一旦形成論文、報告,“特色”便出來了,而且這種“特色”往往通過數字化短語來概括,如“三自”(自我教育、自學能力、自主發展)等。我絕不是一概否定這些“特色”、“口號”。事實上,有些教育模式確實來自科學的實踐,而且對提高教育質量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但是,在所有“標新立異”的旗幟中,也會存在“偽劣產品”。

<strong> “氾濫味”——課題“滿天飛”教師疲於應付

教育科研是一項有系統講科學的工作。從科研課題的資料收集、課題論證、課題立項到課題實驗研究,到最終的課題驗收,都有具體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幾年來,由於受教育改革的影響,各級各類教育部門都非常重視教育科研工作,都在想方設法通過課題研究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可結果又怎樣呢?課題“滿天飛”,教師為了職稱疲於應付。課題是否有研究價值,部門或地區是否重複,研究方法是否科學,這些都不管,只是一味為了研究而研究,其結果就是教師到最後也不明白該怎樣搞屬於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教研了!

教師課題教研“怪味”面面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