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有兩次離職經歷,和前後三個月的工作經歷。第一次離職已經是五年前了,呆了差不多兩個多月。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在職場停留的時間太短,心氣兒還沒磨掉。但這恰恰是關鍵所在,我害怕慢慢被工作同化,害怕生活漸漸變得了無生趣。

很多人,並不是一開始就選擇了接受生活。<strong>溫水煮青蛙,是最可怕的。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19年是我作為自由職業者的第六個年頭,焦慮時常有,信心依舊很大。

希望可以一直寫下去。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strong>第一階段:絕對理想時期。

大約自由撰稿人都經歷過傻逼兮兮的文青時代吧!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第一份工作是地產文案策劃。

長沙的夏天很肆虐,一天晚上我在出租房內熬夜寫文案,突然流出鼻血來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扯了一條紙巾塞住鼻子,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寫。

沒過幾天我就辭職了。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在幾天之內做了決定,行李丟在一個剛剛認識沒幾天的朋友家裡(行李在她家放了一年),然後開始我的旅程,打工換食宿。

我以自己的特長——寫,來給青旅做宣傳。那兩年豆瓣和貼吧都還很火,人人網也還沒有死,我蓋了無數個萬丈高樓的帖子(估計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strong>蓋樓是什麼意思了),認識了很多人。<strong>雖說這一部分並沒有變現,但它們轉化成了我的經歷,奠定了我寫作的基礎。

很多人在看了我的帖子之後,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我們一起喝酒做飯,指點江山。

旅行和書寫之間,一直都有莫名的關聯。

讀書,走路。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如果沒有那樣純粹的經歷,我或許也沒什麼值得書寫的,<strong>它們成為了我之所以能夠繼續書寫的底色。

<strong>一個真正的撰稿人,一定是有理想色彩的,那是午夜夢迴,生活之上的東西,是我繼續選擇成為自由職業者的原因。

後來我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每到一個地方之前,都先開貼寫東西,所以基本上可以說是文字為我開道。

尤其是在雲南的那一段時間,藍天白雲,風,啤酒,日子像詩,像夢。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真正接觸文案工作是在大理。

第一份文案是因為一個在緬甸開礦的大哥,搭車時候認識的。他出國必須經過大理,每次都來我做義工的客棧住,久而久之熟悉了,就讓我幫他寫方案。

第一次嘗試,失敗。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第二份文案是一個攝影大哥,在朋友的客棧認識的。大哥先給了我幾組照片試試我的功底,我配了一些文字,他看過之後非常認可。後來又給我派了視頻配音的活,這個旁白文案我前後寫了很多回合,最終沒有通過。

第二次嘗試,失敗。

兩次嘗試雖然失敗了,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經歷,很重要。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回過頭來看,我還清晰地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一個職業文案要寫的和自己想寫的東西有天壤之別,<strong>職業和愛好是截然不同的。

<strong>成功的職業文案,一定是寫作直覺和寫作經驗的結合

,而一個文案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過於自我,而經驗不足。

還有一點需要警惕,清高似乎是很多文字工作者的通病,當然我承認一個毫無個性的撰稿人絕對不可能寫出有質量的文章來,但前提條件是必須<strong>具備客觀評價自己文章水準的能力。很多文藝青年的狂,是典型不自知的狂,這是很要命的。

<strong>個性,用對地方才叫自信,用錯了地方,那就是自負。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strong>第二階段:牛刀小試階段。(姑且這麼叫吧)

我的旅行經歷大概持續了一年不到的樣子,然後我覺得我確實應該實實在在地做點什麼了。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結束旅行我回到我出發的地方——湘西鳳凰小鎮,和一位苗族大哥吳哥一起做客棧。我的方向很明確,依舊是利用我的文筆為客棧做宣傳。

同時開始組織各種主題活動。釣魚,燒烤,趕集,k歌,組織天南海北的人一起跨年,冬天在樓頂上煮啤酒。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正是在那個時候,他們給我送了一個外號——大當家,一個很為人民服務的稱號。

從那個時候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我這個人比較有感染力,想象力也比較豐富。

說句玩笑話,我那時候寫的文章讓很多人都離職了。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們都知道很多商業文案對<strong>創意

的要求其實很高的。有的人文筆很棒,但缺乏新意。尤其是越到後來自媒體寫作流行起來,幾乎可以說興起了一個完全靠形式(博眼球)支撐的寫作方式。

一個東西既然流行,必然是有廣泛的受眾面的,所以一個撰稿人可以有自己的風格,但是觀念上一定要是新的。<strong>流行文化,永遠都是青少年文化,(這個觀點好像是詩人西川的)它並不需要多麼深刻的思想,但一定要有創意。

要和年輕人打成一片。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這個特點在我後來的文案寫作過程中得到了體現,尤其是在提煉廣告金句的時候簡直妙語連珠。

我也有想過一直留在鳳凰,然後堅持寫東西。後來,我還是離開了。

我回到長沙,有了第二次職場經歷,去一家旅行社工作做<strong>軟文搜客的工作。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上班的第一天就出了業績,這讓旅行社老闆非常震驚。後來我偶然間透露了自己的旅行經歷。於是有了非常有趣的一幕,老闆叫停了同事,還叫過來隔壁旅行社的人一起聽我講故事。

我頭一回體會到什麼叫談資,更加有趣的是,兩個旅行社的人竟然會對一個擁有旅行經歷的人充滿好奇。

老闆給我開了一個新板塊,讓我做各種旅遊攻略。這份工作我雖然只做了大概一個多月,但卻讓我有了<strong>引流和社群意識,

向商業靠近了一點。差不多在這個前後我開始寫公眾號,算起來我應該是比較早進入公眾號寫作的一批人,大概是在13年底或者14年初。

時至今日,將近五年,依舊籍籍無名,但依舊堅持寫。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沒多久,我離職了。

為什麼辭職,因為軟文搜客這樣的工作離開了旅行社依舊可以做,並且在離職的時候我還和公司達成了合作,這一點可以說是很幸運了。

這一次我又回到了距離母校不遠的那個小區,租了兩室一廳的房子,在家裡寫文。

往返於長沙鳳凰兩地,組織更多的自由行活動,同時繼續自己的遊記和公眾號寫作。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那一段時間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人生經歷,即便是已經進入了商業的領域,但我依然保持著內心的東西。我把在長沙的房子變成了一個接待旅行者的大本營,明信片像雪花一樣飛進單元樓,我幾乎每天下樓買菜都可以收到,就連房東都對此感到十分好奇。

朋友們送的水果零食多到吃不完,衛生間的毛巾和牙刷都有編號。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那個時候幾乎每個星期都在家裡聚餐喝酒,過來的朋友有長沙本地的,也有遠道而來的,家裡動不動住上七八個人,床不夠睡的時候還搭帳篷。這些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由於文字和我結識。

那時候掙得錢不多,每個月大概三四千左右,基本上只能維持生活,但<strong>那樣的生活是可以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到此為止,這裡又可以畫一條線。

後來我認識了繼吳哥之後的另一位大哥——易哥。他在我住的小區附近開一家叫致青春的清吧,我們在喝過幾次酒過後意氣相投,隨之我以技術(至於我是什麼技術,想來想去大概還是寫東西吧)入股的方式參與其中。

我依舊是靠寫東西做宣傳,差一點把清吧鬧成了大學城的地標了。那時候經常組織五花八門的活動,吉他之夜,雞尾酒之夜,社區公益,等等,一度成立了大學城聯盟組織,拉旗號,拉山頭。

這是又一個重要的累積階段。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那時我被拿來作比方最多的是兩個人,一是大冰,一是張嘉佳,原因有二:寫東西,開酒吧。

於是,我索性借勢寫了一本故事會,叫做《最初不過你好最後不過再見》。現在看起來,真是又騷又柔,往事不堪回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說句實話,哪個喜歡寫文字的人沒有幻想過成名成家,我也曾想過坐擁一家小酒館看往來的人生,然後以一支筆記錄滾滾紅塵。

如果說寫東西有一個巔峰的話,我想那個時候應該就是我的巔峰。每晚清吧打烊,無論多晚我都要堅持寫東西,有時候一個晚上可以寫上萬字。那是書寫帶給我的快感最強烈,最充實的時候。

純粹,夢幻,是書中的日子。

可是命運多舛,繼鳳凰的門票風波之後,我又遭遇了長沙市的市容整頓,先是門口修路,緊接著又是清吧所在的產業園被圈起來翻修。前後一年多時間,清吧被迫歇業。

其間由於經營狀況已經非常艱難,易哥一度也考慮了轉讓,當時我極其不願意重蹈鳳凰的覆轍,於是發起了一次眾籌。那一年正好是眾籌比較流行的時候,我集合了三十來個小股東繼續維持清吧。

實話實說,我是從來沒有什麼積蓄的人,當時能夠以眾籌的方式延續清吧已經出乎我意料。我覺得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我做到了。憑藉的不是別的,還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東西——寫。

<strong>我至今都認為清吧眾籌是寫作對我人生的回饋。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在清吧歇業的一年時間裡,我只做了兩件事:寫文章,做木活。

這裡可以插一句,我自學了木匠,做一些小玩意兒,這個我也寫過類似的文章。剛開始也是想著做些東西賣,賺點錢也好,後來做著做著還是為寫東西服務了,在做木活的過程當中的一些感悟都沉澱下來了,這對我的心態有很大幫助。同時,做木活的過程也給我帶來了不少的流量。我開始意識到<strong>“跨界”

這個概念,它打開了我的思路。

那個時候我給自己寫的簡介是:<strong>不想開酒館的木匠,寫不出來好文章。毫不誇張地說,憑這一句話後來我都得到了好多次寫作機會。

<strong>幾乎可以這麼說,如果不一直寫,那麼我想很多難關我都沒法渡過。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那一段時間是我最難熬的時候,其間很多次想過要不要去上班,最後這個念頭還是被按住了。靠著微信打賞,軟文搜客,以及偶爾朋友推薦的文案活維持生計,熬過一年。

回過頭來看,其實我的很多經歷都可以牽出一條線來,比如做客棧,開酒吧,做戶外,甚至做網絡搜客,做木活,等等。如果堅持下去,它們可能都能走出一條道來。但轉念一想,我之所以沒有從這些分支走出去,正是因為我從未間斷的工作只有一項——寫,<strong>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認識自己的過程——找到自己真實熱愛的東西。

人生的路走到這裡,我想起來那誰曾經說過,有些人可以寫,有的人必須寫。我想我應該就是後者,我開始認同自己,儘管這種身份認同含有十足的理想色彩。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後來我們的清吧重新營業,由“致青春”改為“酒別重逢”。其實大家根據我的文字,也可以想象像我這樣的人會把生意做成什麼樣。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旁邊又開始修地鐵,堵得死死的。

所以,<strong>這些年我的經歷算是非常貼切地詮釋了一波三折。

感概就此一句。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第三階段:穩定時期

嚴格說來,也不能稱作成熟時期,因為對一個自由撰稿人來說就沒有穩定時期。不確定因素,是一直伴隨著自由職業者的。換句話說,<strong>一旦穩定了就好像不是自由職業者了。

在清吧的尾聲,我開始了我的自由撰稿人生涯。通過各種途徑去引流,我到現在還記得我的第一個客戶是重慶的一家服裝店,做一個獨立品牌,我收了三百。一個晚上出稿,然後一字未改通過了。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至此,距離我在大理寫稿被拒的遭遇已經過去四五年了,那種顯著的變化好像突然就發生了。那時候清吧還在營業,我內心的情懷還殘存最後一絲希望,渴望依託撰稿收入將清吧維持下來。

從我接到第一個單開始,可以說是我的文案之路非常順利。我一邊開清吧,一邊接單,晚上在清吧喝酒,白天寫稿。稿費從三百到一千不等,進入狀態非常快。第一個月我就差不多賺了一萬多的稿費,後來越寫越多,頂峰時可以月出四五十篇。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我總結了一下我入門的經驗,第一是我之前所有的經歷,幾乎在每一個板塊都讓我認識了很多人,我的微信一度達到了上限,所以當我正式轉化到一個自由撰稿人身份的時候,獲得的渠道就比一般人要多得多。

其次是,經歷讓我這個人變得比較容易相處(我的經歷矯治了我的性格),而且我自認為是一個有趣的人。

我的經歷和性格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一個真正的自由職業者內心一定是有某種執念的,<strong>即便是經歷不同,但底色想必會是一樣的。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17年底,酒別重逢還是倒閉了。

令人黯然的是,修地鐵的緣故最後連轉讓都失敗了,掛到了十萬都沒人願意接手。我只好做最壞的打算,當我聯繫二手傢俱市場打算把店裡能處理的設備都變賣掉的時候,人家在看了我的照片之後連消息都不回我了。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如果說是破產的話,我想我這個破產非常徹底。

最後,我把清吧的股份都轉為了個人債務(因為如果絕對按照投資來看,是需要後果共擔的),摺合之前欠下的,大概是三十萬的債務。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這是我人生當中的一筆重要的學費,不過我更願意這樣理解,我用這些錢換來了幾年刻骨銘心的經歷。再換句話說,這也是一種投資,這些年經歷的人事,都成全瞭如今的我。<strong>如今,我成為一名正式的自由撰稿人,是不是也是對過去五年的變現?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這也是一種投資吧,不過似乎我的投資回報是雙重的,<strong>變現和人生。甚至,我可以明顯感覺到清吧倒閉之後,我的文風都發生了轉變,用情剋制,淡淡入心。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截至目前我作為一名全職的自由撰稿人已經一年多了,形成了一些穩定的客戶關係。他們當中,有的是初創公司,有的是公司員工,有的是個體戶,更多的還是朋友吧……我寫過的東西也五花八門,產品介紹,公眾號推文,活動策劃,小劇本,甚至是情書和家庭作業。

稿源的浮動也會讓我感到焦慮,但慢慢想通了一個道理:<strong>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就是需要時刻面對不確定性,那是自主自發的選擇。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strong>與職場被動的接受相比,這些隨時需要我們去應對的不確定性至少是出自於主動的選擇。人生的遙控器永遠在我們自己手上,可以快可以慢,可以暫停,就該知足了。

寫到這裡,一個深深的懷舊式的懶腰。最後,歡迎各位文字愛好者交流經驗,以及約稿。

<strong>下篇:乾貨


請關注【文畫流氓】

我的自由撰稿之路: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