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志飛評《地球最後的夜晚》:敘事紛亂無章,但距經典只一步之遙

畢贛的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引發爭議,貓眼評分甚至只有2.8分。雖然觀眾評分很低,大喊上當受騙,但為之吶喊的人也不少,吐槽那些將《地球》歸為爛片的人不識貨。

畢志飛評《地球最後的夜晚》:敘事紛亂無章,但距經典只一步之遙

1月2日晚,《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導演畢志飛在微博發表影評,稱《地球》一片“敘事雖然紛亂無章”,但“真的沒有想到影片的攝影、光影、技術能那麼好,出乎意料,感覺《地球》的很多外在形式距離一些經典電影彷彿是一步之遙了。”

畢志飛評《地球最後的夜晚》:敘事紛亂無章,但距經典只一步之遙

<strong>想到幾個“一步之遙”—— 《地球最後的夜晚》觀後感

畢志飛評《地球最後的夜晚》:敘事紛亂無章,但距經典只一步之遙

2019年元旦下午,專程去認真看了畢贛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看的過程中和認真看完後,想到幾個“一步之遙”。

《地球》敘事雖然紛亂無章,但影片嘗試要表達的其實也很簡單,是一箇中年男士因父親去世回凱里後的一些交織的經歷、回憶和夢境,其中男士對女性的依戀、想象是一個要表達的核心。但我並不是說我看懂了影片的故事和主題表達。故事你看不懂就對了。嘗試去看懂《地球》的故事是傻的表現,因為影片本來就不存在故事上的邏輯嚴密的設計。其實,形式上的散並無關係,外在表現可以呈現千變萬化,但本片的主題表達也並不鮮明,這是影響本片藝術成就的主要原因。《地球》的敘事,普通觀眾肯定看著會迷糊,但從文藝片角度,也並非是好的。

其實,自從看《路邊野餐》起,我就發現了畢贛導演電影作品的一些缺憾,在故事敘述上不太追求嚴密的邏輯(這裡主要指內在邏輯,外在形式散亂並無關係),在電影內容與形式表達的美學、哲學統一上存在不足,影片的內容充實、深刻、厚重上也還薄弱一些,而這是優秀文藝片所必須具備的。一些經典文藝片和大師代表作品在敘事上往往採用時空交錯式結構,形式極為散亂,各種高度省略、奇特創新,但都一定是形散神不散,一定都有一顆實實在在、光芒四射的靈魂。這也是我對畢贛導演作品《路邊野餐》的感受:一部獨特的低成本電影,很清新淡雅的風格,但在影片形式與內容統一,以及內容充實、主題深刻方面存在一些缺憾。因此看《地球》是有一些思想準備,很期待著能看到畢贛導演的改進,但遺憾地發現內容與表達反而更加割裂了,畫面、光影、技術出現大幅飛躍,但美學上的分歧、相悖卻也越來越大,並在這部電影中放大到了較大的程度,這是很遺憾的一點,也正是影響了本片藝術性的一個最主要方面。當然,對於普通觀眾就會看得雲裡霧裡了。本片的貓眼、淘票票等購票平臺評分估計還得降。

來具體說說我感悟的幾個一步之遙,與大家交流探討。

真的沒有想到影片的攝影、光影、技術能那麼好,出乎意料,感覺《地球》的很多外在形式距離一些經典電影彷彿是一步之遙了。

比如,電影的攝影超棒,特別是燈光設計功力深厚,美術班底實力也不容小覷,在一些鏡頭的外在視覺元素、光影、構圖上,真的很像前蘇聯電影大師塔爾科夫斯基和香港電影大師王家衛電影的影子。當然,客觀地說,那些經典畫面中的神還是比較難以複製和模仿的。但也可以發現我們華語電影的攝影、美術創作部門能力是很強的,是本片的高超之處。

聽一些影評說畢贛導演很喜歡一些電影大師,看過無數經典電影,其實這在《路邊野餐》中的表現不是特別鮮明。但在觀看《地球》的過程中,是可以鮮明感受到的,不斷髮現很多地方是在向一些電影大師和經典作品致敬,比如畢贛對塔爾科夫斯基好幾部電影如《潛行者》《鏡子》《飛向太空》的無比喜愛,也看到了對王家衛導演電影光影、臺詞設計的喜愛,以及對侯孝賢、楊德昌等大師鏡頭風格的致敬等。觀影的過程,有一種電影是對很多大師電影畫面光影元素、風格的雜糅集合感覺。

但我想說,這樣的雜糅其實並不是好事。因為這些頂級大師各自特色鮮明的風格、電影元素無法很好統一在一起,會出現不少美學上的彆扭和相悖,導致觀影中各層次觀眾的身心彆扭,而且拿到國際上,可能會讓國際影人感覺咱們電影的獨創性不夠。所以說,電影看太多,如果不進行梳理和總結歸納,可能反而並不是好事。其實,藝術可以從模仿和借鑑開始,但不如先選擇一個風格進行,糅合很多就會適得其反,特別是那些頂級大師的風格往往是獨一份、很難相互融合的。

比如,從《地球》中,我發現畢贛導演真的是十分喜歡和崇拜電影大師塔爾科夫斯基(1932-1986)。其實,在北大的時候,我也曾經深入研究過塔爾科夫斯基電影,他也是我最崇拜的導演之一,並是我在精神層面最欽佩的導演。研究他的作品,要深入研究他的成長背景、人生歷程和創作環境。他的一生是顛沛流離、極其滄桑悲壯的一生,近30年中只創作了七部電影長片和兩部短片,但已足以令他排名電影史迄今為止最偉大導演的前幾位,是電影史上最堪稱“作者導演”稱號的導演,大幅開拓推動了“詩電影”的發展,作品具有十分統一的風格。他正是世界電影百年中真正偉大的“苦行僧”,觀看他的電影,如果你與他的內心對上了話,會被他的赤誠之心和坦蕩、犧牲精神感動得痛哭流涕。(以上文字並非摘抄或引自某處,是我深入研究塔爾科夫斯基及其作品後的真切感悟和肺腑之言)

塔爾科夫斯基的電影中有強烈鮮明的宗教色彩和深受俄羅斯民族的“聖愚傳統”影響,富含深刻的內涵和強烈的人類終極命題思考、救贖意識,而他作品的外在影像風格正是從他的哲學思慮中誕生,悲愴、深沉,是很符合表達內在需求且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的。例如,他的電影《鄉愁》中的結尾,有一個教堂的破壁殘垣鏡頭,是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和“悲天憫人”思辨意識的,但在《地球》中,有一個歌廳的巨大破壁鏡頭,就顯得有點尷尬了,對要傳達的主題起到了反效果和反作用,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致敬。

再比如,關於長鏡頭。長鏡頭分好幾種,談談主要的、大量出現的幾種:一種是日本小津安二郎、臺灣侯孝賢、楊德昌等導演的以固定機位為主的長鏡頭,具有東方美學的含蓄、內斂的風格,一種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電影時期的希望展現連續時空,充分發揮電影紀錄屬性的長鏡頭,賈樟柯導演前期一些電影的鏡頭風格具有這個流派的強烈色彩;還有一種是前蘇聯時期《雁南飛》等很多電影中運動複雜、帶有一定炫技成分的長鏡頭。在《路邊野餐》中,可以看到上述前兩種長鏡頭的影子,在《地球》中,上述三種長鏡頭全部出現了,而且有些長鏡頭將塔爾科夫斯基電影視覺元素(斷壁殘垣、雨水、地下室等)與“炫技”運動結合在一起表現。但“炫技”長鏡頭運動與塔爾科夫厚重、悲壯的畫面氛圍在美學上是不統一的,而塔爾科夫斯基本人也是反對之前的前蘇聯電影那些“炫技”長鏡頭的,特意發展了自己丟棄炫技運動、更希望突出影像真實紀錄感和傳達厚重、深邃悲壯感覺的長鏡頭。所以,畢贛導演的這個“結合”等於是把塔爾科夫斯基自己發展的長鏡頭又倒推回去了,關鍵是,塔爾科夫斯基式畫面的厚重、悲愴氛圍與炫技式的複雜運動在美學上是不統一的。

所以說,對於這些大師的電影不能隨便借鑑其形式,會適得其反。而是應該首先認真研究他們電影的內在精髓,如何與形式統一,然後去尋找自己創作電影的靈感。因此,首先應該借鑑“神”而不是借鑑“形”,而且思考自己要表達的“神”,在此基礎上去尋找自己要採用的“形”。與其借鑑外在形式表達,不如先追求“神”上的一步之遙。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所謂藝術片就是看不懂的電影。大家也別信那些說藝術片就是不講道理、不講邏輯的言論。

我對電影史上那些最經典的大師藝術電影(最頂級)中的大多數做過很認真的拉片分析,並沒有任何一部是沒看懂的(包括很有名的那部《去年在馬里昂巴德》),而且這麼多年也一直在不斷感悟,一個由衷的認識是:那些經典藝術電影雖然很多普通觀眾不易看懂,但有專業的剖析分析後,你會發現幾個特點:首先它的故事內在邏輯是十分嚴密的,雖然可能是打破時空順序來敘述,還穿插一些夢境、幻想等意識流,但都是要為所傳達的主題、思想服務的,並與其它內容緊密統一在一起,幾乎沒有任何部分可以刪掉,否則就會影響整部影片的主題表達和哲理思辨,還有一個鮮明的標識是,外在形式與傳達的主題、思想是高度統一的。

可以說,每一位電影大師都首先是一個思想家、哲學家,然後在自己具有強烈表達慾望和感悟的內容上,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創新的藝術形式表達,形成了自己的電影美學觀念和“獨一手”的本領。特別重要的是,頂尖藝術大師的思維都是非常嚴謹的,他們做藝術創作設計時,很多時候不比設計理工科、高精尖的航天航空設備省心和粗拉。經典文藝作品的敘事架構同樣是“高精尖”的,絕非是隨意創作,都有嚴密的內在邏輯,和從物理、藝術、美學等角度極合理、極美的狀態分佈和架構設計。

有一個經典例子,庫布里克與應該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聯合創作劇本並執導的經典電影《2001:太空漫遊》,他們在NASA等機構幫助下,像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一樣精確研究和設計,影片中對人類文明的許多預測在後來的幾十年得到了應驗,包括後來的人類登月,成為影史上的一部科幻片封頂之作。

我還想到了一個“一步之遙”,如果實現了還真就會對畢贛導演和藝術電影發展沒什麼好處。

就是,假設這部電影再獲得一個大獎,而且並沒有多少機會跟大眾和各行各業精英代表觀眾見面的話,還會有很多人來高度吹捧這部影片,還會繼續捧殺畢贛導演,結果就是真的毀掉了畢贛未來的大好前途,而且給國內的文藝片發展和很多青年電影人,帶來不利的引導。離這個可怕的事情也是一步之遙。

得虧沒有誤獲大獎,也因為大規模的宣發而跟大眾見了面,不僅很多大眾,還有很多行業精英人士也看到電影和發表自己的觀影意見,全社會力量及時糾正了我們一個誇大的、不合格的文藝片評價之風,也阻止了以“捧殺”的方式毀掉本來很有前途的畢贛導演和影響中國文藝電影發展。從長遠來看,這是畢贛導演的幸事,也是中國文藝電影的幸事。

給畢贛導演的幾點建議,其實不必將很多喜愛的電影元素都雜糅到一起,也不必過於借鑑一些電影的外在形式,還是主要用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從內容去尋找最合適、精彩的形式,如果借鑑某一位大師,也可以主要先主要借鑑一種風格,後面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影像表達風格。藝術,一定是要獨創的,才有真正的藝術價值。獨創性正是藝術片的一個核心。

當時,第一次看到賈樟柯導演的開山之作《小武》,很是震驚,極具獨創性,將新現實主義理念成功實現了山西縣城本土化,拍出了一部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國縣城電影”的開山之作,對國際電影發展也有積極意義。而畢贛導演的電影中獨創性還是有所欠缺的,《路邊野餐》中有貴州山村那種清香淡雅的氛圍,但到《地球》中就匱乏了,而且形式與內容表達不太相符,內容充實度、深度還不夠,邏輯上也還不夠嚴謹。

看到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各界觀眾評論,任一些影評力量和網絡電影文青再努力辯護,《地球》可能很難挽回聲譽了,可能也會給畢贛導演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因為與畢贛導演也是本家,冒著被大量網絡文青們噴的風險,說了點實話,其實是真心希望能夠給予畢贛導演提供一些真實反饋和幫助。而且,也想讓廣大的觀眾明白,真正優秀的文藝片是很偉大的,別對文藝片產生誤會,那些偉大的藝術片真的是可以盪滌人的靈魂、推動人類思想發展的。

說實話,畢贛導演的成就比我大多了,也比我有好太多的機會與支持,天賦也比我好很多。衷心希望畢贛導演能夠沉下心來,認真總結,彌補在內容、哲理思辨、邏輯上的一些不足,從內容出發去尋找形式上的表達,那麼,擁有那麼好的機會和那麼多的支持,相信定會成為中國電影的驕傲!共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