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900萬年終獎!這個行業要起飛了?

人均900万年终奖!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3億用戶、絕對“剛需”、百億美元潛在市場、大佬紛紛下海,電子煙產業已經具備了飛上風口的所有條件。

近日,<strong>美國菸草巨頭奧馳亞集團斥資128億美元收購電子煙初創公司JUUL Labs35%的股份,這項收購使得JUUL Labs的估值上升至380億美元,超過了SpaceX和Airbnb。

人均900万年终奖!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strong>JUUL Labs的1500名員工可以從奧馳亞集團獲得價值20億美元的獎金,平均每人可獲得約130萬美元,大概相當於900萬人民幣。這筆獎金將以特殊股息的形式發放。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JUUL Labs員工獲得獎金的具體數額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在公司的時間以及所持有的股票數。 JUUL Labs的創始人——43歲的<strong>亞當·鮑恩(Adam Bowen)和38歲的<strong>詹姆斯·蒙沙(James Monsees)也因這次收購成為了<strong>第一批電子煙億萬富翁<strong>。

人均900万年终奖!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strong>電子煙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顯示了消費者的走向。電子煙的發展如此之快,以至於像奧馳亞這樣的香菸公司需要尋找一種既能減少香菸使用又能為公司未來考慮的方法。

<strong>2011年,正是歐美電子煙市場的萌芽期。距此八年之前,中國藥劑師韓力研發推出的“如煙”,被公認為是現代電子煙的鼻祖。雖然口感和使用和現在的產品不可一日而語,但是如煙在進入歐美后,完成了對市場的教育,<strong>開啟了之後各大廠牌電子煙的爭霸時代。

人均900万年终奖!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真正讓國人意識到電子煙巨大潛力的,正是本文開頭提到的Juul,其在2015年推出的同名產品Juul電子煙,<strong>在短短3年時間裡,就佔據了美國封閉式電子煙市場70%的份額,年營業額超過15億美元(也有說法認為超過20億美元)。時尚的外形和設計是一方面,讓Juul在一眾電子煙中殺出重圍的,是其獨特的尼古丁鹽技術。

從如煙開始,使用加熱含有尼古丁的煙油來產生煙霧,就是電子煙最主流的解決方案。不過,<strong>由於技術問題,早期電子煙產品能供給使用者的尼古丁量非常有限。從業者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加大電池功率、加大霧化器,雖然能給出更多的尼古丁,但也<strong>讓電子煙的煙霧和造型變得非常誇張——本來應該是替煙類產品,結果和紋身、說唱音樂一樣,成為全球青少年的亞文化標誌之一。

人均900万年终奖!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數據顯示,<strong>2018年電子煙創業公司已經獲得來自資本的過億元投資,其中不乏源碼資本、IDG和某投資機構等一線投資的介入,可見資本對電子煙賽道的關注。

<strong>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超過100億美元<strong>,其中美國電子煙市場在2017年已經達到55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意大利、英國和法國等歐美髮達國家。不過,雖然歐美市場是電子煙的主力,<strong>但全球90%的電子煙生產都在國內。和手機類似,只要找對人,很快就能在深圳找到一整套電子煙的供應鏈。有一個說法,只要500萬元就可以建立一個電子煙品牌。不過這是2017年的情況,據說現在報價已經增至2000萬。

人均900万年终奖!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從電子煙“替煙”的目的來說,<strong>中國3億菸民可以說發展潛力驚人。不過,即便生產了全世界90%的電子煙產品,<strong>但國內的電子煙市場僅佔全球市場的佔5%左右。<strong>價格和<strong>固有觀念等因素,使得電子煙難於在國內菸民中難以普及。

首先,國外一包香菸的價格一般都維持在50元左右,相比較下,<strong>電子煙煙油的價格則要低得多。另外,在世紀初的“如煙”時代,這位電子煙鼻祖在國內曾經遭到央視等權威媒體質疑,再加上技術限制,當時的如煙<strong>口感和使用都有不少缺點<strong>。如煙在國內的潰敗,也給不少菸民心中打上了“電子煙不靠譜”的烙印。

人均900万年终奖!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同時,國內電子煙行業未來的發展,關鍵在於政府的監管政策。使用尼古丁鹽煙油的電子煙,目前還是一個灰色地帶,國內尚未有專門政策和法規來限制這種“新型香菸”的發展。

目前我國抽電子煙的消費者大約在 150-200萬之間,僅佔吸菸總人口的0.47%-0.63%。相比英法美國15%以上的比例,市場空間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了!按照美國的17%普及率來計算,<strong>我國的電子煙市場將很快達到千億級別。相信未來電子煙會在中國有著不可限量的發展!

<strong>❖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