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歌押金難退、CEO被圍堵,共享汽車曲終了嗎?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strong>“汽車是有生命週期的,過若干年就要淘汰掉,我們要在有限的週期內創造最大價值。如果一下子投放得太多,車比用戶還多,放在那兒曬太陽可不行。”共享汽車平臺途歌創始人王利峰,2017年9月在接受《環球人物》採訪時說道。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共享汽車平臺途歌創始人王利峰

而就在新年第一個工作日,王利峰在北京十里堡附近遭途用戶及員工圍堵8小時,網上一段視頻顯示,在一個不大房間的角落,王利峰翹著腿,右手不停敲打著左手的充電寶,面色鐵青。無奈之下回應“目前途歌遭遇到了困難,的確沒有做到正常退押金,但押金退還問題可以解決。”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1月2日,部分用戶、地勤和供應商把王利峰堵在了六里屯派出所

在2018年,途歌便宣佈已在7個城市運營車輛超過7000臺,註冊用戶超過350萬,號稱是投放車輛最多、市場份額領先、成長最快的共享汽車品牌。並且還計劃繼續擴張業務規模和城市服務範圍,預計開通12個城市,運營1.5萬臺車輛,擁有500萬用戶。

如此雄心壯志,顯然王利峰並沒有控制住公司擴張的節奏,不能讓車曬太陽被他拋之腦後,而問題也隨之出現。

2018年12月,當ofo用戶聚集在北京互聯網金融大廈退押金的同時,途歌也被曝出押金難退,其在北京、廣州、成都等地的辦公室門口也排起了長隊,這其中除去用戶,還有不少地勤員工、供應商的身影,現場“途歌,還錢”的聲音不絕於耳。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strong>資本追捧下的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在國內起步於2013年,當時的企業寥寥無幾,真正成為“風口上的豬”是在2017年。<strong>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2017年共享汽車領域共獲得融資<strong>764.59億元,成為共享經濟領域獲投金額最高的行業,取代了共享單車在共享經濟裡獨佔鰲頭的地位。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另據羅蘭貝格發佈的報告預測,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中用戶的需求遠大於市場的實際供給,2018年汽車共享出行潛在市場容量有望達到<strong>1.8萬億元,或將佔2015年全國GDP總量的<strong>2.7%

左右。

就這樣,共享汽車帶著2017年的餘溫進入了2018年,一時間風頭無兩。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6月,全國註冊的分時租賃共享汽車企業已經超過400家,運營車輛超過10萬輛。此時的共享汽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派別:

<strong>一類是具有整車廠背景的企業。包括一汽、上汽、北汽、長安、吉利、戴姆勒、寶馬等近30家整車廠已入駐共享出行領域。其中上汽集團旗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品牌EVCARD,計劃到2020年進入100個以上城市、投入30萬輛新能源車。北汽新能源在擁有綠狗租車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另一個共享出行服務品牌“輕享出行”,覆蓋了全國13個城市,車輛規模達到1萬輛。

<strong>另一類則是初創企業。其中有以全國佈局作為發展目標的途歌,有從農村市場切入的京魚出行,還有主打高服務標準的有車出行等。而作為網約車巨頭的滴滴,也在其現有的網約車出行業務之外,將目光瞄準了共享汽車。2018年2月,<strong>滴滴宣佈與12家汽車廠商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到2020年在共享汽車業務上投放100萬輛電動車。

<strong>截止2018年12月,共享汽車企業共完成31筆融資,其中過億人民幣融資有10筆,投資方的身影中不乏螞蟻金服等巨頭的身影。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strong>共享汽車的寒冬

似乎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共享汽車將繼續扛起共享經濟的大旗,易開出行創始人嚴道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2018年下半年才是資本進場的高峰期,2019年下半年共享汽車將會迎來清場期。”

<strong>但事實與其所說恰恰相反,資本在2018年下半年更多是在觀望,共享汽車的清場期來的早了一些。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5月麻瓜出行宣佈倒閉,9月份巴歌出行被傳出疑似倒閉,11月份,試運營一年的美團共享汽車宣佈暫停試點,更是給共享汽車行業潑了一盆冷水。

而12月,途歌退押危機爆發,有用戶的押金要排隊等到2019年3月才能退還,拖欠供應商的欠款少則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其官方微博下多是斥責之聲……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途歌官微下的評論

<strong>“押金不是核心,而是企業自身難以為繼,最後暴露出押金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途歌自身盈利問題也許是最核心的原因。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以途歌常見的奔馳Smart車型為例,一個月租金一般在3000-3500元,再算上油費、停車費、維修費用(用戶損壞帶來了不小的維護成本)、保險、運維費用、工資,如果一輛車一天沒有250元到300元的收入,很難盈利。按照一單60元的價格計算,途歌的車輛需要每天達到5單左右,而在行業裡能達到3單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水平。

也有媒體在調查中發現,途歌個別地勤存在虛假報銷、貪腐等問題,例如有時加100元的油,卻虛開150元的發票,這進一步提升了運營成本。

EVCARD相關負責人曾在2018年9月向媒體表示,全世界還沒有一家分時租賃企業能過盈虧平衡點。

不過在2017年10月底的發佈會上,途歌高層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北京已經實現盈利,深圳接近盈虧平衡點,廣州稍微差一點。”

還有業內人士分析,王利峰可能錯誤預估了融資到賬時間,在此之前冒險使用押金投入運營,但2018年下半年的資本寒冬致使融資到賬時間拖後,最終釀成危機。有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完成募集基金的規模同比降幅達74.59%,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寒冷。不少投資機構在2018年下半年放緩了投資節奏。

正當途歌陷入困境之時,ofo的退押金風波成了更直接的導火索。12月17日,上千名用戶前去ofo北京總部排隊退押金,一天當中有幾百萬用戶湧入ofo的APP申請退還押金。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當天及第二天,途歌也被用戶現場要求退押金,被打砸辦公室的消息成為新聞熱點,更多的途歌用戶也隨之而來。

<strong>結語

現在共享汽車何去何從,我們都不知道。而這個寒冬對於共享汽車企業來說,顯然有些過長,在融資不順、新的資本難以進入的情況下,洗牌仍將繼續。如何建立可持續的成熟的商業模式,尋找到新的盈利點,成為這些企業在未來日子的重中之重,5G和無人駕駛技術或許會帶來新的突破口。

途歌押金难退、CEO被围堵,共享汽车曲终了吗?

但用戶的押金該退還也要退還,畢竟企業運營出現的錯誤並不能讓用戶為你買單。

<strong>❖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