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搶”—搶的是利益,丟的是素質

<strong>“哄搶”不僅能夠看出一個人的禮儀素質,也會影響社會整體的“信任感”。

據網友爆料,近日在湖北襄陽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兩輛裝滿食品的車相撞起火,車上的白菜香蕉散落一地,附近的村民聞聲趕來,手裡拿著各種袋子撿拾散落物品,直到民警到場後,經過反覆勸說,村民才停止了哄搶行為,並且退出高速公路。

“哄搶”—搶的是利益,丟的是素質

視頻截圖

不久,摩托車隊哄搶紙巾的相關新聞也進入了大家的視線,1月16日,一輛貨車在浙江杭州的高速上撒落滿地紙巾,隨後有摩托車隊哄搶紙巾還炫耀。還有人發朋友圈稱,“10塊錢一包,接受預定”,隨後事情發酵,當事人澄清稱,是開玩笑的,當時撿紙巾是為了讓道路儘快通行,沒及時歸還是由於車子已開走。

這幾年關於“哄搶”的新聞屢見不鮮,2018年10月份發生的一起鬨搶事件,更是受到輿論關注。車主王愛軍拉了32噸橘子準備送往北京銷售,經過西漢高速洋縣段時,不慎與前車發生追尾,車輛無法開走。

“哄搶”—搶的是利益,丟的是素質

因擔心橘子變質,他便開始低價在附近賤賣,一開始很多好心人幫著賣,大家也都主動給錢。但後來人越來越多,現場就不受控制了,有人只拿橘子不給錢。又正好遇上附近學校放學,部分家長看到賤賣橘子,拉著孩子一塊到車上哄搶。當天車主“賣”了20噸橘子,但只收到9000元,而這些橘子價值8萬元。

哄搶這個詞,我想大家都明白它所代表的意思,它背後的行為,不僅是沒禮儀的表現,更是沒有道德素養的展現。<strong>那為什麼明知“哄搶”不好卻屢禁不止呢?

首先是“法不責眾”的意識,當一個人犯罪的時候,因為參與者較少,犯罪責任容易劃分,所以便於處罰。而當一群人犯罪的時候,因為參與者較多,責任難以判斷,所以往往這類事件不了了之。

“哄搶”—搶的是利益,丟的是素質

“這麼多人都在拿,我為什麼不拿?”“就算公安機關要處理,也不會這麼多人都要處理吧”,正是有這樣的意識,使得哄搶事件屢屢上演,不僅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損害個人集體利益,更是讓我們的“信任感”岌岌可危。

“哄搶”—搶的是利益,丟的是素質

其次是從眾心理,群體中只要有一個人“行動”,便很容易形成群體化事件。比如一個群體都參與了哄搶,而只有一個人沒有參與的話,這個人可能會被“另眼相待”;或者是大家都在哄搶中獲得了可見的現實利益,而沒有參與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吃了虧,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哄搶事件的發生。

<strong>關於“哄搶”,我們國家對此有什麼對策呢?

我們國家對於“哄搶”是有著一定的規定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哄搶”—搶的是利益,丟的是素質

刑法第268條也規定,“聚眾哄搶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遏制哄搶行為,就是要做到處罰的落實性,不要“和稀泥”不了了之,讓受害者處於一個弱勢地位,這樣會對社會產生極不好的影響。

“哄搶”—搶的是利益,丟的是素質

就上文的哄搶橘子事件,洋縣公安局成立調查組,全面調查事實真相和參與人員。調查組先後走訪群眾180餘人,談話詢問13人,行政拘留盜竊桔子違法人員5名。這樣的做法不僅受到了公眾的認同,也能對以後的“哄搶”事件起著一個震懾作用。

“法不責眾”的思想終究還是不對的,是一種“僥倖心理”,任何違法行為最終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如今“哄搶”事件開始慢慢減少,不僅是因為我們的禮儀素質正在提高,也是因為我們的法律意識正在加強。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好的禮儀素養,這樣對社會的“信任感”也會隨之增加。

<strong>Points

  • 據網友爆料,近日在湖北附近發生了一起鬨搶事件。
  • “法不責眾”的意識影響著哄搶事件的發生。
  • 參與哄搶的人群會受到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