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慈溪麥冬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11月20日,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次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慈溪麥冬順利通過評審答辯。

道地藥材慈溪麥冬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農產品地理標誌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誌。農產品地理標誌是地方特色農產品的金名片。

慈溪麥冬是全國公認的麥冬類“道地藥材”,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慈溪麥冬含有較高含量的麥冬總皂苷,並獨有麥冬龍腦苷。與其它地區生產的麥冬相比,慈溪麥冬需種植3-4年,加工需要經過“三曬三悶”。另外,據專家介紹,麥冬離開了慈溪這片土地,在其它地方生長就非常容易纖維化。慈溪麥冬產區土壤屬鈣質潮土類淡塗泥土,為夜陰地土種,毛管發達,具夜潮性,鉀含量高,微鹼。獨特的生長環境和加工工藝,造就了慈溪麥冬的高品質。

慈溪麥冬受到了答辯專家的一致好評,專家們認為產品地域特色明顯,歷史人文積澱豐厚。申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有利於保護原種產品,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

慈溪種植麥冬的歷史已有多年,崇壽鎮素有“麥冬之鄉”的美稱。麥冬,作為上世紀80年代慈溪市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如今卻逐漸式微,面臨困境。但隨著中藥產業發展,麥冬的需求再度被市場喚起。

經過一道又一道的工序,才是我們市場上看到的麥冬。這一顆顆的麥冬果實,凝結著工人們的汗水與勞動。麥冬的身上也寄託著工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麥冬一般的種植週期有3年之久,它們深埋於土壤之下,歷經3年的沉澱,一棵棵的麥冬才能成熟,一年又一年,春去秋來,等待人們將它們挖出,成為藥材,帶去健康。

道地藥材慈溪麥冬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同時通過評審的還有餘姚楊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