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各种有趣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这个术语,说的是已经发生或者承诺出去、总之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再收回的支出。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举过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你花 7 美元买了张电影票并且进场开始看,半小时之后,你意识到这部电影根本不值 7 美元,当然电影票是没法退的,所以此刻你面临的两个选择就是:现在离开,损失 7 美元和半小时;看完再走,损失 7 美元和 2 小时。这个例子不仅解释了啥叫沉没成本,也说明了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的选择:赶紧跑路。

但现实生活比所谓理性人的世界复杂得多。现实中,沉没成本这事给人带来困扰,主要是因为很多情况下即便你挺大概率上(甚至非常确定)一件事情继续下去会带来更多损失,但还是会继续下去。

这类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心理学专栏 Science of us 中的一篇文章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给出了三个。作者 Heaney 举的例子是,为什么有时候当你读了一本书的前 10% 之后就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它,此刻停下来其实也没啥外界阻力,但你还是会继续花时间和精力把它读完?

当然,这可能首先跟你的坚(有)持(多)精(能)神(忍)有关。对大部分人来说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不是难事,但已经读了 10% 本没意思的书很显然是进入了一个无聊情境,继续下去靠的是耐住性子。这一点符合我们的常识和直觉,不过并不能解释所有没法及时止损的现象。毕竟,很多人连不无聊的书也没法坚持读完。

其他的心理学研究又说,把这书给读完其实还和“乐观主义”有关——毕竟没人能百分百笃定未来啥样,在这件事上,这个心态就表现为你相信书的后 90% 会更好。当这本书有名家、专业人士甚至你身边人推荐的时候,乐观主义发生作用的可能性更大。这种情况下,坚持咬着牙把这本书读完时,你的内心 os 可能会是“可能是我前面没看懂得再看点才能明白”“说不定精彩的都在后面”“看完之后我就会发现,前面埋下的这些看似无聊的伏笔,每个都是有用的”。

生活中有各种有趣的“沉没成本”

不过作者 Heaney 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坚韧或乐观的人。剖析自己的心态之后,她还觉得这和一种微妙的感觉有关:内疚感带来的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比如,在读书这件事上,很多人会在心里给自己一个“这个月一定要读完 xx 本”“每天睡前读书一小时”之类的计划。无论如何,再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把这本书给看完,自己总的看书时间或阅读量就离心里的预期近了一些。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说看这书可能没带来任何新知也没产生什么乐趣,但这种时候就可以对自己说,“我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到位了,已经很不错啦”。

当然无法果断止损还有些其他心理上的原因,比如在做决策的瞬间,人们通常会对过去的损失念念不忘,但不太会考虑到做完决定之后会有哪些新的损失。

上述理由大多可以归结到个人心态层面。除此之外,结合好奇心研究所征集到的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沉没成本和日常观察,我们发现人们无法及时止损还跟外界有关。毕竟拒绝及时止损的“来都来了”已经和“都不容易”“大过年的”“孩子还小”等并列被戏称为“中国式宽容”,已经不只是个人心理上的事儿了。

人们习惯了以坚持和忍耐为美德,放弃被认为是无能、可耻的。在好奇心研究所的征集“你都在哪些事上吃过‘来都来了’的亏?”中,得到最多共鸣的一项是,还在试用期的工作觉得不适合自己,但怕接下来找工作的时候被质疑“这人这么快就跳槽是不是有问题”,还是会硬着头皮先干满一年再说。在类似的情境中,果断止损会和冲动、不稳重、没法深思熟虑联系在一起,自我归因和个人归因的导向下,放弃者可能是背锅的那个。

更令人有所顾虑的是,在选择有限的时候,“止掉一边的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同样是换工作这事,还有不少人的心态是,比起“接下来没准会好”,下一个没准还更差呢。

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即便你已经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放弃一些东西,放弃本身所要付出的成本也比继续下去的损失少不了多少。进了一个看起来不咋样的餐馆不好意思出来,或者订好的旅行套餐要退掉的时候和客服扯皮半天也拿不回钱,都让人只能用“算了”来安慰自己。

生活中“沉没成本”的问题很复杂,不过我们还是在征集之后汇总了一些通常人们觉得“应该及时止损”却做不到的点。不知道看到“大家都有这些纠结”能不能给你带来一点安慰。或者,和上面提到的无法止损原因对比起来看,对号入座一下,或许能给你解决问题提供一些最初的帮助。

小而闹心的困扰:

  • 去排网红餐厅的队,一小时之后发现自己前面刚从 200 桌变成 100 桌,觉得那还是再等一小时吧不然白来了;
  • 终于排进餐厅之后发现顾客们桌上的菜看起来并不是菜单上那么回事,性价比也不怎么样,但服务员把柠檬水都上了,这时候走感觉不太好;
  • 在电影院看到还剩半小时的时候有点忍不下去了,想到跟朋友们都说了自己要去看这部影片,回头被问起评价来,还是看完更好交代一点;
  • 不好推脱所以参加了没话找话的小学同学聚餐活动,结果菜还没吃完,组织者就开始安排下半场 KTV 并拿出手机预定,还招呼大家“都去啊”,简直不知道如何开口找借口回家;
  • 买了个新游戏,刚充完钱就不想玩了,遭到室友嘲笑之后决定还是把充值给花完再说。

实际上,这些你眼中的烦心事在别人看来可能属于“多大点事儿”这个级别,所以“别把别人的看法想得太严重了”足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毕竟大型难题没法解决,不如让自己在小问题上开心一下。再不行的话,拿看电影这件事来说,看不下去的时候偷偷瞄一眼影评网站的评分给自己提供一点“现在就走”的心理支持,或者回家找点详细剧透以便日后和朋友讨论剧情的时候信口拈来,也比在那儿坐立不安地熬完时间要好。

不大不小的日常损失:

  • 旅行策划了一半,觉得这个地方可能不太好玩,但已经没有时间和心情再选一个新地方了;
  • 大老远出国玩一趟,来都来了,好不好玩都总得再花钱买点特产带回去;
  • 买了件不是特别合身但勉强能穿的衣服,退货太麻烦,决定忍着穿下去;
  • 业余学了些技能,学完之后发现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到,但时间都投入了,还是会继续考证别让自己学完这些就忘了;
  • 公司领导要推一个项目,所有参加者都觉得不可能有什么产出,但没人敢明说投入的资源都打了水漂,所以大家还在一天天照着“假装这个项目能成”的方式继续工作。
生活中有各种有趣的“沉没成本”

在这些事情上,事先学会判断“这到底是不是沉没成本”比较重要。比如多看点旅行攻略,在购买长期健身卡之前在家坚持运动一个月预判自己办完健身卡之后会是什么状况,买衣服之前别忘了看买家秀,在工作中评估一下项目发生奇迹和自己找到下家的哪个可能性更大什么的。

大型人生难题:

  • 在一线城市工作几年了,实际上想清楚了自己更喜欢回到家乡买得起房子陪得了父母的生活,也有还不错的机会,但是要走的时候突然觉得,再等一等单位就能给办户口了,为什么要放弃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东西;
  • 和女朋友到了要讨论结婚事宜的阶段,其实双方都不是很确定要不要继续走下去,但过去为了维系感情的付出又不肯放弃,既然并不讨厌彼此,就继续吧;
  • 婚姻生活并不快乐,但每次吵完架都会互相抛出一句“还不是为了孩子将就过着”,其实并没有人跟孩子交流过 ta 的真实想法;
  • 从大一到大四都在质疑当时看分数选的这个专业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但每次有了转专业、转行机会的时候又会对自己说“过去几年不是白学了”“怕是我还没转行,一直在做本行业的同窗同学都该升职最后只能劝自己“学一行爱一行才是正道”。
生活中有各种有趣的“沉没成本”

我们发现人们生活中的常见“个人问题”不外乎婚姻、职业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这些,而纠结的点又都逃不掉上面提到的这些沉没成本。其实挺多纠结的产生原因是,人们把生活过成了一场生意,怎么选都会为无法预料的风险纠结,意识到“你没法两边的好处都得到”,或者想清自己能接受的底线,也许会帮你坚定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