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美學“意象”理論的發展譜系及理論構建

<strong>摘要:20世紀中國美學對"意象"範疇的研究經歷了理論自由、理論潛行和理論自覺三個時期。80年代之前,"意象"是作為西方舶來品被認知的,"意象"研究的理論自覺期肇始於80年代初,在世紀末的後二十年中呈現出兩種趨勢:本體性建構和中西對話。就前者而言,"意象本體論"成為研究者的理論旨歸,這一過程中本體建構與意象泛化同時發生,以獲得現實話語權為目標。就後者而言,西方思維方式、研究方法、美學潮流都在意象研究中發揮作用,意象在比較美學視野下艱難突圍,但"意象"之"象"卻被抽離,從而前景黯淡。相較之下,第一種趨勢使意象成為古代文論現代轉化過程中最為成功的案例。

<strong>作者簡介:韓偉,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論、文藝美學研究。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

(來源:《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0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