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參與關閉整治小煤礦紀實

前不久,哈爾濱下了入冬以來第一場大雪。這一天,黑龍江省雞西、雙鴨山、七臺河、鶴崗四市檢察院和雞西市恆山區、集賢縣檢察院同時對小煤礦關閉整治工作中6起公益訴訟典型案件進行檢察建議公開宣告,並以視頻的形式傳到了全省三級檢察機關。

“我們能不能一起把這些礦主召集起來,給他們講一講環保問題?”宣告結束,鶴崗市環保局副局長高佔峰沒走,和鶴崗市檢察院一位副檢察長留到了最後,研究下一步怎麼把檢察建議落到實處。

這邊,參與七臺河小煤礦關閉整治工作的哈爾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孫長國和專班成員於建楠參加完宣告儀式後驅車返回哈爾濱。由於下雪,全城大堵車,孫長國選擇棄車,步行五公里回單位處理工作。

“走在冰天雪地裡,回想的卻是幾個月前的酷暑,我們的幹警頂著烈日,也是這樣一步一步丈量每個小煤礦。”孫長國不禁陷入回憶。

新雪遍地,溝壑掃平。黑龍江全省檢察機關參與關閉整治小煤礦,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決心與行動,同漫天大雪一樣不可阻擋。

<strong>“要搞,就要解決問題”

“我們這裡有四個‘煤城’。”採訪中,大家都把雞西、雙鴨山、七臺河、鶴崗四市稱為四煤城,這幾個城市小煤礦也最多。據媒體報道,2018年以來,黑龍江省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多發,很多小煤礦存在安全隱患和環境汙染問題。現有年產能15萬噸以下的小煤礦數量佔全省煤礦數量近60%,其統計上報煤炭產量只佔全省煤炭產量的10%左右。

加快落後煤炭產能淘汰退出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近年來,在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國家戰略佈局下,黑龍江省不斷整治小煤礦,但由於各地情況複雜,仍然屢禁不止。

2018年2月12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開展依法打擊和重點整治煤礦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各省成立專項行動小組,在2018年組織開展依法打擊和重點整治煤礦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闖過整治小煤礦這道‘坎兒’!”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說。

事關國計民生,在爬坡過坎的路上,檢察機關能做什麼?如何為政府分憂?2018年6月初,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黑龍江調研時與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會談,張慶偉提到了小煤礦整治中遇到的困難,希望檢察機關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協助省委省政府整治小煤礦。張軍當時表示,檢察機關在此項工作中要有所作為。

省委省政府有需求,張軍檢察長有指示,“要搞,就要解決問題!”黑龍江省檢察院檢察長高繼明堅定表態。

6月7日,黑龍江省政府召開“落實煤礦安全生產責任、部署淘汰煤炭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專題會議”,併成立黑龍江省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除了省紀委監委、省煤管局等單位,檢察機關也是成員單位之一,要求檢察機關以四煤城的公共安全作為公益訴訟重點,發揮法律監督職能。本次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四煤城年產量15萬噸以下等整治範圍內的小煤礦數量為387個。

<strong>4個專班130人的隊伍

很快,檢察機關就有所行動。以公益保護為切入點,黑龍江省檢察院成立了小煤礦關閉整治公益保護法律監督工作領導小組,高繼明任組長,要求從公益保護調查的方向切入,抽調精幹力量,依法行使檢察權,迅速開展小煤礦關閉整治公益保護法律監督工作。

6月27日,工作實施方案也確定了,由哈爾濱市檢察院、大慶市檢察院、黑河市檢察院、黑龍江省檢察院哈爾濱鐵路運輸分院各組成工作專班,分赴四煤城開展調查工作。

“從開始到完成部署,僅用了一週的時間,四個地市共抽調幹警130人。”黑龍江省檢察院偵監處處長曲立新告訴記者。

這130人的隊伍不一般。

“考慮到四煤城情況複雜,牽涉多方利益,我們採取了異地用警的方式。”高繼明介紹,各地在抽調專班人員時,既有民行部門的幹警,也把之前從事反貪工作,經驗豐富、沒有轉隸的同志納入隊伍。“發現問題和審查問題不是一回事,我們是要發現問題,要有調查意識。”

儘管如此,擺在130人面前的還有一個大問題。辦案行,煤炭領域專業知識不行咋辦?

6月28日至30日,省院組織了對130名參戰幹警的崗前培訓,邀請省內煤炭行業專家集中授課,同時為每個專班配備一名專家。開採、掘進、機電、運輸……原本都是煤炭行業的“小學生”,通過充電,大家對開採煤礦的各個環節都不再陌生。

除此之外,省院還聘請了省委黨校教授給大家講黨課,學習黨員幹部處分問責條例。“打鐵還需自身硬。”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黑龍江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坤明表示。4個專班在異地調查期間,嚴格遵守紀律,食宿均為自理,除工作外不與任何外部人員接觸。

7月15日前,專班全部完成進駐工作,龍江大地拉開了檢察機關參與小煤礦關閉整治工作的序幕。

<strong>近100個日夜的奮戰

時間緊,任務重。剛剛進駐四煤城,各個專班就遇到了各種困難。哈爾濱市檢察院組成的35人專班負責七臺河市的小煤礦整治工作,整治範圍內小煤礦有136個,數量最多,安全生產問題最複雜。

進駐七臺河不久,調查組就遭遇了“下馬威”。調查組駐地所在酒店這幾天突然天天爆滿,常有豪車停在外面。是否是“煤老闆”前來探聽虛實?孫長國帶領專班頂住壓力,一邊加強保衛工作,一邊抓緊開展調查。

調查初期,四個專班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找不到煤礦所在地,無從下手。記者瞭解到,小煤礦一般比較隱蔽,都在深山老林中,靠導航和地圖很難找到。

靠自己力量很難突破,調查組調整思路,把目光轉向外圍,會同對煤礦情況瞭解較多的國土部門,組成7個聯合調查組,對136個小煤礦逐個實地踏查。國土部門的大力支持為前期調查工作提供了關鍵保障。

進駐第5天,調查組便完成了對每個煤礦的實地測量和定位,同時對每個煤礦的外觀、井口、煤矸石堆放等進行了拍照和記錄,形成136份《調查工作紀實》,掌握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當時正值7月酷暑,烈日當頭,調查組人員拿著測量儀器一步步走完了所有小煤礦。不僅有實地測量,GPS、無人機等高科技設備也為四個專班的調查提供了科技支撐。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小煤礦存在煤矸石肆意堆放、非法佔用土地、汙染環境等問題。”孫長國說,前期調查也為後期確定各職能部門以及政府機關的責任奠定了重要基礎。

對於煤炭行業的外行人來說,不瞭解井下如何作業,就談不上對井下安全設施等問題的把握。孫長國聯繫了當地較大規模的國企七煤集團,帶領全組人員深入地下800米的礦井,當了一回“礦井工人”。

調查組通過實地踏查,從相關部門調取工商檔案、復產復工檔案、煤礦電力消耗等信息,彙集大量數據材料,共計5000餘份,8萬餘頁,一比對就發現了問題。

“一些煤礦表面是關閉的,但是其電力消耗依然很大,表明這些應該關閉的煤礦依然在偷偷運作。”孫長國告訴記者,調查中還發現,136個煤礦中,119個沒有環評報告,帶來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七臺河桃山水庫曾經是飲用水源地,但在水源地保護區卻有五個煤礦。

黑龍江省檢察院哈爾濱鐵路運輸分院專班負責鶴崗市的小煤礦關閉整治工作。在他們臨時建立起來的辦公室,一整面牆都貼滿了各種數據和表格,橫向、縱向分析,從中查找問題。

哈鐵分院副檢察長杜文勝也是專班組長,他告訴記者,從當地興星煤礦的企業安全生產費用使用數據中,發現僅有的1萬元安全生產費用也被用來吃飯、消費。

小煤礦存在的問題不少,折射出來的是管理部門的問題。開採必備的開礦許可證只有三年期限,到期之後要辦理延期,否則視為無效。調查過程中七臺河專班發現60餘個小煤礦許可證有效期斷檔、過期,但是一個也沒停工,反映出了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

從部署工作到異地調查,工作異常艱苦,130名專班人員全程衝在前方,克服病痛,從不叫苦叫累。9月底,調查工作基本結束,四個專班陸續撤出四煤城,繼續後續工作。

<strong>2.5萬份資料652本案卷

調查過程中,高繼明先後三次向省委省政府彙報工作。張慶偉先後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檢察機關梳理出一批失職瀆職問題線索,對刑事犯罪行為嚴格依法辦理。

按照省院“一礦一卷、一部門一卷、一案一卷”的要求,四專班共審核有關文書資料2.5萬多份,結合調查取證,形成卷宗652卷。

這其中就包括8個監管領域涉及的相關單位及公職人員違法違規的157件卷宗和涉嫌職務犯罪的5件問題卷宗,以及涉嫌刑事犯罪的14件問題卷宗。

隨後,黑龍江省檢察院舉行了卷宗移送移交儀式。儀式現場,652本卷宗整整齊齊碼了一面牆。相關的煤礦管理等部門也都到場,檢察機關將違法違規問題卷宗和涉嫌犯罪問題卷宗分別向紀委監委和公安機關移送移交。“你們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線索啊!”紀委監委有關同志說。

“監管失職問責、犯罪行為打擊、公益損害恢復,是檢察機關在這次行動中聚焦的三個層面。”張坤明表示,整治小煤礦要打好三位一體的組合拳。

對於監管失職的問責,在調查過程中,專班採取向相關行政部門發送問題確認函的方式,提前溝通,允許對方抗辯,多個行政機關負責人主動與檢察機關溝通,最終形成針對該部門的問題清單。不少單位在調查、溝通過程中就已經積極整改到位。8月15日,七臺河市建國煤礦就炸響整治小煤礦第一炮,徹底關閉。截至目前,部分小煤礦已徹底關閉,剩下的均在積極整改中。

移交的涉嫌犯罪刑事案件線索中,哈鐵分院負責的鶴崗市幾乎佔了一半,共有6件。據專班成員於廣益介紹,其中包括涉嫌詐騙、非法運輸爆炸物、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等案件線索。檢察機關同時啟動了立案監督程序,監督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

為使公益損害得到儘快恢復,檢察機關針對國土、環保、林業等監管部門不依法履職的6件典型案件開展公益訴訟。如何提升檢察建議的剛性?省院檢委會多次討論,隨後,黑龍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建議宣告、公告的規定》,6起案件進行了全省統一集中宣告,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人士參與。

<strong>只為一件事

“彰顯法律權威,探索司法實踐,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王文濤對檢察機關工作表示肯定。

“目前煤管局在工作中確實監管壓力大,監管力量薄弱,監管執法檢查方式單一。”七臺河市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局長於普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檢察機關的介入,對煤礦企業起到了震懾作用,也使自身認真查找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提升監管執法水平。

關注此事的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大眾友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馬清輝表示,多年難啃的“硬骨頭”被啃下來了,檢察機關敢於直面問題,敢於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履行了法律監督、公益保護職責。

“公益訴訟詞兒是新的,事兒是新的,理念也是新的。”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聞明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文明是個法律內行人,在他看來,檢察機關從公益保護的角度切入,發揮職能作用解決多年來的小煤礦整治問題,體現了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政治擔當和責任擔當,以公益保護之風,開創了檢察機關助力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以宣告為界限,接下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公益訴訟效果。”高繼明表示,整個過程中黨委政府給予檢察機關莫大支持,這也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