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方面的感統失調,是孩子社交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這3方面的感統失調,是孩子社交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上篇文章說了孩子社交困難的原因,本篇繼續深究孩子不合群更深層次的內部原因,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發展不足。尤其是以下三大方面的感統失調,是孩子遇到社交障礙的最主要原因!

<strong>第一方面:觸覺功能失調

不管是家長的過分溺愛,還是過度限制,還是家庭缺乏溫暖親情,都特別容易導致孩子無法獲得足夠的觸覺刺激,而孩子觸覺學習不足,很容易出現觸覺敏感,或者是觸覺遲鈍的失調現象,其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膽小,愛哭,粘人,情緒暴躁,或情感冷漠等,如此,當然不利於他們與小朋友的友好相處了。

所以,對於不合群的孩子,有關觸覺的感統訓練,尤其是觸覺按摩訓練,絕對是不可少的。而有關觸覺按摩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項等內容,詳見老嶽“觸覺按摩訓練教程”!

這3方面的感統失調,是孩子社交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strong>第二個方面:語言發育障礙

語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只要孩子在語言的發展上出現障礙,那麼,他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就必然會遇到困難。

  • 比如,因為家長過分溺愛,平時吃流食太多,缺乏口腔鍛鍊的孩子,說話不清楚不流利,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棄和抱怨,自然會變得自卑內向,不敢走向群體。
  • 又比如,孩子活動空間受限,缺乏豐富的速度與位移不斷變化的活動,很容易在前庭功能的發展上遇到障礙,而前庭是大腦的門檻,主要負責為大腦提前過濾各種感覺信息,包括來自聽覺的語言信息,所以,前庭功能不佳,孩子在處理語言信息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混亂,導致孩子答非所問,廢話多,不能及時找到合適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等,如此,當然也會更容易與小朋友發生誤會、矛盾和摩擦。

所以,對於不合群的孩子,有關語言的感統訓練也是萬萬不能少的,至於訓練的方法,在前面的很多文章中也已經有了非常多的介紹,所以,提醒各位家長,該回顧老嶽“歷史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回顧哦。

這3方面的感統失調,是孩子社交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strong>第三個方面:本體覺發展不佳

本體覺是自信心和創造力的根,孩子只有經過大量的後天鍛鍊,將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不斷提升,才能在小朋友中間會玩,在課堂上會學老師講授的內容,每天自信滿滿地面對周圍所有人。

但是,還是上面說到的,因為家長的錯誤帶養方式,導致很多孩子從小就缺乏攀、爬、滾、蹦、跳的大運動訓練和捏、摳、擰、夾等精細動作訓練,孩子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做不好,在和小朋友進行集體活動的時候經常出錯和拖後腿,甚至招致小朋友的抱怨,當然很容易失去自信,變得畏縮,不敢再和大家一起活動。

不過也幸好本體覺是後天鍛鍊的結果,只要在孩子大腦網絡固化之前,也就是12歲之前,多讓孩子進行本體覺方面的訓練和遊戲,幫助孩子的本體覺能力逐漸提升,幫助孩子逐漸找回自信,孩子不合群的問題也會自然而然迎刃而解。而有關本體覺的訓練方法和家庭遊戲,前面的文章中也有不少,關鍵要看家長有沒有堅持帶孩子認真執行了。

這3方面的感統失調,是孩子社交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總而言之,對於不合群的孩子,以上三個方面的訓練一定不可以少。當然,除了以上三大方面的訓練必不可少以外,家長還要注意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避免因為自己錯誤的帶養方式,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造成錯誤的引導。

<strong>尤其以下這六點,一定要做到:

<strong>第一點:家長要以身作則,尊重他人,與他人友好相處,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與人交往;

<strong>第二點:家長改變教養方式,不要過分溺愛孩子,當然,也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

<strong>第三點:為孩子營造輕鬆愉快的家庭生活環境,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溫暖;

<strong>第四點:注意孩子規則感的培養,不要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滿口答應;

<strong>第五點:開拓孩子的視野,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玩耍,鼓勵孩子參與其中;

<strong>第六點:著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清晰地表達自己。

這3方面的感統失調,是孩子社交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育官,父母智,則兒女智。只有父母堅持科學育兒理念,善於運用正確的感統訓練方案,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健康,快樂,陽光,自信的成長,真正幫助孩子走入群體,而又在群體中卓爾不群!

最後再補充一點,如果你感覺前面課程中的訓練方法不夠系統,對你的孩子沒有很好的針對性,或者你感覺前面的那些訓練方法你的孩子已經失去新鮮感,不再感興趣,那麼,你也可以加入老嶽講感統的父母家庭感統訓練指導班,獲得更有針對性,更有趣味性的家庭感統訓練方案,幫助孩子穩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