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穩定報告首提加密資產,未來監管將繼續收緊

央行金融穩定報告首提加密資產,未來監管將繼續收緊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小組11月2日發佈了2018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首次將加密資產相關領域風險及防範問題作出專題分析。

報告認為加密資產相關領域已經成為中國金融業穩健性的構成部分,但由於缺乏監管,加密資產相關領域投機色彩濃厚,存在無序發展、易被違法犯罪活動利用、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等問題,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針對這一風險,我國相關部門持續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及時清理整頓代幣發行融資和加密資產交易平臺業務。下一步,我國應持續開展研究監測,著力推進業務整治,強化投資者保護與教育,推進國際合作。

這預示著我國對加密資產領域的監管方向將不會改變,要將防範該領域的風險作為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一個部分來對待,未來監管還將收緊。

現狀:加密資產無序式爆發

專題分析首先強調了我國加密資產相關領域在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得到迅猛發展,不僅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資產受到廣泛關注,還催生了眾多加密資產交易平臺,以及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等新型融資模式。根據統計,截至2017年7月18日,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達65個,相關項目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累計融資規模約合人民幣26.16億元,佔全球同期總規模的20%以上。

火爆的市場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加密資產的種類、價格及交易平臺數量均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但這種在新興技術刺激下的爆發式增長是無序發展,整個市場投機色彩濃厚。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這給洗錢、恐怖融資等犯罪活動帶來便利,欺詐發行、莊家控盤等問題損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等風險也值得警惕。

監管:將加大清理整治力度

為此,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深化監管行動,從已經實行的監管政策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持續警示比特幣風險、對加密資產交易平臺開展檢查、清理整頓代幣發行融資及交易平臺。

早在2013年12月,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提出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等一系列要求。相關部門利用多種渠道,多次警示比特幣風險。

2017年1月,人民銀行有關部門牽頭對比特幣、萊特幣交易平臺開展了現場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超範圍經營、涉嫌市場操縱、違反反洗錢制度、資金安全隱患等問題。同時,敦促相關單位對照法律法規開展自查和清理整頓。

央行金融穩定報告首提加密資產,未來監管將繼續收緊

2017年9月,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叫停代幣發行融資,並要求交易平臺限期關停。

中國人民銀行認為我國一些列持續的監管政策初步遏制了加密資產相關領域的風險,但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形態多變、轉移迅速,仍存在違規業務“出海”運營,利用代投、代充手段進行詐騙、變相ICO等問題。

對此,報告建議我國相關部門未來繼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協調各個監管部門,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對新出現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嚴厲打擊。另一方面報告還建議相關部門要做好投資者保護與宣傳教育,採取多種形式明確揭示風險,強調風險自擔。

央行認為我國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對加密資產領域的潛在風險均予以高度關注和持續揭示。隨著加密資產規模、影響和風險的擴大,未來監管政策相應呈收緊趨勢。下一步,我國相關部門還將考慮通過國際合作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應對加密資產領域的風險與挑戰。

央行發佈工作論文:區塊鏈不會對金融體系產生顛覆性影響

11月6日,央行官網發佈《區塊鏈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工作論文。

文中既指出了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分類和應用場景,也指出了區塊鏈技術的不足。論文表示,對待區塊鏈技術,不能誇大或迷信,要立足於實際情況。此外,文中還提及,目前區塊鏈投融資領域泡沫明顯,投機炒作、市場操縱甚至違規違法等行為普遍,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防範金融風險。

論文第一作者正是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

<strong>區塊鏈內的去信任環境不能延伸到鏈外

說到區塊鏈,不能不說Token、智能合約和共識算法。論文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區塊鏈的功能,從Token、智能合約和共識算法三個角度歸納出目前主流區塊鏈系統採取的“Token範式”,並給予經濟學解釋。

其一,Token是區塊鏈內定義的狀態變量,具有若干類似貨幣的特徵。區塊鏈內Token交易無需依靠受信任的第三方機構,但區塊鏈內這種去信任環境不能延伸到區塊鏈外。一旦脫離Token交易等原生場景,區塊鏈要解決現實中的信任問題,往往需要引入區塊鏈外的可信中心機制予以輔助。

其二,智能合約是運行在區塊鏈內、主要對Token進行復雜操作的計算機代碼,可以實現Token的定義、發行、銷燬、轉讓、抵押、凍結和解凍等功能,但無法確保區塊鏈內債務的履約,也很難處理不完全契約。目前區塊鏈內有限的運行環境,使得這類代碼遠沒達到智能階段。

央行金融穩定報告首提加密資產,未來監管將繼續收緊

其三,共識算法針對與Token的狀態和交易等有關的信息,並保證了這類信息的真實準確。但區塊鏈內與Token的狀態或交易等無關的信息基本不屬於共識的範圍。特別是,區塊鏈外信息寫入區塊鏈內,只意味著這些信息全網公開且不可篡改,不能提升這些信息在源頭的真實準確性。目前也沒有去中心化預言機能真實準確地將區塊鏈外信息寫入區塊鏈內。

<strong>區塊鏈的4類主要應用方向

基於“Token”範式,論文分析了區塊鏈的4類主要應用方向:

第一是無幣區塊鏈。這類應用發揮區塊鏈的公共共享賬本功能以提高勞動分工協作效率,不直接涉及產權和風險的轉移,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證區塊鏈外信息在源頭和寫入區塊鏈環節的真實準確性。聯盟鏈因為僅對授權節點開放並依靠現實世界的約束,比公有鏈更適合這類應用。

第二是以非公開發行交易的Token代表區塊鏈外的資產或權利,以改進這些資產或權利的登記和交易流程。但Token在物理上只是一段代碼,Token是否對應著區塊鏈外的資產或權利,以及Token的狀態和交易是否對區塊鏈外的現實世界有約束力或影響力,取決於區塊鏈外的的法律和制度是否賦予Token以超越區塊鏈的內涵。

第三是以公開發行交易的Token作為計價單位或標的資產,但依託區塊鏈外的法律框架的經濟活動。因為很難根據基本面準確評估Token的內在價值,這類應用只能參考Token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但Token價格往往表現出高波動性,限制了這類應用的開展。

第四是用區塊鏈構建分佈式自治組織。這方面至今沒有廣受認可的成功案例,主要受制於以下障礙:公有鏈的物理性能不高,支撐不了大規模交易;智能合約的功能短板;Token價格的高波動性限制了Token作為支付工具和激勵手段的有效性;加密經濟學模型設計不合理。

<strong>區塊鏈不會對金融體系產生顛覆性影響

論文指出,總的來說,目前真正落地併產生社會效益的區塊鏈項目很少,除了區塊鏈物理性能不高以外,區塊鏈經濟功能的短板也是重要原因。應在持續研究和試驗的基礎上,理性客觀評估區塊鏈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於將來,文章建議:

一是不要誇大或迷信區塊鏈的功能。這些年的行業實踐已經證明一些區塊鏈應用方向是不可行的。特別是,現代金融體系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各種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只要有助於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以及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便利性,就會融入金融體系。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項技術創新對金融體系產生過顛覆性影響,區塊鏈也不會例外。加密貨幣供給沒有靈活性,缺乏內在價值支撐和主權信用擔保,無法有效履行貨幣職能,不可能顛覆或取代法定貨幣。區塊鏈的匿名特徵反而會增加金融交易中反洗錢(AML)和“瞭解你的客戶”(KYC)的實施難度。但也要看到,我國的一些國情提供了實踐區塊鏈的機會,比如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有助於緩解我國票據市場分散化的問題。

二是區塊鏈應用要立足實際情況,不要拘泥於一些過於理想化的宗旨。比如,用科技來替代制度和信任是非常困難的,在很多場景甚至就是烏托邦。再比如,去中心化與中心化各有適用場景,不存在優劣之分。現實中完全的去中心化和完全的中心化場景都不多見。很多區塊鏈項目從去中心化宗旨出發,但後期或多或少引入了中心化成分,否則就沒法落地。比如,區塊鏈外信息寫入區塊鏈內,往往需要一個可信任的中心化機構,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

三是目前區塊鏈投融資領域泡沫明顯,投機炒作、市場操縱甚至違規違法等行為普遍,特別是涉及公開發行交易的Token的項目。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防範金融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