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贾敬是贾府出场最少的一个重要角色,除了除夕祭祖一回,关于贾敬的信息大多是从他人口中表述出来,给贾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关于贾敬,围绕着无数谜团,比如贾敬是进士出身,最后为何却选择去修仙问道;比如贾敬身为一个宁国府最长者,在族中拥有至高的威望,为何每次提及贾敬府中的人都有不尽的揶揄,丝毫没有恭敬的意思?更令人不解的是,秦可卿的曲子里为何有贾敬的名字?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见到秦可卿的曲子: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前面的话很好懂,即是秦可卿因为自身的月貌风情政委贾府败落的一个因素,而箕裘颓堕的意思则是先辈的事业颓废衰败,恰恰是因贾敬开始。可是红楼梦开篇时,贾敬已经在城外的道观修仙问道了,到底贾敬做了什么,作者要如此对他横加指责?为此,很多人认为贾敬突然摒弃爵位、功名、富贵前去道观,正是因为做了一件不光彩事。

关于贾敬的出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挑几个看看有无可能.

贾敬与秦可卿

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据一些红学家所言,《红楼梦》的前身《月光宝鉴》里,秦可卿是贾珍的爱妾,却被贾敬据为己有,事情败露后父子反目,贾敬只能选择逃往道观。在《红楼梦》中,在众人口中贾敬就是一个“神仙”,贾敬生日不到场,凤姐笑称其“心到神知”,巧的是秦可卿带宝玉至房中休息时,曾说到自己的房屋“大概神仙也能住的”。所以断定贾敬与秦可卿有染,而贾敬才是那个爬灰的人。

对此小编表示不敢苟同,毕竟曹公虽然在五次增删过程中力有不逮,有多情节有所遗漏,但是秦可卿此人是其浓墨重彩塑造的“情可轻”,而在红楼梦里,秦可卿已被写为贾蓉的媳妇,断没有爷爷染指孙媳妇的理。再者书中被称为神仙的还有甄士隐、张道士,难道秦可卿都会与其有关不成?

贾敬与尤氏

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因为贾敬死亡时,作者用的回目为“独艳理亲丹”,很多人认为贾敬与尤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作者为何安排尤氏一人独理贾敬丧事?而且用了一个“艳”字,毕竟当时除了尤氏,宁府还有很多旁系。所以很多人认为尤氏原是贾敬的小妾,因其与贾珍私通被贾敬发现,才赐了贾珍,而后父子不和,贾敬心灰意懒便逃离了贾府这个是非之地。而尤氏在被惜春怒怼时,更是“因心里有病”才选择沉默。

那么这个理由有可能吗?小编还是不能苟同,毕竟以贾敬晚年还能和贾珍的母亲生下惜春来看,贾敬应该是专情的,不会因为一个尤氏愤怒出家,而尤氏犯下此错,也不会被贾母等人待见。

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strong>此外更有一些影射说,比如称其影射雍正,理由是:

其一,雍正喜欢住在城外的圆明园,而贾敬喜欢城外的玄真观;

其二,雍正偶然便召集道士开法会,贾敬则喜欢在道士堆里胡闹;

其三,雍正死前毫无征兆,贾敬亦是,下人来报时众人吓道:“好好的并无疾病,如何就没了?”,而下人报丧时用的是“宾天”,此词一般用于称呼皇帝死亡。

当然,还有一些影射顺治、嘉靖的说法,但与我们讨论贾敬出家原因并无太大关联。其实非要个理由,<strong>小编觉得便是贾敬对生活已失去了基本的兴趣。

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贾敬的人生实在太过顺利,原本是贾代化的次子,论理这爵位与自己无缘了,可是他哥哥早逝,贾敬便顺理成章袭了爵位。更可怕的是贾敬虽然有了爵位,可人家还是很有追求,试图想通过科举让贾家这武荫世家转为书香世家,用功考中了进士,试想范进中了举人便癫狂如斯,更别提进士的分量了,所以贾敬读书的天分也太高了。当然可能也有贾代化对其鞭策的作用,据赖么么说过,贾代化审儿子竟是审贼,所以贾敬年轻时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如此,贾敬在很年轻时就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也不能完成的事,他的出身、他的功名、他的富贵都圆满了。可是人生却是在求之不得中孜孜不倦的,贾敬已经无甚可求,也就再也没有可以让他喜悦的事,那种望穿秋水后的热泪盈眶他再也无法拥有,有人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而贾敬已然是在无聊阶段,因为没有努力的目标,没有奔头。所以他决定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就是修仙问道。

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而贾敬早早将爵位让与贾珍后,因无人管教,贾珍便将宁府闹得天翻地覆,私通秦可卿、养娈童、喝酒赌博样样都来,这都是贾敬没有尽到教导后辈的责任,所以才称宁府的事业是从贾敬开始败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