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咬到舌頭,是想吃肉,還是要生病呢?

“吃東西咬到舌頭,是因為嘴巴饞了,吃點肉自然就會好。”有多少人被爸媽這樣“安慰”過?

<strong>咬到舌頭為什麼這麼痛?

不小心咬到舌尖或者舌頭側面的肌肉時,痛感尤為明顯,有時甚至會讓人產生痛到落淚的感覺。

國外雜誌刊登了一位牙科醫生的解釋:在人體最強健的幾處肌肉中,口腔內的嚼肌、顳肌和翼內肌名列前茅。這些肌肉可帶動牙齒咬合,分別對門牙和後面的磨牙產生很大的力量。

當這些力量因為嘴巴一時“開小差”,沒有順利作用在要咀嚼的食物上時,你的舌頭或舌側肌肉就可能要承受這種不可描述的痛。

<strong>人為什麼會咬到舌頭?

除了吃飯時偶爾注意力不集中,“咬舌頭”這個看似無意識的動作,可能還隱藏了一些健康問題。

<strong>01

<strong>咀嚼習慣不好

如果牙齒和口腔都正常,卻常咬到舌頭,最好慢慢糾正咀嚼習慣,讓舌頭去適應口腔節奏。比如減慢咀嚼頻率,吃飯時專心一點。

<strong>02

<strong>有口腔問題

如果口腔有牙齦炎、齲齒等,就會有偏側咀嚼的習慣;口腔潰瘍時,也會有意識避開疼痛區域。

如果裝了義齒,常出現咬舌頭的情況,可能是咬合有問題,應請牙科醫生檢查。

<strong>03

<strong>中風前兆

如果老年人吃飯經常咬到舌頭或者腮幫子,要格外小心中風。因為中風,也就是腦梗塞或腦出血,會損傷支配舌頭或咀嚼肌運動的神經,使口腔和舌頭不能靈活運動,就容易咬舌頭。

如果發現老人最近常咬舌頭,還伴有頭痛、行走不穩、言語不清等,就要提高警惕、趕緊就醫了。

<strong>04

<strong>神經有問題

如果經常無意識地咬舌頭,而且幾乎每次都咬同一個部分,可能是神經出了問題。比如睡覺時不自主地咬,早上起來發現舌頭疼或某個位置有咬痕。

最好找神經內科醫生做檢查,確認是否患有神經系統疾病。

經常咬到舌頭,是想吃肉,還是要生病呢?

<strong>咬到舌頭了?這樣“自救”

偶爾咬一次舌頭不要緊,但如果反覆咬到同一個地方,產生的口腔潰瘍難以痊癒。

<strong>鍋底香溫馨提示:為了避免疼痛難忍的口腔潰瘍,需要做到這幾點:

1. 注意消毒和清潔,如有血泡最好彆著急咬破,它自己會吸收消失。

2. 在傷口上塗碘甘油。

3. 吃飯時要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傷口。

4. 吃完之後一定要立刻漱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