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關於明星沒文化帶來的槽點,近期又成為了網上的熱議話題。

自從張愛玲的《第一爐香》宣佈開拍以來,女主角葛薇龍的選角就頗受外界關注。

早前便有小道消息稱女主角花落馬思純,直到正主在微博發了一篇《第一爐香》讀後感,疑似默認出演一事: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原本接下這樣的劇本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沒想到大v燕公子在微博上諷刺馬思純“把哈姆雷特堪稱哈利波特”: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本來呢,這就是微博大v吐槽明星沒文化,這事微博上發生過不止一次。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靳東老師說諾貝爾數學家的時候被嘲過(據說燕公子還被靳東拉黑了),關曉彤因為能解一元二次方程被娛樂圈誇學霸的時候微博上也笑話過……但是這次,馬思純親自回覆了。

馬思純很不服氣,直接在下方評論區懟了回去。我總結一下,馬思純表達的是:讀後感一定要跟這本書有關嗎?我寫我的讀後感,不關你事。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我大致看了一下馬思純的微博。這個微博寫得怎麼樣我就不做評價了,文字說很爛倒也不見得,就很像那種營銷號——“星座經典語錄”、“女人晚安心語”裡發的——除了跟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實在是扯不上什麼關係。

可能也是因為最近實在是沒什麼新聞,所以這件事情才上了熱搜。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馬思純對假語錄的回應)


《沉香屑第一爐香》就明顯不是一個只關乎愛的劇本,但凡看過情節梗概的人都能大概看出,這是一個描述人性的貪慾如何使人上癮,如何使人出賣自尊自甘墮落沉淪的故事;

除了愛,還有很多複雜的東西。人的貪慾、懦弱、虛榮、迷戀……如果只從《沉香屑第一爐香》裡看到葛薇龍為了愛人卑微地去做交際花,那就有點太浪費張愛玲了。

馬思純的讀後感,顯然有些文不對題,不是說“不能這麼解讀”,就是類似於,你看別人拿上好食材去做快餐,難免覺得有點可惜。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明星犯再低級的錯誤,粉絲都會忙不迭替他開解的。

我甚至還看到一個稀奇古怪的誇馬思純的點,說“她估計是接了第一爐香裡的角色,要演葛薇龍,作為一個女明星,還很認真地看原著寫讀後感,已經很敬業了。”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當然我相信馬思純是真的看了然後寫了讀後感。

雖然她微博上大批的粗製濫造的張愛玲語錄,但我相信她是真的看了,是因為看了再寫結果被嘲笑了才會那麼生氣。但這個觀點……還是讓我……真實的唏噓。

粉絲看明星,那肯定是崇拜、仰視混合心疼,再加之年紀小,願意為偶像出生入死買榜單做數據(我不是說馬思純,我是說飯圈普遍現象),所以大v在聲勢上敗給明星太合理了。

所以,當外界指出明星的錯誤時,他們也會堅定擁護“偶像都是對的”: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馬思純是給饒雪漫當書模出道的,她現在發微博也很有“饒雪漫風”,青春、疼痛、甜蜜,馬思純演《左耳》或者演《七月與安生》都演得挺好的——所以我覺得演員自己的生命體驗還是有用的。

可是人生不只有青春這一個劇本。

雖說術業有專攻,但娛樂圈絕對是知識水平和收入最不成正比的地方。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明星沒文化不看書這個現象,如果大家都黑不提白不提,就會變成了一件越來越理直氣壯的事情。

這事帶來兩個後果,一是演的戲越來越爛,就是這個人明明只看得懂《霸道總裁愛上我》,你硬要她上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舞臺劇,那她怎麼辦,她只能用《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套路來演。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另一個後果是,他們經常會在公共場合(當然包含微博)說傻話,比如之前

一眾明星力挺蔣勁夫的時候我就想說:

一是這幫明星真的沒有建立起一個正常的是非觀;

二是他們根本不關心輿論,網友已經進步了,但是,我們的明星沒有跟上,連網友都意識到“暴力是不對的,無論是什麼理由”,明星還像初中生一樣滿腦子都只是兄弟義氣。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很多人在罵燕公子,而罵的這幫人,多半都沒有看過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他們可能這輩子接觸張愛玲,主要是通過營銷號上的張愛玲語錄,可能真的這輩子就知道兩句話,一是“愛是不問值得不值得”,二是“塵埃裡開出花來”。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這裡可能會有人提出說,看過張愛玲的小說,值得有優越感嗎?

是這樣的,看過張愛玲小說不足以有優越感,但對著一部分這輩子可能都看不進去張愛玲小說的人,我覺得還是可以有優越感的。

也不是說人生獲得智慧、體驗、美這些只能靠書,但你很難想象一個完全不看書的人,能定定心心從其他渠道獲得這些東西。

有時我也覺得要求明星讀書太苛刻了,你說一個年輕人,那麼忙,又賺那麼多錢,還那麼美,換成你,你也想肆意揮霍,隨便亂搞吧?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靳東訪問的時候說諾貝爾數學家)

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對娛樂圈的男女道德期望放太高,不然遲早是要幻滅的。我也覺得明星在日理萬機的同時還抽空看一本書挺感人的了。

但是問題是,理解歸理解,報應歸報應。

繡花枕頭一包草,註定逃不過花無百日紅的結果。

馬思純快三十的時候看張愛玲看出這樣子的感悟來,沒關係,她還可以演純愛片,那四十歲的時候呢,她演純愛片裡的媽媽嗎?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另外,就是那些覺得馬思純說得挺好的啊,雖然沒看過第一爐香也不打算去看的粉絲,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意識到——這樣子的理解力,能演出什麼樣的片子?

成天說國內電視劇低齡幼齒,這不就是被這些粉絲慣的嗎?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我們說這道蛋糕不是這麼做的,他們站出來,說每個廚師可以對廚方有自己的理解,我們說行吧那你們吃我們就不碰了,最後這個蛋糕端出來,不還是他們粉絲買單嗎?

總之這事就看得讓人挺灰心的。


張愛玲: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思純



本來也沒指望沉香屑第一爐香這種小說在現在的環境裡能拍得好,但沒想到環境能這麼糟。可能一些人已經不需要好東西了。


-END-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