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和打是最重要的問題 軍事知識――軍械與軍需

軍械"一詞是由兵器、器械、軍器、火器演化而來。隨著先進武器、彈藥的發展,軍械的概念逐漸具體化。美軍把"軍械"作為槍炮、導彈、魚雷、炸彈及相關設備的統稱。我軍所說的軍械,是指軍械物資。通常指武器、彈藥、和隨其配套的儀器、器材、備件等。包括軍械裝備:槍械、火炮、彈藥、雷達、指揮儀、觀察器材等;軍械保障裝備:軍械修理工程車、修理方艙、備件方艙、專用檢測儀器、修理和化學試驗設備、軍械倉庫的搬運和自動化管理設備等;軍械保障器材:維護和修理裝備所需的各種材料、零部件、工具、裝護具等。

吃和打是最重要的問題 軍事知識――軍械與軍需

早在古代,亞述帝國提革拉·帕拉薩一世就建立了修理弓、劍和兩輪馬車的部隊。在亞述帝國及後來的古希臘都有軍械庫,負責製造、修理和儲備作戰器具。

我國周代就有司馬的屬官司兵專職掌管兵器。漢朝設考工令負責兵器的製作,設武庫令負責兵器的儲備和管理。隋唐以後設兵部負責掌管全國武官選拔、軍政軍令和兵器等工作。清代乾隆的聖旨中就使用了"軍械"一詞。當時主要是指鳥槍、長槍、地雷、紅夷炮(神威炮、沖天炮)、火藥、腰刀、大刀、短刀等。靖光緒年間,效仿西方國家設立陸軍部,所屬軍實司負責承辦軍械事宜。

17世紀法國軍隊在補給兵站中設立了修理軍械的工廠。俄國於1862年成立軍械總署,成為管理軍械的最高軍械管理機關,並開始建立移動軍械廠。二戰以來,隨著軍械裝備種類的增多,許多國家開始建立軍械保障體系。

我軍在紅軍時期就在中革軍委總經理部設軍械科。各根據地也先後設立軍實或軍械科(股)負責軍械工作。並規定各類武器擦拭保養經費標準,如機槍每月大洋5角、步槍每月大洋5分、山炮每月大洋3元等。抗日時期各部隊普遍設有軍械或軍實部門。解放戰爭時期,各野戰軍後勤部門都設的軍械部,師、團都有軍械科、股。建國後隨著我軍逐步邁入正規化,形成了總部、軍區與軍兵種、部隊三級軍械工作體制。

吃和打是最重要的問題 軍事知識――軍械與軍需

美軍的軍械由陸軍器材司令部、海軍作戰部、空軍裝備器材司令部的有關部門負責,三軍通用常規彈藥由陸軍器材司令部統一採購。美、英、法等國軍隊一般採取招標訂購軍械的方式,由軍隊向有資質的企業公開招標,並和中標企業形成訂購合同,根據需要分為按年度訂購,按批量訂購和單件訂購等。我軍一般採取計劃訂購的方式,並有一整套向國家工業部門訂購軍械裝備和派駐工廠軍代表驗收軍工產品的制度。隨著武器裝備日趨複雜,未來我軍部分軍械訂購將融入軍民融合發展體系建設的大局當中,必將有新的更快的發展。

吃和打是最重要的問題 軍事知識――軍械與軍需

軍需是指軍隊使用的被服裝具、給養、食裝備等物資。通俗地說,就是保障部隊吃、穿、日用等方面的生活。中國古代的"軍需"泛指軍隊所需的各種物品,但主要還是指糧草、衣服等相關的物資。

17世紀法國最先在軍隊設置軍需總監部,隨後歐洲各軍事強國陸續組建軍需系統。我國現代軍需體制始於清朝政府在陸軍部設置軍需司,陸軍軍一級設置總軍需官。民國期間,國民黨軍隊普通在各級設有軍需部門,並開設軍需學校,培養專門人才。

我軍紅軍時期軍需用品匱乏,以被裝為例,當時部隊的被裝品很少,式樣也不統一,有的部隊沿用國民革命軍的服裝式樣,有的部隊自行確定服裝式樣,有的部隊籌措到什麼就穿用什麼。1931年以後,品種才逐漸增多,式樣基本趨向一致,主要有粗布軍衣、軍帽、夾被和紅布做的領章、帽徽,還有面巾、雨具、被包(掛包)、綁帶、米袋、草鞋等品種。

抗日時期,多數部隊又增配了襯衣、棉大衣、棕手套、揹包帶、包袱皮、蚊帳、皮腰帶、茶缸、防塵口罩、 布鞋、棉鞋和醫院用的棕被、 棉襪、血衣等。寒區部隊還配發了皮帽、皮手套、毛(氈)襪、靴粒或毛皮鞋等約30個品種的被裝。解放戰爭時期,逐步發展完善了軍需體制。建國後,在部總後勤部設立軍需部,各大軍區、軍兵種、軍、師、團後勤部門設立軍需部(處、科、股),創辦後勤學校,培養軍需專業人才。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上,我軍將士身著各色迷彩,頭帶凱夫拉頭盔和護目鏡,腳蹬新式陸戰靴,正步走在開安門廣場,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吃和打是最重要的問題 軍事知識――軍械與軍需

曾幾何時,我志願軍官兵因為缺乏禦寒的棉衣,整連整營地凍死在長津湖畔。入藏先遣部隊僅僅因為缺少一幅墨鏡幾乎個個得了雪盲症,已經成為歷史。

隨著國家經濟、科技實力的增長和軍隊建設的發展需要,我軍軍需產品,無論從種類、數量、質量和科技含量都有質的提高,部隊的軍服、被褥、鞋帽、防護裝具,野戰食品、野戰炊事單元和用具等更加實用、耐用、輕便、美觀,我軍也一改以往的形像,成了武裝到牙齒的士兵。目前我軍僅被裝系列,不但種類齊全,而且借鑑發達國家經驗,根據作戰區域進行分類,全軍劃分六個被服裝具供應氣候區(美軍將世界劃分為9個服裝需要區),為熱區(1區)、亞熱區(I1區)、 溫帶區(111區)、 寒區(1V區)、高寒區(V1區)等,以1月份的平均溫為基準,相鄰兩個氣候區溫差大致為10C。

吃和打是最重要的問題 軍事知識――軍械與軍需

未來我軍將會有更多、更好、更科技的軍需裝備列裝部隊,適應不同作戰環境的各軍兵種生存、生活和作戰防護需要的作訓服裝、飲食裝備、野戰食品,滿足部隊執行多種任務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