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2018年12月22日,金山軟件舉辦創立30週年紀念活動,董事長雷軍親赴會場。雷軍在微博透露,當晚現場抽送了30輛小鵬汽車作為大獎。有趣的是,雷軍自己也幸運地中了二等獎,一臺50寸小米電視4C。

必須備註一下,雷軍除了是眾所周知的小米創始人,也是金山軟件董事長。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金山的形象,或許“劍俠”二字頗為貼切。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金山的成長與波折,或許可以說:在堅守正版的路上,金山成為了IT江湖裡的道德底線,並活成了一個“大佬”。

創建於1988年的金山軟件,用30來年的時間,成為了IT和互聯網行業的老字號,和它同時代的諸多企業,早已經消散,而它卻在籌備著讓自己旗下的金山辦公也走上IPO之路。

30年,金山在多次幾乎覆滅的波濤中,如何堅守出一個正版的江湖呢?

<strong>夢想金山,以“一人之力”迎戰微軟的鬥士

1989年9月的某天,國內第一款中文字處理軟件WPS1.0終於問世,與之相伴的還有西山4.03,這成了1988年創立的金山公司的主打產品,也給金山WPS的創立者、當時年僅25歲的求伯君戴上了“中國第一程序員”的光環。

在那個時代,一個程序員便可以創造一個經典程序,王永民的王碼、王江民的KV殺毒、鮑嶽橋的UCDOS。

求伯君研發WPS的過程,也堪稱傳奇:從1988年5月開始,求伯君為了這個WPS,將自己鎖在了賓館,和方便麵結婚,引爆肝炎三次,每次住院一兩個月,在醫生的告誡中,他卻將電腦放在病床前繼續一個人戰鬥……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在那個電腦還屬奢侈品的年代,竟然積累下了2000萬用戶,這在時下PC普及的今天,依然是一個天文數字般的用戶量。

在沒有微軟Word的年代,WPS對中國人來說就是PC的代名詞,批發價2200元,年銷售3萬套,不到30歲的求伯君住進了別墅、開上了豐田佳美。

<strong>然而,金山創始以來的第一次危機出現。

1996年,隨著Windows操作系統的普及,加上WPS一紙和Word通過中間程序相互兼容的錯誤協議,讓微軟撬開了市場。短短一年間,WPS迅速丟城失地。通過各種渠道傳播的Word成功地將大部分WPS用戶過渡為自己的用戶。

早在1993年,求伯君就已經覺察到了風險,並開始主動迎戰,其開放了一個類似於Office套件的產品,叫作盤古組件,裡面有WPS、電子錶和字典。所有的財力、人力都投入到“盤古”開天地中,這比求伯君做WPS1.0的時代實力雄厚了百倍。

1995年4月,基於Windows的盤古組件正式發佈,可卻只賣出了2000套,金山和微軟的遭遇戰中,金山一夜潰敗。

在潰敗中,昔日的對手微軟拋來了橄欖枝,年薪70萬人民幣邀請“中國程序員第一人”求伯君加盟,可求伯君還是想搞他的WPS,即使苦悶到一天之內給BBS上的站友們寫300封信來發洩,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但僅僅依靠WPS,似乎無法阻止失敗的降臨。尤其是王碼、UCDOS等一大批早期的國產正版軟件,在微軟的進擊下,最終隕落。

金山至此開始轉身,不再是求伯君一個人的戰爭,雷軍、張宏江、鄒濤等一大串名字,開始在金山再次崛起之路上,開唱主角。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strong>用正版小程序逆襲,垂直細分+IP矩陣來了

1997年9月,WPS97正式上市,成為中國對抗word的第一個中文軟件。推出後2個月,銷量達到1.3萬套,算不上好,但讓金山得以喘息。

但真正的戰場卻不在於此。

<strong>對抗Word這個萬能工具箱,金山的選擇是用小工具實現邊路突破。

金山詞霸、金山毒霸、金山影霸、金山快譯、金山畫王、金山打字通……20多個小工具軟件,在2000年前後陸續亮相,雷軍這個仰慕求伯君而進入金山的程序員也在這個過程中開始了自己的身份轉型——從程序員到營銷師。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1998年8月,雷軍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開始重裝出發。

他親自為這些小工具軟件標上了“紅色正版風暴”的名頭,並以28元的價格銷售,這在1999年還是不可想象的。而事實是,紅色正版風暴,讓這些小工具實現了銷售110萬套的驚人業績。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在金山自己編撰的《夢想金山》一書中,多次提到這些小工具軟件拯救金山的過往,而在當時的PC用戶心中,這次工具軟件幾乎就是用戶裝機的首選,併成為國人對電腦和互聯網從陌生到熟悉中的伴侶。

這恰恰和當初的WPS問世時,所起到的功效一樣。

Word擊潰了WPS,可金山系小程序則亮相在還是國外漢化軟件為主的Windows桌面上,解決的是用戶需要釋放更多辦公、娛樂用途的痛點。“金山影霸成功後,金山很難垮掉了!”雷軍如是說。

同時,WPS也開始了對垂直細分市場上的探索,相繼出現了企業版、教育版、軍用版、政府公文版等多個產品,並在2001年獲得了政府採購正版軟件的最大定單。

與此同時,WPS,也從和Word的簡單對抗中走了出來。

現任金山辦公軟件COO的章慶元就說,2002年開發新的WPS時,就曾經因為核心碼與微軟Office不兼容而全部推倒重新處理,隨後就訂出界面、格式、開發三大兼容原則,為的就是能融入即有使用微軟Office的中國用戶,使他們在使用上能無縫接軌。

在此基礎上,2002年3月,金山宣稱引進事業部制,並在公司原有業務基礎上成立四個事業部,即WPS、金山毒霸、金山詞霸、西山居。雷軍對此的解讀頗為自豪:“金山無疑已經成為了一個十分獨特的企業,它擁有眾多的產品線,各個系列的產品在它們相應的市場上,又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的明星產品,我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第一次金山危機,就此告終。

<strong>這一輪金山的重啟之路,在外界常規觀感中,是一場用小工具挖掘市場潛能的勝利。

<strong>但究其實質,在其他國內同行被微軟擊潰的當口,金山做得卻是通過微軟的桌面辦公系統,發現了更多可以實現工具化和正版化的機會。

金山在遊戲上的成功,亦是這一思維的體現。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金山曾推出了《中關村啟示錄》、《中國民航》、《劍俠情緣》等多部單機遊戲,而在2002年西山居事業部成立後,對於網遊的關注,上升到了極高的位置。

結果呢,從1997到2017年,《劍俠情緣》已經推出了12款產品,積累了1.63億用戶。

《劍俠情緣》已經成為國內武俠題材遊戲市場的領軍產品,或者說,武俠題材的遊戲裡,它已經成為元老,甚至是唯一的巔峰存在。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需要聯網的網遊,本身也是一種軟件正版化和盈利正常化的最佳途徑,這亦是金山之道。

金山、WPS、劍俠情緣,以及一系列以金山命名的軟件,構成了金山的產品矩陣,也成為了一個IP矩陣,並最終在2007年,成功實現在港股上市。

<strong>鎖住移動時代的雲,二次“定金山”很驚險

2010年,金山進入上市以來最黑暗的時刻。

網絡遊戲遭到騰訊、盛大、巨人、網易的圍剿,而殺毒軟件業務則遭到360免費殺毒軟件的毀滅性打擊。金山股價差點跌破2007年上市時的發行價。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眾多吃PC紅利的企業被淘汰,而金山則選擇了和上一次渡劫相似的法子——在顛覆者的身上找機會。

機會在雲上。2011年7月,已經創辦小米的雷軍在求伯君的邀請下,低調回歸金山擔任董事長,並很快將金山的戰略線重新劃分,其旗下擁有西山居、獵豹移動、金山雲以及WPS等四家子公司,形成了以互動娛樂、互聯網安全及辦公軟件為支柱,以雲計算為新起點的戰略佈局。

時任金山軟件CEO的張宏江更高調的宣稱“雲是金山的未來,它就是金山”。

為此,金山不惜收縮戰線,在2014年將基於雲存儲推出的免費同步網盤、用戶超1.2億的金山快盤業務,以3300萬美元轉讓給迅雷。張宏江對此解釋是“把快盤給出去,這個建議是我當時提出來的,我們公司小,不可能一下做兩個不同模式的業務。”

2014年12月,雷軍宣佈金山未來三年的戰略重點將會是旗下的金山雲,並稱之為““All in Cloud””戰略,並承諾在未來三到五年間向雲業務投入十億美元。

金山謀劃的雲,有著更清晰的商業模式,即進入企業級市場。

“你用我的,你給我錢!”張宏江眼中的企業雲商業模式,依然是正版軟件常態模式,且有著上一輪金山逆襲的經驗:金山雲應當滿足不同行業的個性需求,而非推出通用雲平臺。

換言之,企業市場也要進行垂直細分,而且形成綁定。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strong>身兼金山和小米兩端的雷軍,其實是這一輪“定金山”中的關鍵。

就在雷軍宣佈“All in Cloud”的同時,其還對外釋放了一個小米危機信號:一年間小米雲服務的數據量跟去年同比增長7倍,預計明年還會增長5倍。它每個月都在新增,用戶的數據用戶不刪除,我們是沒有權利刪除的……那我就破產了。

雷軍的小米危機,其實也是眾多移動互聯網時代服務商們的公共危機,這其實成為了金山雲的底氣,綁定更多的前臺應用,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隱形大佬,在雲端。

僅在金山2014年年度財報上,剛剛起航的金山雲就已已有了頗多斬獲——其平臺所運營的遊戲已超過90款。

2017年12月,金山雲宣佈完成D輪3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9億美元。“All in Cloud”再一次讓金山完成了正版蛻變。

這一輪渡劫,雷軍更多的只是扮演一個導師。

<strong>反之,金山在此前二十多年的正版經驗,依然在發揮著作用,只是形態從實體變成了雲。

而值得注意的是,從求伯君的一個人戰鬥,到雷軍的兩次“定金山”,金山作為民族軟件的一面旗幟,卻並不是用人格魅力所能涵蓋的。

<strong>情懷還能這樣用,產品矩陣後的“金山人”

2017年5月,金山辦公宣佈IPO。所依仗的,是在2016年,其全線產品月度活躍用戶數超過2.47億的業績。

不過,更讓人感覺到奇特的,是金山辦公的股權結構,雷軍通過順為互聯網、奇文二維、奇文四維、奇文五維、奇文七維間接持有金山辦公的股份。隨後,有人揭秘,這些名稱古怪的股東,其實大多是金山辦公的員工持股平臺。

求伯君草創時期的金山,或許一個人就代表了整個公司。而在微軟危機爆發後的金山,則整個公司變成了一個人,一起渡劫。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雷軍曾在2002年金山引入事業部機制時說:改組前的金山是以產品為核心的運營體系,在推新產品的時候,公司上下齊動手,研發、市場、管理全部壓在一個產品上,指哪兒打哪兒,這種思想促成了金山某些品牌的迅速崛起。隨著盤子變大,產品變多,產品為中心的思想,使金山的研發和營銷兩個不同系統,在產品間疲於奔命,使員工忙得無所適從。

儘管隨後分拆成了事業部,又進一步分成了若干公司,但金山在“上下齊動手”這一企業特質上,依然沒有太多變化,甚至於一些員工離開金山後,依然保持著這種風格,亦使得其創業的產品,亦如金山的眾多產品一般,快速成長。

<strong>早在2007年,曾有很多媒體關注過一群創業者,他們被稱作“舊金山人”。

誰在堅守一個30年的正版江湖?這個公司,比阿里更重“武俠”

其中就包括了曾經擔任金山副總裁、近日在區塊鏈中大紅大紫的藍港在線董事長王峰;暴風影音的馮鑫,以及曾經獨立創業、現在是小米互娛總經理的尚進等人。而仔細觀察這些“舊金山人”創業中的產品線,不難發現,儘管遍佈遊戲、影視、硬件乃至其他,但這些產品在初創階段,總會被老戰友的產品拉上一把、互推一把。

情懷、垂直細分、IP戰略、工具思維、泛娛樂佈局……在金山30年的歷程中,其實都能看到,而且其發軔和成功,更早於提出這些概念的企業。

但更關鍵的是,金山能在30年的歷程中,在歷次時代浪潮中屹立不倒的關鍵,有俠之大義、也有俠義之情,此外還有俠之堅守——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正版、原創出一個屬於中國的正版江湖,而且未必一定要掛上“正版”這個高大上的名頭來拉情懷。

刊載於《創意世界》2019年1月刊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