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strong>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我們現在在生活中見到的對聯,可能是祈福的內容居多吧,因為大部分都是在春節的時候貼,希望第二年的生活能過得更好,家庭更美滿,生意更興隆之類的;要不就是新房裡的對聯,祝福新人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對聯

其實,對聯是非常有趣的,也有很多妙用。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故事中,講的就是一個考試遲到書生,寫了一副對聯,使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考上了狀元的故事。那麼,這副對聯是什麼呢?怎麼就讓主考官破例了呢?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書生

這是一位生在明朝時期的書生。他的家庭條件不是太好,家裡人都是努力賺錢,來供著他讀書,就指望他能夠得個一官半職,好讓一家人的生活都更好。他也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依靠著自己的天資和勤奮,他成為了全鄉數一數二的大才子,他的名字很多人都聽過,每次開考,大家都說:“那誰誰誰家的兒子,今年應該中了吧?”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金榜

但是沒有。接連幾次,他的名字都不在金榜上面。起初他以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畢竟全國那麼多才子,誰說就沒有比他強的呢?但是,以他的能耐,不至於連個同進士都混不上吧?不至於連同鄉財主的傻兒子都比不上吧?事不過三,他終於相信,自己碰上了最壞的事——科場舞弊。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狀元

可是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科場整頓也是後來的事情了。而他只能看別人風光滿面地衣錦還鄉,自己灰頭土臉悄悄回家。回到家之後,他甚至有段時間都不敢出門,丟人。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考試

又一年考試時間到,他本來想,以後都不去考了。但是想想這麼些年家人為了他而受的苦,又咬咬牙重新振作起來。可是這麼一耽擱,趕考的同鄉都已經啟程,他只能自己走。因為凡事都要自己打點,有的時候還因為誤了時辰耽誤了上船什麼的,等他感到京城,考試都要結束了!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考試

灰心喪氣?肯定是有的。懊悔也是有的。但是看到主考官,他想再爭取一下,為了他之前那麼多年的努力,為了家人的期待,他厚著臉皮攔住了主考官。先是說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後殷殷切切地懇求。可是主考官有他的職責,哪裡會隨便放一個遲到的考生進考場?書生說了半天,主考官不為所動。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考試

他實在沒有辦法了,於是將自己一路上的遭遇作成一副對聯:“大人吶!<strong>一葉孤舟,做了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數字對聯是比較常見的,難得的是,書生將自己的遭遇用一到十說出來,一氣呵成,毫無遲滯,一來充分體現了他的才能,而來說明了他說的確實是真的。主考官覺得這個書生或許是個人才,就問:“下聯呢?”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狀元

這是?有轉機!書生明白過來,將自己的讀書經歷和志向都融入了下聯,對道:<strong>“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這下聯從十到一,不僅對仗工整,那最後一句“一定要中”是擲地有聲啊。主考官聽了之後,思考了一會兒,終於同意,破例讓他補考。<strong>後來,書生果然一雪前恥,高中了狀元。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狀元

其實這個故事當中,書生面臨了好幾次抉擇。屢次落榜之後,是不是要放棄?錯過了啟程的時間,他是不是該等下一次考試?遲到了之後,他是不是就此放棄,回家?求主考官許久,主考官無動於衷,是不是真的就不行了?每一次抉擇, 他都沒有選“放棄”那個選項。哪怕最後,他用對聯,其實也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書生考試遲到,作了一副對聯,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狀元

我們在生活中也有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意外,阻擋在我們和目的地之間。我們應該像這個書生一樣,努力充實自己,堅持不懈,遇到機會了就拿出自己所有的能耐去抓住它,把握它;最終,相信我們也會成為自己的“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