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我們如今在生活中所見的對聯,內容大多是祝福、祈願的,見多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麼意思,也很難相處有點新意的對聯。但是,如果你願意稍微認真地去研究一下對聯,哪怕只是看看歷史上的一些經典對聯故事,也會覺得:它確實非常有趣。難怪古時候,很多人都喜歡用對聯來消遣。

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而人們在相互對對聯,消遣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歷史上的許多經典對聯,就是在不經意的消遣中誕生的。相傳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一個才子乘船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孩,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這位才子姓吳,出生於名門望族。“才子”之名可不是小編恭維,他確實是有才之人——在遇到小孩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舉人了。“舉人”作為科舉考試的一個“中間”身份,往低有秀才,往高有進士,它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是中舉的難度可不比中進士小多少。

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xx

一次,他租了船要去江陰。路過宜興的時候,看到岸邊有個小孩在烈日下走著,和他的船是一個方向。一時興起,他招呼船家靠岸,讓小孩上了他的船。問了小孩姓甚名誰之後,兩人也沒有繼續聊,畢竟年紀差距大,而且孩子也困了,在船板上枕書而眠。

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吳才子看他這模樣,忽然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上聯,情不自禁地念出來:<strong>“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這上聯說的是小孩枕書睡覺,但是這選詞造句就十分講究。那書是先輩聖賢寫的,把書當作枕頭,可不是和聖賢們一起休息嗎?吳才子唸完,自己也覺得滿意,正想要怎樣對下聯,那小孩就隨口對出下聯:<strong>“把扇輕搖,一統乾坤隨手轉。”

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這下聯,寫的十分霸氣,“乾坤”即為天地,能夠“一統天地”,還“隨手轉”,這氣魄和胸懷,不可謂不大。而事實上,小孩是看見了吳才子的扇子,一面是天文,一面繪地圖,正好是一“乾”一“坤”,由此得的下聯——這要是換了小編,肯定是想不出來啊。吳才子聽了他的下聯,也是驚歎於這小孩的才華,要求著小小年紀的孩子寫一篇文章,按照科舉的要求。

才子出上聯:“將書做枕,千秋聖賢共頭眠”,小孩隨口對出下聯

​文章寫完,吳才子看​罷,心裡已經認定了這孩子將來必定會有出息。因此,他辦完事回家後,就不顧家人的反對,把自己的侄女許給了那個小孩。他確實也沒有看走眼,那小孩二十出頭就高中了狀元,幾經周折還當上了內閣首輔,一時風光無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