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國學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這段話,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司馬遷偉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猶如人文學科裡的能量守恆定律。回首2018年,我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各國攘外,是利益爭奪的戰略,各國安內,是利益分配的改革,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當公平和利益之間的矛盾難以平衡時,穩定壓倒一切,世間事,有時候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但多數時,平衡是哲學。

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蘋果業績感冒,美股再打噴嚏,讓推特駐白宮代表臉上掛不住,隔岸的A股又盯著美股,好在過去一年,A股深蹲不斷,開始嘗試獨立行情,但庫克致蘋果的投資者們中寫道:“iPhone營收低於預期(主要是大中華區的營收低於預期)導致我們本季度的營收低於原先的指導,並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們的全年營收同比下降”,大中華區的主要收割戰場是中國大陸。地球村越來越像地球村了,築高牆的民粹主義,解決不了地球的問題,因此,政客們的喊打喊殺,歸根結底是以戰止戰的談判藝術。

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然而,默克爾的新年講話,發出了戰爭警告。她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正在被人遺忘,國際間的合作精神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她還說,展望2019年是歐洲人捍衛多邊秩序的一年,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留下了血的教訓,這對避免全球新的戰爭非常有必要。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人類的記憶也很短。人類那麼多的哲學思考,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如同多少大腦聰慧的人,管不住自己“內心有腫脹”,馮唐喜歡用“腫脹”——“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這話沒毛病。

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年底,又是大小會議,各種總結,要賬的,對賬的,彷彿春節仍然是世界末日一般,要把所有能收的錢揣到各自的兜裡。沒覺得2018年很困難,記憶裡困難的是2008年和2011年,幾乎所有單位都在排資金,七個瓶八個蓋,幸虧當年沒有發生連鎖的擠兌。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現金流再好的企業,碰到擠兌,同樣趴下,畢竟沒有幾家企業是依靠自身的現金流大踏步發展的,也許除了菸草行業,那才是天字第一號。禁菸難,非難為也,控房價難,亦非難為也,皆是有為但不可全為。

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中午,前任領導回國探親請吃飯,他五十幾歲尚未辭任前對我說,人啊,過了四十,精力一年不如一年,過了五十,記憶一年不如一年。當時我有精力也有記憶,覺得這些與我無關,事實上,所有的關聯,是每個人的必然經歷。人生,是五十步笑百步,年長,是從高樓往下望,耳畔只有風,年輕,是從山腳望山峰,覺得自己就是風。晚上,合作單位邀請吃飯,合作是否成功,形勢比人強,但往往,人以為定能勝天,這是雞同鴨講的源頭,放下自我和自尊,合作很簡單,但前提是有利益,當利益難以覆蓋風險和成本時,合作是否門當戶對,以及擁有共同價值觀,就成了共進退的基礎。

不負人生一場累,誰人了卻伊人心?


看到新年郵票,五豬齊聚,這是新一代的“光榮媽媽”嗎?不信東風喚不回,東風不與周郎便,歷史是大格局決定,但歷史,也是小細節改變,誰也不知道百年以後是什麼樣,如果知道,宋徽宗不會做皇帝,他的書畫足以名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