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輿情播報」一週看點

「教育輿情播報」一週看點

<strong>壹·【教育頭條】

<strong>1、中新網: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向省級人民政府印發了《通知》,強調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


「教育輿情播報」一週看點

<strong>2、界面新聞:教育部發布2019年高招新規:藝術生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將分別不低於當地高考二本線的70%或者75%。對於專業特別拔尖者,高校高水平藝術團降文化課錄取的比例減少,後年起將徹底關閉這一“綠色通道”。

<strong>3、中國網信網: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今後凡未經備案審查的學習類APP一律禁止在校園內使用,學校和教師不得利用APP發佈學生成績、排名等信息。

<strong>4、 人民日報:教育部通知要求,保證2019年畢業的部屬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全部安排到中小學校任教。

「教育輿情播報」一週看點

<strong>5、中國教育服務部網:近日,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聯合印發《指導意見》指出,將影視教育納入中小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保障每學期至少免費觀看兩次優秀影片。

<strong>6、中國教育報: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校結合歲末年初事故易發、多發的特點,切實做好學校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校園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維護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局面。

<strong>7、百度新聞:近日,<strong>在線外教雙師口語平臺微語言獲得5000萬元Pre-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領投,鼎暉投資跟投。此次融資將加速其消費級AI+教育產品的落地進程,並進一步拓展目標受眾和應用場景。

<strong>8、輔導圈:近日,卓越教育集團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純K12課外培訓機構。其中所得款項,50%將用於拓展業務網絡;30%用於尋求戰略聯盟及收購;20%用於提高教學質量。

<strong>貳·【教育地理】

<strong>國內篇:

<strong>北京:近期,北京印發(試行)《管理辦法》要求,學生在初中三年須完成10次開放科學活動,每次活動時長2小時(計3學時),其中不少於2/3的時間用於學生動手實踐和科學探究。

<strong>浙江:日前,省教育廳出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將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列為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基本內容,推動高校教師適應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到2020年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strong>新疆:新疆教育廳日前下發通知,公佈了《目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強制或變相強制學校、學生購買任何教輔材料,不得進入學校宣傳、推薦和推銷任何教輔材料。

<strong>廣西:為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突出教育公益屬性,廣西近日出臺文件規定,民辦學校可由營利性轉為非營利性。

<strong>山東:近日山東省首批增設了通過複查審核的第二批“山東省傳統文化體驗教育實驗學校”52所,設立“春秋課堂”36個,多角度探索研究文化體驗、體察、融入的教學方法。

<strong>海外篇:

<strong>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日本政府表示,2019年10月起,<strong>3-5歲幼兒的教育費全免。即使幼兒進入政府認定以外的機構,也將獲得每月3.7萬日元的補償(約合人民幣2313元)。

<strong>丹麥:近日,丹麥對於國際畢業生留在丹麥概率較低方面,高等教育和科學部部長湯米·阿勒斯,公佈了一些教育項目措施提出,將提高英語課程的教育質量,限制其招生人數,與相關機構合作,確保教育方案符合丹麥勞動市場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