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今天養道邀請到<strong>中國中醫藥大學的傅延齡教授,為各位小夥伴帶來一款既能<strong>清熱解毒,又能<strong>補中益氣的養生甜點——三紅補血粽。這款粽子除了用到了<strong>赤小豆和<strong>紅棗,還特意選用了“百日紅”,也就是<strong>紅皮花生,這三位可都是補血的高手呦。這款粽子食材簡單,口感豐富,花生、赤小豆及紅棗搭配糯米,一入口甜甜糯糯超好吃!

快戳下面視頻學起來吧~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主持人:吳韋葶 導演:陳依帆 攝像:李仇豪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strong>【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傅延齡】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 <strong>糯米 500克
  • <strong>紅棗 25顆
  • <strong>赤小豆 75克
  • <strong>花生仁 75克
  • <strong>若葉 50片
  • <strong>純白棉線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紅棗】味甘,性溫,無毒,長期食用可以有效<strong>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滋潤肌膚,益顏美容。紅棗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已有八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之一。紅棗的維生素C含量在果品中更是名列前茅,因此有著維生素之王的美稱,具有極佳的<strong>補血養顏治療失眠

效果。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紅衣花生】眾所周知,花生是全世界公認的健康食品。中醫認為花生的功效是<strong>調和脾胃,補血止血。其中“補血止血”的作用,主是花生外面那層紅衣的功勞。中醫理論認為“脾統血”,所以氣虛的人就容易失血,花生的紅衣正是因為能夠補脾胃之氣,因而能達到養血止血的作用,這在中醫上被稱為“補氣止血”。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01

將花生仁及赤小豆用活水洗淨,洗淨後放入裝滿清水的碗中,浸泡一整夜。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02

將糯米淘洗乾淨,撈出置於碗中。加入提前泡好的赤小豆、花生仁並混合均勻,紅棗洗淨撈出。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03

若葉置於清水中洗淨,撈出用開水燙其表面即可,可更多保留若葉清香。將若葉從一端捲起,捲成圓錐形,向其中填入混合好的米豆,在中間放入紅棗,再用米豆將其填滿。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04

把葉子從上面折下,然後再順勢摺疊,插入縫隙並捏住。取棉線纏繞繫緊。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05

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加水沒過粽子,並放置空碗壓實,使粽子在煮制時,完全浸沒在水中。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06

煮一個半小時撈出,<strong>三紅補血粽即成。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strong>清熱解毒 補中益氣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strong>腎功能不全者慎食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strong>美味的粽子,怎麼吃才能不傷胃呢?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美味的粽子,怎麼吃才能不傷胃呢?

方法一:<strong>一杯清香的熱茶能消食,同時會解除粽子的油膩。熱茶的種類不限,但一定要是熱茶,因為冷的東西會讓糯米變得更加的不易消化,最後產生腹脹的感覺。

方法二:吃粽子容易讓人產生飽脹感,注意少吃,最好還要<strong>與其它幫助消化的食物搭配吃,比如纖維較多的蔬菜,或者配合喝一些紅豆湯等。注意,不要和冰涼性食物一起吃,容易加重腸胃負擔,造成不適。

方法三:<strong>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於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後會有變硬現象,五穀雜糧粽子冷後的回生現象很明顯。


養道|大師談養生:聽傅延齡談“以紅補紅”的養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