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煤礦普通人家的三頓飯,錢多錢少都得吃好,凍梨雪糕每天必吃


回趟東北老家,不胖幾斤肉都是對家的褻瀆,給你們看看俺家一天三頓都吃啥飼料嗷,我回來一個多禮拜增膘五斤,而且還都是肥又。早上就開始炒菜,餾一下昨晚的饅頭,還得佈置任務:打掃前一天買的燒雞,所以這項油膩運動自然就少不了鹹菜碗和大醬碗及洋蔥的助力。

小外甥受不了這架勢,說啥也噎不進去,我給他做了個炒饅頭,因為沒吃過,他帶著濃重的好奇心倍加期待,暫時忘了這也是“乾巴拉瞎”派的吃食。

在新鮮感的作祟下,一盤子雞蛋炒饅頭吃個底兒掉,他說:“要光吃饅頭我就得翻白眼,太噎了,好在雞蛋能溼乎點兒,還有,我可以把脖子抻長往下嚥,再喝水衝下去……”

中午,作為地道東北人家咋能沒燉菜吶,整了兩小盆,一整就整多,下頓還得奮戰,那手好像不聽使喚,一瞅人多,第一反應就是得多做點兒,寧願剩,也別不夠,熟不知,現在大家肚子裡都有幾兩油,肚子上都貼著幾層膘,根本吃不了多少。

白菜燉凍豆腐,放了點兒粉條,爆鍋用的幹辣椒和蔥,經典農家大燉菜,以前我小時候長在姥姥家,一吃飯就得放大桌子,呼呼啦啦10來口人,每頓飯也就一個菜,所以這道菜和燉酸菜凍豆腐出鏡率最高,基本就是串花兒的模式,今天你,明天它,然後蒸一大鐵鍋開花大饅頭。


酸菜土豆絲,這是酸菜的素菜做法裡我最喜歡的,炒的時候,酸菜和土豆必須都放油裡煸炒一下,擱點兒糖,加湯燉上15分鐘,出鍋前放一把蒜末,酸中帶著微甜,可以撈菜吃,還可以拿個勺子連湯帶菜蒯著吃,特別下飯。

中午飯吃完我們幾個出去溜達了一圈,買了點兒過年的酒和飲料啥的,又串了個門兒,東北人有意思,每次拿著禮物去串門,主人都會說:“哎呀你看你來就來唄,拿這些玩意嘎哈呀……”但要真不拿,那……午覺睡醒後,二姨把大發糕都蒸好了,眼兒賊大,放了糖,又甜又煊。

太滋兒了,還煎了鹹鮁魚,發糕就鹹魚,你們吃過沒?我強烈推薦這種又土又香的吃法,鮁魚外酥裡嫩,晾曬後魚肉緊緻彈牙,比正常菜稍稍鹹一點兒,咔嚓咬口魚,亢吃一口大發糕,在口腔中,它們完美融合,魚也不鹹了,發糕也不甜了。


俺家鹹菜碗,因為吃得太膩,每頓都少不了它,這是自己醃的芥菜絲,切完用水泡了,一點兒不鹹,放上麻辣味兒的辣椒油,再加點兒香油、醋,筷子拌巴拌巴,別太均勻,喜歡重口的就挑辣椒加身的色兒深的夾,反之反之。

晚上把倆燉菜熱乎了一下,哪尼,又炒了肚片?!把烤鴨蛋也請出來了:“不行咱家太熱了,冰箱沒地方高鴨蛋了,大家努努力解決了吧”,再一瞅已經連續四頓還沒吃完的燒雞,頓時亞歷山大,貼心的二姨夫全場在盡心盡力地啃燒雞,整得我們幾個趕緊把筷子伸向它,眾人拾柴火焰高哇。

吃完飯,屋子裡趕緊開窗放冷空氣,室溫已經達到27.5度,穿跨欄背心都出汗,襪子根本穿不住,我們出去溜達了一圈回來,第一時間就是把凍梨從外頭拿回來,都等不及緩軟,一人發了一個開始啃,整個的啃不動,就切成半拉,好下嘴。


“我發現我沒有這些凍梨、雪糕我就得中暑,俺家都得穿毛衣,不過現在我覺得還是穿毛衣得勁兒,昨晚都給我熱醒了,完了還沒有脫的了,也不能把皮扒了吧”,外甥一席話給我們逗的。

吃凍梨的吃凍梨,吃雪糕的吃雪糕,這都成了東北冬季生活的標配了,一些搶手的雪糕,去晚了還買不著呢,得先跟人家訂貨,老闆說:“咱家這嘎的,冬天是正經雪糕旺季,比夏天賣得還火捏……”你能想象屋子裡熱冒汗的當口,來一口透心涼的雪糕,那種清爽解恨的勁兒麼?感覺腦子一下子清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