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12月28日晚,中國證監會官網公開披露,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已於近日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擬於創業板上市。如果上市成功,燦星有望成為國內“綜藝第一股”。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招股書顯示,燦星本次IPO將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普通股,募集15億資金投資於《中國好聲音2019》、《蒙面唱將猜猜猜2019》、《街舞節目2019》、《電音節目2019》等18部綜藝。

作為國內知名的綜藝內容製作和運營商,自成立以來燦星製作了《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好歌曲》《與星共舞》《這!就是街舞》等一批收視高、口碑好的音樂、舞蹈類綜藝節目。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另外,燦星還利用上述節目積累的品牌和口碑,將公司業務延伸至音樂製作授權、藝人經紀等領域,目前公司簽約藝人包括吳莫愁、張碧晨、周深等153人。

燦星此次發佈招股書的時間點可謂精準,就在3天前,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文件“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中小企業板、創業板……融資”,讓一些苦苦掙扎於IPO的影視公司看到了一絲曙光。

<strong>業績連年下滑

<strong>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僅800萬


從2015年到現在,燦星共製作了30多個綜藝節目,其中大型季播類節目26個,周播類節目2個,日播類節目2個。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比較知名的包括:與浙江衛視合作的《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與江蘇衛視合作的《蒙面唱將猜猜猜》《我們的挑戰》,與東方衛視合作的《金星秀》《與星共舞》《中國之星》,與央視合作的《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了不起的挑戰》,與優酷合作的《這!就是街舞》等。2015年至2017年,燦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62億、27.06億、20.58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8.06億、7.32億、4.52億。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除了綜藝節目外,燦星還對已有內容資源進行再開發,將業務延伸至音樂製作授權及其他衍生,充分挖掘其商業價值。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其音樂製作授權及其他衍生業務收入分別為3176.14萬、3.72億、3.81億和1.07億。

燦星通過自身製作的綜藝節目挖掘了很多實力歌手、原創歌手,並生產大量的單曲、專輯。音樂授權業務主要是授權線上音樂平臺及線下卡拉OK播放節目中的歌曲,或公司為簽約歌手製作的歌曲。其他衍生業務包括海選及知識產權授權、演唱會、藝人經紀等。

在藝人經紀方面,燦星通過《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中國好歌曲》等音樂綜藝,挖掘優秀音樂人。公司依託自身資源、培養和運作經驗,為簽約藝人提供各項服務、提高藝人市場價值,並最終通過協助藝人參加商演、代言等活動獲得收入。

<strong>整體收入佔比不斷下降

<strong>好聲音等爆款節目輝煌不再?

從收入規模來看,燦星遠超A股上市影視公司(綜藝板塊),穩居行業第一。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利潤方面,2015年燦星歸母淨利潤幾乎與華誼兄弟(9.76億)相當,遠高於光線傳媒(4.02億)、華策影視(4.75億)。不過,之後燦星利潤連年下滑,到2018年上半年只有800萬。

但是,燦星的業績整體呈逐年下滑的態勢,2017年的淨利潤與2015年相比下降近一半。而在2018年上半年,燦星的淨利潤再度暴跌,不得不依靠政府補貼才得以扭虧為盈。招股書中顯示,燦星在2018年上半年得到政府補助3893萬元,而其扣非淨利潤為虧損2726萬。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strong>然而,在近幾年,《好聲音》系列節目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尤其是更名為《中國新歌聲》之後,收視率持續下滑。今年《新歌聲2》開播,全季以2.213%的收視率創下了歷史新低,最終冠軍是誰也鮮有問津。招股書中也將公司對單一系列節目的業績依賴劃為潛在風險之一。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5 年、2016 年及2017 年,《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節目製作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6.43%、37.33%、32.33%。雖然整體佔比不斷下降,但《好聲音》系列仍是燦星最大的收入來源。

即便公司此後還開發出諸如《蒙面唱將猜猜猜》《了不起的挑戰》,但在市場裡並未掀起大水花。

<strong>從2017年開始,燦星的營收、淨利潤等財務指標均出現下滑,2017年其營收同比下降23.9%,淨利潤下滑37.6%。

2018年上半年度,這一趨勢並沒有改觀。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僅為2.64億元,為2017年全年營收的12%。利潤方面,2018年上半年度的營業利潤為930萬元,僅為2017年度總營業利潤的1.7%,扣非淨利潤相比2017年度的3.9億元跌至負數。

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不理想,或許與綜藝節目的製作週期有關,燦星文化的王牌節目《中國好聲音2018》於2018年7月13日開播,<strong>其餘如《即刻電音》等節目也都集中在下半年,導致其上半年營收僅800萬慘淡的成績。

<strong>對此,燦星同樣如此解釋稱,這是因為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節目尚未播出,實現收入較少,期間費用率較高所致。下半年《新舞林大會》、《2018中國好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三季、《即刻電音》等重點節目相繼播出,有望大幅改善公司業績狀況。

<strong>IPO前夕黎瑞剛辭去燦星董事長

<strong>阿里創投、黃曉明突擊入股


目前燦星的實際控制人為田明、金磊、徐向東、華人文化天津的共同控制。田明、金磊、徐向東為公司的核心管理層,華人文化天津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的執行事務合夥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是一家從事股權投資管理業務的基金。

在本次發佈招股書之前的一年內,有多達10名股東突擊入股了燦星。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其中,寧波豐財入股時間是去年12月,以55.56元/股獲得燦星216萬股股份,耗資約1.2億。

寧波豐財的出資人共5名,其中,黃曉明作為有限合夥人出資比例為4.13%。而黃曉明與燦星早有聯繫,曾參與燦星製作的《來吧!灰姑娘》《我們的挑戰》等綜藝。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今年6月,杭州阿里創投也突擊入股了燦星。

查詢工商資料可知,杭州阿里創投的唯一股東為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今年2月,臻希投資、文投控股以78億投資入股萬達電影一事引發行業震動,其中臻希投資出資46.76億元,獲得萬達電影9000萬股股票,佔總股本的7.66%,為萬達電影第二大股東。

此次入股,杭州阿里創投以44.44元/股,獲得約450萬股燦星股票,合計耗資約2億。

按照其持有燦星1.1737%股份計算,燦星的估值約170億,比半年前黃曉明持股公司入股時的估值(213億)下降了43億,降幅達20%。

橫向對比來看,目前燦星的估值還是很高的。不僅超過新麗傳媒嫁入閱文的估值(155億),還超過A股上市影視公司華誼兄弟(131億)、華策影視(159億)等的市值。

在股東變更的同時,IPO前夕燦星的董事會也有不小的變化。今年3月,華人文化掌舵人黎瑞剛辭去燦星董事長、董事兩個職位,微鯨科技CEO李懷宇辭去燦星董事一職。接替兩人董事職位的是燦星主力項目《中國新歌聲》的總導演金磊與陳永,而作為燦星創始人之一的田明出任公司董事長。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在燦星的成長過程中,黎瑞剛的作用不可忽視。燦星母公司星空華文的控股股東為華人文化投資基金,而黎瑞剛是華人文化投資基金的實際控制人。另外,黎瑞剛之前曾是上海文廣SMG的第一把手,而燦星的高層田明、金磊等都來自上海文廣。


<strong>IPO募資約15億

<strong>用於投資18部綜藝


招股書顯示,燦星本次擬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普通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募資總額約15億,用於投資公司18部綜藝節目製作,並補充流動資金。

曾依賴《好聲音》年進賬超10億、黃曉明參股,燦星申報創業板IPO


為實現公司綜藝節目製作計劃,燦星需要補充流動資金總額約15.42億,其中的15億將用本次IPO募集的資金補充,剩餘部分由公司自行籌集資金解決。

燦星表示,本次募集的資金不僅可以使得公司繼續製作適應時代發展的大體量綜藝節目以保持衛視綜藝節目製作的領先地位,還可以將業務延伸到網綜製作,成為一家有能力打造互聯網優質綜藝節目的節目製作公司。

同時,公司還可以進一步發展音樂製作授權及其他衍生業務,利用業務協同優勢,推進“在播、在線、在場”的全面發展,將公司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文化傳媒公司。

不過,相較於當年《中國好聲音》加持下的輝煌,如今燦星不燦,爆款始終難見。上市在即,燦星文化能否“唱響”資本市場,還是個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