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壯的唐軍為什麼到了唐高宗時期不堪一擊,這個一點至關重要

唐高宗時期:府兵制敗壞,質量優勢喪失。由於唐高宗的年號多得讓人頭疼,所以這裡改用公元紀年法。

雄壯的唐軍為什麼到了唐高宗時期不堪一擊,這個一點至關重要

1、吐蕃戰線: 唐太宗死後20年,即公元670年,唐軍出擊吐蕃,但被打得大敗。 公元675年,唐軍再次出擊吐蕃,先勝後敗,幸虧副將黑齒常之夜襲吐蕃,主將李敬玄才逃了回來。 公元678年,唐軍又一次出擊吐蕃,結果又被打得大敗,黑齒常之再次用夜襲戰術打退吐蕃軍。(懷疑當時吐蕃人普遍有夜盲症) 唐朝發現黑齒常之是個人才,就讓黑齒常之負責抵禦吐蕃,這才把戰線穩了下來。 公元680年,吐蕃大規模入侵,被黑齒常之擊退,吐蕃的威脅暫時解除。

雄壯的唐軍為什麼到了唐高宗時期不堪一擊,這個一點至關重要

2、朝鮮半島戰線 公元655年,唐軍大敗高句麗。 公元658年,唐軍攻高句麗,未克。 公元663年,唐軍攻佔百濟,並以絕對優勢擊敗援助百濟的日本軍。 公元668年,平壤被攻陷,高句麗滅亡。 公元671年,唐軍徹底消滅高句麗抵抗力量。 公元672年,唐軍大破新羅。 公元675年,唐軍再次大破新羅。 隨後新羅對唐朝表示臣服。 值得注意的是,唐軍在攻滅百濟的戰爭中還獲得了後來抵抗吐蕃的名將——黑齒常之。

雄壯的唐軍為什麼到了唐高宗時期不堪一擊,這個一點至關重要

3、西突厥戰線 公元650年,即唐高宗上臺的那一年,唐高宗下令唐軍撤出安西四鎮。 公元652年,唐軍大敗西突厥。 公元657年,唐軍攻滅西突厥。 公元658年,唐軍再次進駐安西四鎮。 公元670年,安西四鎮被吐蕃攻陷。 公元679年,唐軍收復安西四鎮。 公元679年,突厥叛唐。 公元680年,唐軍平定突厥叛唐,但唐高宗卻殺害投降者,為後來突厥的再次反叛埋下禍根,裴行儉嘆息朝廷殺死降者,從此閉門不出。

雄壯的唐軍為什麼到了唐高宗時期不堪一擊,這個一點至關重要

綜觀唐高宗時代,前期還湊合,後期府兵制敗壞,訓練不足,唐軍的質量優勢便不復存在,打了幾個大敗仗,但唐朝的國力依舊強盛,三線開戰,一波波地攻擊敵人,最終平定了朝鮮半島和西突厥,穩定了吐蕃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