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北部島嶼—呂宋島

呂宋島是菲律賓北部的島嶼,面積10.99萬平方公里,人口5333.61萬人,盛產水稻和雪茄,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位於該島。呂宋是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西班牙統治時期,華人稱為“小呂宋”,稱整個菲律賓為大呂宋。

古時,呂宋島是個小國,稱為呂宋。宋元以來,中國商船常到此貿易。《東西洋考》和《明史·外國列傳》等均有專條記述。明之呂宋有大呂宋和小呂宋之稱:自1571-1898年呂宋島為西班牙侵佔,故《海錄》譯作小呂宋,而以大呂宋稱呼西班牙統治的整個菲律賓。

明永樂三年(1405年),三保太監鄭和統率巨型艦隊至呂宋,即奉永樂帝詔書委任晉江華僑領袖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統攬該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大權,在任達20年(1405-1424年)。此期間許柴佬不遺餘力地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禮仁之治,傳播閩南農漁工商先進技術,大興造船、紡織、製陶、種茶諸業,為呂宋國社會穩定、經貿發展、文藝繁榮作出卓越貢獻。

菲律賓北部島嶼—呂宋島

呂宋島

1571-1898年,其地為西班牙侵佔,故《海錄》譯作小呂宋,而以大呂宋稱呼西班牙。過去華僑去菲律賓者多在呂宋登陸,故以呂宋為菲律賓之通稱。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代,華僑又稱西班牙為大呂宋,稱菲律賓為小呂宋。呂宋盛產黃金,物產豐饒,貿易繁榮,曾於1372年(中國明洪武五年)-1410年(明永樂八年)間3次遣使訪問中國,明朝也於1405年遣使報聘。15、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同呂宋的交往相當頻繁,開始有華僑留居呂宋。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賓北部,在馬尼拉一帶遇到頑強的抵抗。在羅闍(國王)蘇萊曼的指揮下,馬尼拉人民奮勇抵禦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蘇萊曼在海戰中陣亡,其後呂宋逐步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後 ,中國明代史籍仍稱之為“呂宋”。1898年為美國所佔。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5年1-7月在菲律賓呂宋島對日本實施進攻戰役。

呂宋島位於菲律賓群島北部,菲律賓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島嶼。東接菲律賓海,南臨錫布延海,西瀕南海,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人口約4622萬,是菲律賓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面積104688平方千米,約佔全國面積的35%。是菲律賓首都及主要都市馬尼拉及奎松市的所在地。

主要居民為他加祿人和伊洛克人,北部和東北部山區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除馬尼拉和奎松市外,主要城市有帕賽(Pasay)、甲萬那端(Cabanatuan)、萊加斯皮(Legaspi)、碧瑤(Baguio)、八打雁市和拉瓦格(Laoag)等。全國約1/2人口居住在該島,人口(包括附近島嶼在內)4622萬(2007年)。

人口不多,發展有異,多數居住在北部的科迪勒拉行政區。包括伊富高(相對最發達),坎卡奈(19萬,在伊富高人住區以北),卡林阿(約10萬),邦都(8萬),延吉安(6萬)等族。 伊巴坦人有兩萬,分佈在北部的巴坦群島、巴布延群島上,隔巴士海峽望我國臺灣的蘭嶼。當地雅美族即是700年前自巴坦群島遷來,至今兩地語言可通。 華人是菲律賓非南島語系的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有120萬。多是自7世紀開始由福建、廣東等地移居菲律賓的華人的後裔,多數集中在馬尼拉及各島嶼的商業中心。華人保留了本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1986年的《菲律賓共和國憲法》承認華人的現有菲律賓國籍,允許未入籍者申請加入。

他加祿人是菲律賓第二大民族,人口1230萬,主要分佈在呂宋島中、南部地區。他加祿人是菲律賓各民族中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菲律賓政府把他加祿語定為國語。大部分他加祿人生活在農村,從事農耕活動。農具主要是鐵鏵木犁和耙,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玉米種得也相當多。另外,還廣為栽種香蕉、椰子樹、芒果樹、咖啡樹以及各種蔬菜。還栽種馬尼拉麻、甘蔗、菸草等。他加祿人信仰天主教,因此比較隆重的節日都與天主教有關。

伊洛克是菲律賓第三大民族,人口有570萬。伊洛克人原居住在呂宋島西北部地區,後逐漸移向卡加延河谷地及棉蘭老島等其他島嶼。伊洛克人主要經營水稻,他們是種植能手,除了一般品種的水稻外,還培育出了香稻和粘稻。伊洛克人還是菲律賓群島上第一個引種棉花的民族。伊洛克人廣泛信仰天主教中菲律賓獨有的教派--阿格拜教,亦稱菲律賓獨立教。1920年,菲律賓天主教徒在爭取獨立的鬥爭中創立此教派,因主張民族獨立,被稱為“菲律賓獨立教”。呂宋島地區還住著許多小民族。人口不多,各自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在文化習俗方面有許多共同點。這些民族中經濟最發達、外界瞭解最多的是伊富高人,分佈在北呂宋島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東坡。其次坎卡奈人有19萬,分佈在伊富高人住區以北。卡林阿人有近10萬,分佈在卡林阿-阿巴堯省。邦都人有8萬,分佈在呂宋島西北部山區。延吉安人有6萬多,分佈在呂宋島的西北部。伊巴坦人有2萬,生活在呂宋島與我國臺灣省之間的巴坦群島的巴布延群島上。 在呂宋島平原地區,還居住有一些較小民族,人數30-180萬不等。呂宋島平原地區的小民族與鄰近較大的民族在語言、文化方面接近,經濟聯繫密切。他們都從事農業.。人口(包括附近島嶼在內)3066萬(199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