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2018年底各大平臺、協會、機構紛紛都在總結評選這一年的最具影響力的xxx……那說到科技領域,就不得不提人臉識別了!最新消息,支付寶的“蜻蜓”已經飛進了北京味多美,公北京市公租房的人臉識別系統日前也正式上線運行,更不用提你的手機解鎖了……

這技術火到什麼程度,隨便百度上搜搜都是60萬+篇的資訊新聞……

“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如此火,那它到底有多厲害,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人臉識別說白了就是圖像識別的一種,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它卻有著很多用途,最重要的就是用來解決世紀難題“證明我就是我”。

“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不論是自己經歷過還是網上新聞看到過,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很熟悉,之前我們也有很多方式可以用來驗明證身,比如身份證、聲音、指紋,但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陷。

<strong>身份證

這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證件,畢竟沒了身份證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住個酒店啊,買個車票啊,辦個卡啊,投個資啊,甚至在地鐵你走著走著路都會突然被叫住“請出示你的身份證”

“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但是問題出現了,身份證不僅容易遺失還經常被繁忙的我們忘記攜帶,更重要的是在我國年滿16週歲的人才可以辦理,雖然郭老師說過“別鬧了,都是有身份證的人”但很多人覺得這個小卡片一樣的東西還是不如天生自帶的東西保險。

<strong>聲音識別

於是有人想到了聲音,畢竟聲音應該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吧,但問題又來了,曾經很多人都像我一樣,遇到朋友借錢就讓微信發個語音過來聽聽是不是本人,但這個東西吧,很容易被盜而且趁你一個不小心給你錄個音散播一下……不久前就出現了微信語音被“克隆”從而進行騙錢的事情……

“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strong>指紋識別

這個一度成為生活標配的東西,從古代的簽字畫押到現在的合同、考勤再到我們的手機保護,指紋也算是“我就是我”最長久的代言人了,但它也有它的缺點……比如指紋比較淺的人就很容易考勤打卡打不上,再比如哪天你手指被切了一刀……

綜上所述,天生自帶的也是或多或少有些缺陷的,於是聰明的人類又開始琢磨,到底怎樣安全係數才算更高呢?

那咱們人與人之間是怎麼認人的呢?

對,看臉啊!

於是,我們開始了人臉識別的漫漫征途……

<strong>那人臉識別是怎麼做到讓機器認識人臉並進行識別的呢?

首先機器得進行人臉採集,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交給了有著眼睛一樣功能的前端產品——攝像頭,攝像頭會像相機拍照一樣,把圖像記錄下來。

“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但圖像是平面的,人是立體的呀,一張圖不夠的呀,所以紅外線登場了,通過發射很多紅外線,然後根據紅外線的長短與往返時間的不同,再加上覆雜的算法,配上最初的照片,從而為你的臉型建立了模型。

最後一步就是要記住這張臉了,經過複雜而高深的算法之後,你的樣子就深深地刻在了機器的腦海裡,也就是我們說的數據庫,以方便我們以後調用。

當你再次出現之後,機器對輸入的人臉圖像或視頻要進行分析處理,首先判斷是否存在人臉,隨後對人臉的各個位置,大小和主要面部器官進行識別,並根據這些信息進一步提取每個人臉中所蘊含的身份特徵,並將其與已知信息進行對比,從而識別人的身份。

“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這就是人臉識別的奧秘,運用這個工作原理,能夠認出很多的東西也就變的五花八門,於是也就有了很多應用領域。

人臉識別不僅可以用來驗證身份,如今更重要的應用就是智能安防,為生活加上安全籌碼,把這項技術加到監控攝像頭裡,那以後所有歌手都有可能變成國泰民安張學友第N+1號……

“以貌取人”的黑科技——人臉識別

再比如在汽車駕駛里加上這個識別的功能,路況啥的都能自動識別,輕鬆躲避,實現自動駕駛。

還可以使生活更加便利,就像開頭提到的支付寶的“蜻蜓”就能在你不論是打電話還是玩遊戲還是幹嘛,輕鬆付款。

當然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社會認同度的提高,人臉識別技術將應用在更多的領域。所以,我們以後還是真得對得起咱這張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