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吉林市應該吃什麼:舊時吉林城“四大名菜”

到吉林市應該吃什麼:舊時吉林城“四大名菜”

江畔宴賓樓舊影

今天不說小吃,說說大菜。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地方名菜,這其中有家庭影響的原因,有獲取知識渠道的原因,也有自己口味偏好的原因。這一切也成為導致<strong>眾口難調的原因之一。《柳邊紀略》中有一段康熙十五年(1676年)春天關於吉林城的記載:吉林城內西關……百貨湊集旗亭戲館無一不有,已邊外一都會也……其酒食之人市者亦正不乏。可惜關於吉林最早的地方名菜卻沒有確切記載,即便是出現於道光元年的富春園,叫絕的掛槳白果等菜品也因是獨家特色,加之地域特點不鮮明而難說是<strong>地方名菜。

隨著吉林城從封閉的塞外邊城逐步向現代化城市邁進,一波波關內各地的闖關東的廚師,以及白俄、日本、朝鮮來吉林冒險的外國廚師,在吉林餐飲界交融碰撞,結合本地食材特點,最終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地方名菜。到了八十年代,有一版吉林市旅遊圖上歸納出幾道傳統名菜:白肉血腸、參茸熊掌、什錦哈什螞油、清蒸鮊魚,並將之列為吉林四大名菜。由於此前我對地方名菜的認知甚少,這四種菜品便先入為主,使得多年來我即便知道了許多本地更有名氣的菜品,卻仍固執地堅持這四道菜才是吉林的名菜。

到吉林市應該吃什麼:舊時吉林城“四大名菜”

白肉血腸,白肉必須是薄五花肉,血腸應該是血清燈碗

白肉血腸。這道菜列為四大名菜之首是因為它不僅是菜品,還是祭品。滿族薩滿祭祀殺牲後,將豬肉解成大塊,在鍋中用清水煮熟,其中肋下五花肉被稱為白肉。殺牲時以盆接血,用手把血塊捏碎灌入洗淨的豬腸中紮緊,放入鍋中煮熟,就是血腸。其中接血時篦出血中紅色雜質後,剩餘物就是所謂血清。白肉血腸作為供品擺放在供桌上,祭祀完畢後,家人圍坐分享。久而久之,白肉血腸就成了最有東北民族特色的傳統菜餚。特別指出,吉林的白肉血腸中的白肉薄厚決定了菜品的檔次,肉片越長越薄越完整越好。特別是一些<strong>窮講究的老吉林人,常說大厚肉片子是給跑腿子<strong>拉饞的——白肉一旦 切厚了是上不得席面的。

到吉林市應該吃什麼:舊時吉林城“四大名菜”

參茸熊掌參考圖,這道菜有仿膳

參茸熊掌。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聖人這句話就註定什麼魚也幹不過熊掌了。吉林的參茸熊掌,選八珍之首的熊掌,輔以人參和鹿茸片,慢火細烹,將食品與食療巧妙結合,讓食客在品食味道醇厚、肥腴鮮美的菜餚同時,又治療了風寒溼痺及諸虛等症侯。

到吉林市應該吃什麼:舊時吉林城“四大名菜”

什錦哈什螞油

什錦哈什螞油。哈什螞學名中國林蛙,是長白山區的特產。雌蛙也叫老母豹子,體內有兩塊膠質脂肪具有極強的滋補性。此菜最宜在秋冬季節食用,因為此時哈什螞的油情最好。以冰糖和多種水果先蒸後燴,清淡宜人,味美爽口。

到吉林市應該吃什麼:舊時吉林城“四大名菜”

清蒸翹嘴紅鰭鮊魚

清蒸翹嘴紅鰭鮊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吉林守著松花江和松花湖,水質柔軟潔淨、味道甘甜,自古水產就品質不俗。其中翹嘴紅鰭鮊肉質細嫩、鮮美異常。因過去沒有蒸魚豉油,所以改花刀後一般會配以肥肉、蘭片、火腿,淋入雞湯後再上籠屜蒸熟。出鍋後要箅出湯,回勺增稠後重新澆在魚上。

到吉林市應該吃什麼:舊時吉林城“四大名菜”

上述四道菜原料檔次不同,製作繁簡各異,卻因食材皆為吉林城周邊特產,而能整體反應出一個城市的人情風物,展示了出吉林市粗狂外表下含蓄細緻的歷史底蘊。

舊時,吉林市的宴賓樓、北山飯店、四美香、暢林春、太盛園等飯店都能製作這四道名菜。現在除熊掌外(有仿製熊掌),其他三道菜在吉林還是很容易嚐到的。

隆冬已至,雪花飄飄,江山輝映,霧凇妖嬈——正是吉林市最美的季節。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果你想了解吉林市名菜的真正魅力,還是親自來吉林,一邊欣賞北國江城的美景,一邊品嚐這幾道傳統名菜吧!

圖片引用自互聯網,在此向原作者致以誠摯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