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摘要:共享的故事能在港口物流行業重寫嗎?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項目重點:當共享單車們為了生存在進行最後的掙扎時,共享出行的風光似乎早已不在了。但是共享經濟的集群效應依然值得我們關注,比如早已進入人們視野的共享卡車經濟,近的如國內去年完成合並的貨車幫和運滿滿,遠的如谷歌風投部門剛剛投資了1.85億美金的西雅圖共享卡車初創公司Convoy,這家成立3年的公司以超10億美元的估值成為西雅圖為數不多的“獨角獸”。

小羅盤今天介紹的項目選中了物流行業中的垂直細分領域——港口物流。這家叫做Haulio的初創公司,專注於港口物流的B2B集裝箱運輸平臺,中文名稱叫做“豪率”,含義為“豪傑與效率的結合”,目標是改變港口物流這個傳統行業相對低效的現狀。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為什麼選中港口物流業?


作為世界上最忙碌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新加坡港去年處理了3370萬個20英尺標準箱,這使其成為東南亞甚至全世界最大的集裝箱中轉中心。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目前世界上90%的貨物都會通過集裝箱卡車完成從港口到倉庫再分配給最終客戶(進口),又或者是從倉庫運往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的運輸過程。對於新加坡這樣的港口城市來說,港口物流是其整個航運產業的重要支點。但是Haulio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加坡的港口卡車司機至少有40%的路程屬於空載的狀態。

發現這樣的缺口後,曾經在新加坡大型集裝箱運輸集團工作過的Haulio創始人Alvin Ea,希望能用共享經濟的理念和創新的科技平臺,為這個傳統行業帶來改變。

重點還是解決信息不對稱


與網約車解決的日常出行這種路邊就可以隨處看到的需求不同,運輸行業想要解決的是車貨匹配的問題幫助貨物尋找到靠譜的運輸者,同時又要幫運輸者找到合適的貨物,並不像路邊招來一輛出租車這樣簡單,因此這個行業向來非常依賴中介的存在。

但是由於航運公司正在不斷整合,船舶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突然的高峰期越來越繁忙,貨運公司如果盲目增加車輛數目就可能會在淡季入不敷出。對於大型的港口貨運公司可能影響還不算太大,因為他們擁有規模經濟來抵禦這類彈性風險。而Haulio的主要客戶目標是那些集裝箱卡車數目少於10輛的小型貨運公司,他們往往嚴重依賴既有的客戶關係,難以在短期內獲得更多客源。

Haulio提供了網絡平臺可以讓貨主在平臺上發佈貨運信息,然後平臺根據貨運公司響應的優先級、車輛的可靠性等級以及過往的表現等為其分配合適的貨運司機。對於加入Haulio平臺的中小型貨運公司來說,可以有效地解決信息不對等造成的卡車貨運量不飽和等問題,獲取更多的貨運信息以滿足運營成本的需求。通過在Haulio的平臺上工作,這些中小型貨運公司可以提升30%以上的運轉效率。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提供更加直觀的貨運監控


除了能獲取更多的貨運信息之外,Haulio還幫助依然採用傳統管理方式的貨運公司提供電子化的管理平臺,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貨運訂單。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本地很多小企業還是用紙質表格或者白板調動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Haulio提供的電子管理平臺


同時,Haulio的平臺還可以通過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陸上集裝箱的狀態信息,以確保運輸車隊的卡車和駕駛員得到最佳優化管理。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雖然說服那些在七八十年代創業的貨運公司老闆加入Haulio有一些困難,但是Haulio依然在創立的一年多時間內取得了飛速的成功。現有客戶已經涵蓋了新加坡50%的小型貨運公司,擁有超過1,500輛卡車。

小羅盤點評:越亂的地方越有機會


Haulio的業務目前集中在新加坡,但是它看上的是整個東南亞港口物流業。

近年來,隨著中國部分產業轉移和東南亞製造業的再次崛起,東南亞航線成為在全世界主幹航線持續低迷的背景中,為數不多的保持運價平穩的航線。儘管新加坡港仍然一家獨大的局面仍難以撼動,但是近幾年逐漸呈現出直航的趨勢,馬來西亞、印尼、印度、泰國等國的一些大型港口吞吐量連年上升,各國都在積極加強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

相信在以海洋航運為主要運輸方式的東南亞,Haulio的港口物流事業還有很多想象的空間。


獨家專訪|東南亞“貨車幫”Haulio,搶救低效港口貨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