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藏民家做客,熱情的主人拿最好的食物招待我,可大多不敢下口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藏族,56個民族之一,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原住民。由於獨特的生活環境,造就了藏族特有的飲食文化與習慣。如今隨著交通的便利旅遊的發展,有更多的人走進西藏,瞭解西藏文化,品嚐西藏美食。此行我來到西藏林芝走進藏民家庭,熱情的主人拿出最好的食物款待我。可面對這豐盛的美食,我卻怎麼吃都不對味,大家看看這些美食,你覺得如何?

此次我來到的是位於西藏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的一個普通藏民家庭,他們的家就建在尼洋河畔,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這是一個新式的藏民建築,一共兩層,一樓堆放的是生活用具,二樓是客廳以及臥房。

他們家的廚房是在主房邊上的一個房子裡,是比較傳統的藏式廚房,用木頭為燃料。女主人正忙著給我們煮酥油茶,這也是我唯一覺得最順口的藏食。

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一家人整整忙了一個上午,為我們準備了各種好吃的。這是道硬菜,藏香豬排,這可是林芝的一大特產,看著就相當的誘人。我興奮的拿了一塊,只是這一上嘴,感覺有些不對勁,這好像沒熟透,牙口不行咬不動。

糌粑,青稞麥炒熟後磨成的面,藏族人天天必吃的主食。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就可以吃了。營養豐富、熱量很高,估計吃得習慣的內陸人應該不多。

主人家考慮到客人可能會吃不習慣糌粑,特意製作了當地特色的人參果飯。說到人參果,大多數人想到的肯定是《西遊記》裡孫悟空偷吃的那個,不過藏區的“人生果”和它完全不是同種東西。它的學名叫蕨麻,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在藏區被視為山珍。

你要吃不習慣上面兩款主食,主人家還有第三款,那就是饢。大家都知道新疆人以饢為主食,其實西藏也有,只是做法和吃法上有些不同,當然味道也不一樣。這裡吃饢要裹著酸奶吃,這樣不會覺得饢太淡,也不會覺得酸奶太酸,吃起來相當開胃。


這是西藏血腸,藏民在殺羊時都會把羊血留出來,然後加入肉末及調料,再灌入到小腸裡煮熟吃。由於不像臘腸需要風乾,血腸吃起來特別嫩滑,還有一股獨特的味道。說實在看著很誘人,但這個口味有點重,我吃不了。

這是烤藏香豬肉。藏香豬又名人參豬,生長在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原地帶,是半野生放養型豬種,主要吃蕨麻、蟲草、松茸等野生藥材,具有很高的營養價植。讓我比較意外的是,這半野生的豬這肉看著為何這麼肥膩。不過吃著口感還不錯,很Q彈。

最後來看看這大鍋湯“牛肉燉蘿蔔湯”,這是我們最常吃的一道菜。主人一大早去採購的現殺牛肉,食材是相當的棒,這鍋湯的色澤也是非常誘人。由於高海拔地區食物不容易煮熟,這牛肉吃起來還是比較費勁,至於這湯麼,我只能說牛肉味很重。哈哈。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