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哺》成了勸孝圖 三個兒子不肯贍養母親看過臉紅了

這張《哺》成了勸孝圖 三個兒子不肯贍養母親看過臉紅了

樂永年拍攝的《哺》永富攝

在寶應,提及86歲的樂永年,很多人都知道他痴迷攝影。其實,樂永年迷上攝影也是退休後的事。在樂永年家中的牆上,掛著一幅《哺》的攝影作品,背後還有著不同尋常的感人故事。

退休後迷上了攝影

三天兩夜抓拍到餵食瞬間

“1993年退休,閒著沒什麼事幹,老了總要有點樂趣。”86歲的樂永年說,年輕時就想學攝影,退休後才買了一部單反相機,天天揹著相機出去練習,見到什麼都拍,漸漸摸索出一套攝影經驗。他一堅持就是20多年,拍了不少滿意的照片,有些還獲了獎。

樂永年說,他最喜歡拍自然,一年四季,季季不同,寶應很多美麗的角落,都留下過他的身影。很多去過樂永年家中的居民,發現他家中的牆上掛著一幅裝裱好的照片:枝頭上,一隻鷺鳥在餵食幼鳥。

“這幅照片,我守了三天兩夜才拍到的。”樂永年說,2017年7月,他去高郵馬棚灣附近溼地拍風景,發現那邊鳥很多。湖邊一棵水杉樹上,一隻鷺鳥正在餵食。看到這幅場景,他匆匆舉起相機,遺憾的是,大鳥飛走了。回到家中,這幅畫面不停地在他腦中浮現,第二天一大早,他帶上帳篷和乾糧,再次趕至溼地,蹲點守候。

守候期間,下起了大雨,雨水倒灌進帳篷,樂永年緊緊抱著相機,眼光不時掃向樹林。一直到第三天下午3時左右,腦海中熟悉的一幕場景再次出現在枝頭,光著腳的樂永年舉起相機,記錄下了這一鏡頭。

天黑髮現回不去了

幸遇船老大渡他回到岸上

“拍完了照片,天已黑了,發現回不去了。”樂永年說,80多歲的他,經過三天兩夜的折騰,已精疲力盡,後來繞了很遠的路,好不容易找到一處渡口,沒有渡船,此時的他又急又餓,不停地望著渡口遠處。

一直到晚上7時多,一艘水泥船經過,樂永年遠遠地呼喊著,船老大是一位50多歲的寶應人,聽說要到對岸,就讓他上了船。到了岸邊,樂永年掏出200元酬謝,但被拒絕了。

“常年跑船,也沒正經照過幾次相,你幫我拍一張吧。”船老大向他提出了要求。樂永年舉起相機,為船老大拍了一張照片,後來專門將照片洗出送給了船老大。

用照片調解贍養矛盾

還為他們拍了一張全家福

守了三天兩夜拍的《哺》,後來在寶應縣藝術節上展示了20多天。他曾拿著這張照片調解了一些贍養矛盾。

“有一位和我差不多大的老母親,三個兒子都不肯贍養。”樂永年說,他乘車到了對方家中,4次做三個兒子的工作。

勸說工作一開始並不順利,樂永年就想到了這張照片,將照片拿給對方三個兒子看。“老母親把你們拉扯大,比這隻鳥要辛苦萬倍,自然界中鳥都有反哺之心,你們怎麼沒有?”樂永年的一席話,三人臉上露出羞愧之情。

樂永年說,贍養矛盾就這麼解決了,三個兒子輪流贍養。後來,他還專門趕過去,為這戶人家拍下了一張全家福。

通訊員梁永富吉煜記者孟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