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離婚冷靜期”“父親共同育兒假”……2018,那些令人難忘的“家事”與“國事”

擁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是每個人的期盼。構築幸福家庭離不開好的家教和家風。家風,聽起來抽象,卻具化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理念較之以往更加深入人心,家庭教育是終生教育、傳承最美家風、共圓新時代的家國夢想,已經被人們化作自覺的意識與行動。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2018年,我國的改革開放走過了整整40年的歷程。40年間,我們的家庭文化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家庭功能不斷強化;家庭關係呈現出新的面貌,親子關係佔據了更重要的位置;國家與家庭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國家的諸多政策及立法推進都關注家庭,使得家庭文明建設邁入了一個新徵程。

2018年,國家對民生日益關注,並給出了切切實實的紅利;針對越來越明顯的老齡化趨勢,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都對豐富養老模式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探索;家庭教育實踐、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與研究也結出累累碩果;而涉及家庭、兒童權益保護的一些不和諧音也警醒相關部門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為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與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保障。

讓我們共同回首這不平凡的一年,回顧那些令人難忘的“家事”與“國事”——

1.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家庭建設和家庭工作指明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強調,“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

在2018年11月2日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強調家庭的重要性,指出“做好家庭工作,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是婦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婦女的重要著力點。”“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引導婦女既要愛小家,也要愛國家,帶領家庭成員共同昇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建設相親相愛的家庭關係、弘揚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體現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在促進家庭和睦、親人相愛、下一代健康成長、老年人老有所養等方面發揮優勢、擔起責任。”

· 點評 ·

家,凝聚著中華民族最珍視的情感,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暢談家國,講述家風,呼喚真情。

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又一次強調了做好家庭工作的重要性。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語重心長,體現了對婦聯組織的充分信任,表達了對廣大女性的殷切期望,也闡明瞭做好家庭工作對國家、對社會、對婦女的重大意義,是指導推進新時代婦女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

總書記的家國情懷,必將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重情愛家、守望相助,越來越多人的幸福美滿,也必將鑄就天下同心的人間大愛。

2.養老、醫療改革減輕家庭壓力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財政預算報告提出,從2018年1月1日起,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藥品流通、醫保支付改革,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

· 點評 ·

“銀髮時代”已來。國家衛計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人2.4億人,每年老年人口的絕對增長數是800萬到1000萬。

此次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是從社會保障制度層面給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照顧和豐富的福利,讓他們能夠頤養天年;而發展多種養老模式,推進醫養結合,則是在衣食住行醫和各種社會公共設施設計建設、養老服務等環節上,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讓他們晚年不僅“活得好”,更要“活得美”,真正實現“最美夕陽紅”。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看病難、看病貴是患者面臨的兩大難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醫改目標,能進一步提高人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的覆蓋率,並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昂醫療費用給予保障,有助於提高老百姓的就醫率、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具有積極意義。

養老和醫療改革,兩者之間有密切關聯,二者同步突破,相互配合,可以推動改善我國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幸福千萬家。

3.《偉大的變革》大型展覽關注40年家庭變遷力

碎花棉襖、中山裝、藍黑灰卡其布、腈綸長袖打底衫、商務西裝、運動休閒裝……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的40年群眾服裝變化展區,數十件曾流行的服裝瞬間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了“我們也曾青春”的歲月!

展覽用實物還原了改革開放初期一戶家庭的生活場景,其中的縫紉機、自行車、手錶等大件生活用品都是用工業購物券才能買到,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必需品都需要憑證憑票購買。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到九十年代中期,人們生活中曾必不可少的票證逐漸成為歷史。

2018年11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展覽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設計了偉大的變革、壯美篇章、關鍵抉擇、歷史鉅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6個主題展區,運用歷史圖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沙盤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了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鉅變。

· 點評 ·

40年,我國家庭實現了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飛躍,改革成果給千家萬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衣、食、住、行品質得到提升,家庭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隨著生活的日益富裕,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家庭觀、婚姻擇偶觀、生育觀等在不知不覺中有了新的走向;家庭文明建設也呈現出新的面貌,並對國家的安定、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家庭的發展得益於社會的發展,家庭的變遷是國家和時代變遷的縮影。回顧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我們可以把改革開放40年作為一個新的起點,踏上新徵程,使富裕、健康、文明、溫馨、和睦、幸福的家庭越來越多。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4.千戶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在京揭曉,1000戶家庭獲此殊榮。他們中有的孝老愛親、有的移風易俗、有的誠實守信、有的科學教子。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開展5年來,得到了廣大家庭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目前,家庭對活動的知曉率已達到85%,全國共尋找出各類“最美家庭”314.5萬多戶。

· 點評 ·

此次“最美家庭”揭曉活動,議文明家風家規、講家庭和諧故事、秀家庭幸福生活,用生動的事例傳遞出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科學教子、互敬互愛、以德立家的家庭理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於日常細節,在平凡的生活中書寫著不平凡的精彩,也為廣大家庭做出了表率。

家和萬事興。家庭溫馨和睦,關乎家庭成員的幸福感,也是整個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側影。建設好家庭,弘揚好家風,以良好家風帶動支撐整個社會形成崇真、向善、愛美的時代新風,真正實現家好、國好、民族好。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5.促進家庭教育立法獲廣泛認同

2018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關於將制定家庭教育法列入全國人大五年立法規劃的議案》。

繼重慶、貴州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之後,2018年9月1日,《山西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12月1日,《江西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亦開始實施;2018年11月19日,《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

· 點評 ·

當前我國家庭教育面臨許多突出問題:部分家長對孩子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無方。據全國婦聯家庭教育狀況調查顯示,50%的家長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多數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養育焦慮,家庭教育公共服務滯後,指導服務市場比較混亂,專業人才缺乏等等,這些都迫切需要國家通過專門立法進行規範和引導。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構成國民教育體系的三大支柱,至今已經頒佈實施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確立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在教育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促進家庭教育立法,有利於三大教育體系的協調發展。

家庭教育給孩子深入骨髓的影響,是任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永遠代替不了的。它既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也是貫穿人一生的教育,完善、健康的家庭體系和法律法規,不僅能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更好地保護兒童的權利,也能推動和諧的父母子女關係,促進家庭幸福和睦、社會文明安定。從這個意義上說,推動家庭教育立法,是國家的責任,也需要社會的支持。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6.提高個稅起徵點使更多家庭受益

2018年10月1日起,我國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部分減稅措施進入實施階段,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隨後,個稅改革的第二個“紅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於今年1月正式實施,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項內容。

· 點評 ·

子女教育、大病醫療、房貸等是老百姓最關心也是感到壓力最大的問題,起徵點提高和增加專項扣除,無疑是此次減稅的兩大惠民“紅包”。

個稅改革,上則關乎國家稅收,下則關乎百姓收入,關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次個稅改革是一個綜合性的改革,考慮到不同家庭的實際情況,並有針對性地施行不同的標準,實現了差異化和精準化,是進步的舉措,它順應了社會的發展,更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彰顯了國家關懷、社會的公平正義,以及改革的深入與全面,是有溫度的、人性化的、為人民服務的現實舉措,很好地回應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百姓心聲,也將更有效地發揮個稅調節社會收入差距的功能。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7.國際家庭日助力幸福家庭

2018年5月15日是第25個國際家庭日,今年的主題是“家庭與包容性社會”,關注家庭及家庭政策對於創建和平、包容的社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我國的宣傳主題是“幸福母親·幸福家庭”。

全國婦聯在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舉辦了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揭曉專題節目,1000戶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與此同時,北京、上海、四川、河南等全國各地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國際家庭日紀念活動。

· 點評 ·

一年一度的國際家庭日慶祝活動反映了國際社會對家庭的重視,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同時,也是對家庭表示支持的一個契機,凸顯家庭中所有成員的重要性,強調父母教育對其子女的福祉至關重要;它還關注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關係的良好做法,為父母發揮其教育和照料作用提供協助;老年人也是關注的重點。

我國2018年的宣傳主題“幸福母親·幸福家庭”完好地契合了這些內容。有助於在全社會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氛圍,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時代新家庭新風尚。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8.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增設“離婚冷靜期”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增加離婚冷靜期條款,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撤回離婚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一個月,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草案還在離婚時財產分割條款中,增加了“照顧無過錯方原則”。

· 點評 ·

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是社會穩定進步的基礎條件之一。離婚冷靜期,是在當下離婚登記手續過於簡便,輕率離婚現象增多,離婚率逐年攀升的背景下設立的,目的是給夫妻雙方提供一點時間,在尊重當事人意願的基礎上,引導夫妻雙方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內,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慎重取捨,避免“衝動型離婚”,這充分體現了對家庭觀念的重視與重新構建,有利於維護家庭的完整,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9.多省市立法實施“獨生子女護理假”,適當緩解子女壓力

據全國老齡辦數據顯示,全國已有黑龍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9個省市區通過地方立法建立了“獨生子女護理假”制度。各地護理假通常在15天左右,河南和黑龍江規定“不少於20天”;四川、湖北、黑龍江還給予非獨生子女每年不超過7天的護理假,陪護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 點評 ·

這一制度,既是對獨生子女面對的養老壓力的適當緩解,也是對其父母當年積極響應國家計生政策的一種回報。該項假期不僅有助於社會尊老敬老愛老風氣的形成,對於中青年人主動關注老年人意識的提升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好政策要落到實處,群眾才有獲得感。要讓更多獨生子女依法依規享受到假期,還需要從政策細化、激勵、執行監管層面予以更多保障;制定相關稅收和補貼政策,彌補企業額外增加的人力成本;或在地方性法規施行一段時間後,對其效果進行評估,並在國家層面立法。通過多方努力,化解獨生子女父母養老難題,讓他們得以在政策普惠之下,晚年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10.江蘇實施“父親共同育兒假”,鼓勵新爸爸分擔家庭責任

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江蘇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規定,男方在女方產假期間享有15天的護理假,並“鼓勵用人單位在女方產假期間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

· 點評 ·

這是“共同育兒假”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正式入法。雖然只有短短的5天假期,但對倡導男性與女性一同承擔育兒等家務勞動,讓新爸爸們主動分擔家庭責任、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但是,共同育兒假為倡導性條款,而非強制性,因此,最終男性是否能享受到這個假期,用人單位的執行情況至關重要。

头条|“离婚冷静期”“父亲共同育儿假”……2018,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